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大前校長劉道玉談家庭教育:出色的孩子,從小離不開這4點教育
古代就有“孟母三遷”的故事,這是我聽過最早的一個家庭教育的故事。也讓我意識到了家庭教育,對一個孩子的影響有多大。我始終堅信一句話:“父母是孩子認識世界獲取知識的第一所學校。”為了做好這第一所學校的老師,我經常看一些教育家所發表的言論。
我在一次武漢大學錢校長劉道玉對於什麼是成功的家庭教育,發表的自己的觀點中。我總結出了,想要養出出色的孩子,從小離不開這4點教育。
有志誠可樂,及時宜自強。——歐陽修
劉道玉強調我們家庭觀念很重這種美德要發揚,但同時要減弱父母威嚴的觀念,減少對孩子的支配欲,但也要減少對孩子的溺愛,鼓勵孩子自主獨立,不包辦孩子的事情,這樣孩子更加自立自強。那獨立自主對於孩子有什麼重大意義呢?
人應該有探索,有追求。——文學家吉姆·法裏
劉道玉談到家庭教育的時候,還給家長提出意見,應該鼓勵孩子去冒險、去探索、去創新。説實話我們很多家長,在孩子成長過程中,總是戰戰兢兢,不希望孩子跑出安全區,就希望他們長在温室裏,久而久之孩子缺乏冒險精神,而這樣的孩子很可能會擁有碌碌無為的人生。
雖然劉道玉是武漢大學的前校長,但是他並不認為狀元就是最好的,而且在家庭教育中他提出要淡化分數和狀元情結。劉道玉甚至表示如果自己依然是校長,他會對狀元説不,會多方面考核孩子,比如個性、批判、冒險精神、智力這些素質都是考量之一。就算學生分數不高,依然可以成為傑出人才。
劉道玉校長建議父母淡化孩子的分數,應該把精力放在啓迪孩子的智慧和思辨上。而閲讀就是最好的啓迪方式。劉道玉曾經就在文中這樣寫道:閲讀是一種理解、領悟、吸收、鑑賞和評判的思維的過程。
1、創造閲讀的環境
德國是一個非常熱愛閲讀的國家,據相關數據調查,有91%的人在過去一年中至少讀過一本書,有25%的人超過18本書,這讓我們好奇為什麼德國人是如何培養孩子的閲讀習慣的?
我認為有一點很重要,德國家庭幾乎每家都有書房和大量的藏書量有關,這無形中就給孩子創造了閲讀環境。再加上平時,父母喜歡讀書,孩子自然耳濡目染也喜歡讀書,所以想要孩子讀書第一步是營造環境。
孩子的閲讀習慣培養,也就是在小學3年級之前。所以針對不同的年齡段,家長要選擇符合其年齡段的書籍。比如孩子0-1歲這個階段,可以選擇布書,比較柔軟,同時讓孩子讀書初步有了概念。等孩子到了1-3歲這個階段,要選擇洞洞書、翻翻書,增加孩子翻書的興趣。
最後提醒所有家長,父母是孩子的一面鏡子,如果你覺得孩子成長得不如你意,不妨審視一下自己的家庭教育是不是出了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