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扶貧“勾兑”記“西部”“東部”互牽手

“統一口味,去除雜質,協調香味。不同組合和調味,最後達到一種更好的口感和味道。”好酒是勾兑出來的,教育也如此。

“我回去後就把我們學校的管理制度發給你。”來自江蘇灌南縣淮河路實驗學校校長劉立蘇添加了雲南大關縣悦樂鎮第一中學校長萬來貴的微信。

“我們學校留守兒童多,德育教育需求很大,我希望能學習一下你們學校這方面的經驗。”雲南省大關縣壽山中學鄭益罡校長對江西安遠縣重石初中鍾飛副校長講到自己的需求。鍾飛校長熱情回應。

2020年9月23日晚,來自江蘇省灌南縣、江西省安遠縣、河北省武邑縣、雲南省大關縣和墨江縣的40名中小學校長在對教育教學進行着相互“勾兑”。這是“湯溝西部人才——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扶貧點中小學校長能力提升培訓班”上的一次“東西部學校結對交流活動”。這次培訓班由中國西部人才開發基金會牽頭主辦,中共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扶貧辦、社會和生態文明教研部、科研部具體指導,中共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國際和港澳培訓中心承辦,江蘇湯溝兩相和酒業有限公司捐贈支持。

教育扶貧“勾兑”記“西部”“東部”互牽手

“不只是交流一下,我們已經制定了時間表!”河北省武邑縣趙橋中學的王曙校長為大家展示了本組的討論成果:“今年9月到12月,我們要進行教師管理交流,明年1月到4月,對學生養成教育進行探討,5月到7月,是教改交流。8月到9月,就班主任工作熱情的調動問題具體溝通。”

江蘇省灌南縣揚州路實驗學校校長金星不僅提出了結對交流的目標、方向、重點,還落實了形式和具體措施,“我們要和我們的結對對象,採取‘三結合’的形式,班子成員結對、教師結對、學生結對。疫情時期我們線上交流,條件許可,就實地跟崗。”

共建、共贏、共發展,結對活動激發了40名校長的熱情,“能夠找到一個優秀的學校相互學習,真真切切地幫助了我們,這次培訓班太值了。”

“雲南大關縣、墨江縣,江西安遠縣、河北武邑縣,是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的定點扶貧縣,這幾年,基金會一直在支持校(院)的教育扶貧工作。”中國西部人才開發基金會理事長兼秘書長汪文斌在開班儀式上講到,“教育扶貧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江蘇是發達地區,教育相對先進,這次我們的培訓,除了給校長最前沿的教育理念和管理方法,還會讓東西部地區的校長加強交流,結對互助,切實提升西部地區基礎教育發展。” 

本次培訓班,根據各地校長需求,理論實踐相結合,有新思想和新政策解讀,有基礎教育領域綜合改革的基本方向和政策要點,有校園突發事件的應急管理;同時針對目前基礎教育階段出現的留守、流動等特殊兒童問題,師生心理問題等進行交流探討;組織學員在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校史館開展理想信念教育,以及進行校長領導力提升和教師職業幸福感的自我培養和提升。

教育扶貧“勾兑”記“西部”“東部”互牽手

【“留守”“流動”將何如】

“拿到課表,第一眼看到了留守兒童和流動兒童的問題研討,感覺到課程很接地氣,這就是我們面臨的實際問題。”雲南省墨江縣那哈鄉小學校長李念指着課表説,“西部有留守兒童,東部有流動兒童。這部分羣體,是我們教育工作中的重點難點。”

9月22日下午,圍繞“應對留守兒童和流動兒童問題過程中的重點難點”以及“應對留守兒童和流動兒童不斷轉換過程中的重點難點”,40位校長分4個組,在四位催化師的帶領下,展開了卓有成效的結構化研討。

聚焦問題、分析原因、提出對策,兩個小時的探討讓大家對“留”、“流”兒童問題有更深入的思考。

雲南省大關縣吉利鎮中學有留守兒童約300個,佔比60%,校長陳思榮説,“全國農村留守兒童近700萬,父母常年不在身邊,心理問題很突出。”一旁大關縣壽山中學鄭益罡校長有同樣的觀點:“只要孩子心理問題解決了,其他問題就相對好解決了。”

“流動兒童面臨的問題和留守兒童不盡相同,但是也很嚴峻。” 2018年的一個民間調查數據顯示,中國流動人口子女已經超過一億,佔全國兒童總數的36%。“我認為,這些孩子的主要問題是‘被邊緣化’,流動兒童無法享受與城市同齡兒童同等的教育機會。”河北省武邑縣趙橋中學校長王曙在研討會上説,“到現在還有一些地區因户籍問題在中考上設卡,這些孩子無法接受良好教育,無疑在原來的各種問題上形成負面循環。”

