新民快評|從春暉中學的大師氣息説開去

在紹興採訪,駐地靠近上虞的春暉中學,就是當年朱自清、夏丏尊、豐子愷等任教的春暉學堂。這所學校位於上虞路東村,較為偏僻,卻是紹興乃至浙江家喻户曉的好學校,許多學生慕名而來,期待在象山之麓、白馬湖畔,像當年的春暉學子一樣,安心讀書,靜心求學。

新民快評|從春暉中學的大師氣息説開去

圖説:春暉中學。春暉中學官網

校舍隔湖的路邊,粗壯的樟樹下,有一排老屋,百年前春暉開校,這裏作為教工宿舍,曾住着豐子愷、朱自清、吳夢非和夏丏尊。步入屋內,卧室和廚房保留着當年他們使用過的傢什,夏丏尊家的灶間還留着一口井。據説,每日到了飯點,這幾位老師興致盎然,到這户説説話,去那家喝喝酒,靜靜的白馬湖畔,多了濃濃的書卷氣。

這種氣息,穿越百年時光,至今縈繞在春暉中學。每年新入學的學子,都要先來這裏拜謁幾位先生。在豐子愷的“小楊柳屋”,細品他譜寫的校歌《遊子吟》;去夏丏尊的“平屋”,感受夏翁“平凡、平淡”的寄寓。更有趣的是高三學生,教學樓保留着學校最初的鐘鈴,有時還會使用。當意藴悠長的鈴聲迴盪在校舍間,彷彿就能見到幾位名師諄諄教誨的模樣。春暉餘韻,就在這不刻意的賡續中,得以保留。

浙江人,上虞人,很是為春暉中學驕傲的,對校舍的保護,也盡了最大的努力。如今校區面積擴大許多,但保留着當年的禮堂、圖書館、風雨長廊等老建築,以及首任校長經亨頤居住及校董辦公的洋樓,路口的“春社”陳設着學校創辦人陳春瀾的照片和資料,並復建了曾被毀掉的弘一法師的晚晴山房。時光隨白馬湖水悠悠流轉,流不走的,是春暉人求學問道、辛勤耕耘的校風。無論你是不是春暉一員,來到這裏,都會被古今相融的意境感染,引發一番思考。

聯想到上海也有不少歷史延綿至今的學堂、學校,春暉中學的做法值得借鑑。延續而不去割斷,修繕而少做複製,是在尊重歷史、尊重文化的共識下作出的首選。一座可閲讀的城市,她的厚度和温度,就在一草一木、一磚一瓦的唇輔相連,擁有這份理解和敬畏,才是真的有容乃大。

金雷/文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790 字。

轉載請註明: 新民快評|從春暉中學的大師氣息説開去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