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金榜題名是每個讀書人的夢想。數十年的寒窗苦讀,都是為了能在科舉考試中取得優異的成績。如果能高中狀元,那更是光宗耀祖,顯親揚名。
在我國曆史上,就曾出現過很多有名的狀元。比如,深受世人崇敬的文天祥,就是南宋寶佑四年丙辰科狀元;書法家柳公權,是唐元和三年戊子科狀元;而唐代開元初年的武狀元郭子儀,更是當上了宰相。
今天咱們要説的李蟠,也是一位狀元。不過和其他的狀元相比,李蟠的食量十分驚人,堪稱最能吃的狀元。
當時李蟠在步入考場時,尤其引人注意。其他人大多都是空手而來,而李蟠卻揣了36個饅頭,瞬間引起了主考官的注意。
而在後來的考試過程中,李蟠不停地吃着饅頭,很快就將饅頭吃完了。不一會兒就到了收卷的時間,可李蟠的題卻沒有答完。李蟠十分的着急,向主考官請求再給他一點時間。望着滿頭大汗的李蟠,主考官也被他所感動,最終答應了他的要求。
之後,康熙皇帝在檢閲試卷時,正巧看中了李蟠的答卷。因為李攀的答題,透漏出他對於當時的民生吏治,軍事政治都有很深入的見解。最終,康熙欽點他為康熙年間丁丑科的狀元,也被稱為“餑餑狀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