讓人更揪心的是,有一部分孩子,在留守和流動之間來回轉換。“何處是我家!”雲南省墨江縣泗南江鎮初級中學支部副書記、副校長白旭帥的這一句話,讓在場的校長們陷入沉思。

教育扶貧“勾兑”記“西部”“東部”互牽手

24個問題,19條原因,第四組的學員們就“留”、“流”兒童來回轉換問題,深度探討。“知識連續性不夠、心理問題嚴重、需要不斷適應新環境。”四組認為這三個問題是這部分兒童轉換中最嚴重的。進一步分析原因,自身、家庭、學校和社會等周邊環境都對其有影響。

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各組學員就問題找對策,集思廣益,從微觀、中觀和宏觀,每一組學員就“留”、“流”問題的解決提出了多條切實可行的方法,通過最後的彙報和分享,數十條對策成為了本次研討豐碩的成果。

“要以預防為主,不能發現孩子有問題了再解決,家訪的時候把每個孩子的情況提前摸清楚。”

“組織家長和老師培訓,尤其是心理輔導方面的,這樣她們會懂得如何和孩子做溝通。”

“社會環境也很重要。有些問題學校解決不了,要找更多的社會資源,尋求幫助,也要營造比較好的關愛“留”、“流”兒童的環境。”

“其實,最根本的是經濟問題。”雲南省墨江縣團田鎮中學校長楊文智提出,“如果本地有企業和產業支撐,大家都能在家鄉找到工作,得到發展,就不用奔波在外了。”

不僅僅是楊校長,發展當地經濟,是每個小組對策裏的最重要的一條。墨江縣龍潭鄉中學李曉榮校長説:“這是脱貧攻堅、鄉村振興的關鍵之處。教育扶貧、產業扶貧,是相輔相成的。”

江蘇灌南高級中學黨委書記、教育局黨委委員徐海祥,在研討會結束時和工作人員講:“這個話題很好,社會關注留守的多,關注流動的很少,關注到留守流動轉換就更少了。在孩子價值觀還沒形成時候,不同環境來回轉換,對孩子影響太大,需要社會更多關注。”

【“方舟”“相守”雙助力】

近幾年,中國西部人才開發基金會關愛留守兒童、留守老師的‘相守計劃’,以及關注兒童安全的‘伊利方舟’雙雙走進四縣,支持校(院)教育扶貧。

“説起相守計劃,有太多故事了。”雲南省墨江縣那哈鄉小學校長李念,現在回想起2019年11月20日世界兒童日“紅指甲”主題活動的場景,依舊很激動,“我親手給每個班的留守兒童代表貼上了紅指甲。滿操場都是孩子們的呼喚聲和老師的回應聲:有你就有我!” 

教育扶貧“勾兑”記“西部”“東部”互牽手

“我們學校61名老師,基本都住校,大部分一週回一次家,有的一月才能回家一次。學校有近300名留守兒童,我第一次看到這部電影,就覺得是在講我們學校的事。”李校長對記者講,“相守五有活動中,我們着重開展了‘開口有益、下筆有神、動手有能’,這些都有效幫助了留守兒童和留守老師的互助成長。” 

“相守計劃”項目自啓動以來,已資助316所學校913個關愛留守兒童項目,受益師生達40萬餘名,榮獲第十屆“中華慈善獎”,第九屆中國公益節“扶貧典範獎”。“紅指甲”作為其中一個主題活動,展現出了留守老師和留守兒童相伴相守的獨特理念和全新人際生態,100多萬視頻播放量、400萬微博話題總閲讀量、22.4萬條引擎搜索,讓“紅指甲”成為全社會的愛心活動。 

“伊利方舟”項目則更多關注兒童安全。7年多來“伊利方舟”建設了百餘所安全生態校,培養了300多名兒童“安全導航師”,使得全國30多萬名孩子的安全意識和安全能力得到了提升,安全健康得到了進一步保障。

2019年春節,基金會發起“七彩帆”大型公益活動。28萬個紙質風車,170萬個電子風車,130萬人次投票,讓留守兒童家庭在新春佳節度過了一個有益、有趣的“七彩”團圓年,鏈接起了家、校、社,打通了師、生、親。

教育扶貧“勾兑”記“西部”“東部”互牽手

教育扶貧“勾兑”記“西部”“東部”互牽手

“頂樑柱爸爸終於回家了”——

江西省田埠中心小學陳紫萱同學和家人的“七彩帆”全家福

9月25日,本次培訓班圓滿結業。結業儀式上,中國西部人才開發基金會副秘書長馬景希望參訓的校長們能夠真正聯起手來,一次是同學,永久是朋友,無論在教學上、管理上,還是特殊兒童的教育問題上,多溝通、多學習,不斷提升辦學質量,促進教育發展。

中共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社會和生態文明教研室主任龔維斌認為:“東西互助結對,留守老師和留守兒童相伴相守,保障兒童安全,幫助兒童成長,是基礎教育工作中的有效做法。而教師尤其是校長,是工作中的關鍵環節。提升他們的能力和水平,對於教育扶貧、鄉村振興有持久的效應。”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3395 字。

轉載請註明: 教育扶貧“勾兑”記“西部”“東部”互牽手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