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敍事丨什麼是課堂教學中的“完美”

教育敍事丨什麼是課堂教學中的“完美”
什麼是課堂教學中的“完美”

——教育敍事之六十六

文/劉堃

什麼樣子的課堂教學才算是完美呢?對於這個問題可以説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記得我剛當老師時,最佩服老教師的授課就是——上課伊始,教師在黑板的左上方寫下所授課的題目開始講起,一直到在黑板的右下方寫下最後一個字後,宣佈今天的課就講到這裏時,下課鈴正好響起。教師能對授課時間的把控分秒不差,是長時間教學歷練的結果,沒有十年八年的積澱很難做到。在羨慕、崇拜的同時,我認定這正是自己追求的“完美”。但是,隨着教育事業的發展、教育理念的更新以及對課堂教學的認識深入,我對什麼是完美課堂教學的界定也發生了改變。

最近聽了一節化學課,感慨很深。這節課的題目是《離子反應》,掌握好這部分知識對學生們學習高中化學意義重大。授課者是一位年輕教師,他顯然瞭解這節課的重要地位,備課很充分。從導入新課、重點講授、師生互動、學生實驗到最後教師總結、當堂練習,可以説是環環相扣。

如果按照以往的標準,作為一節優質課來評判的話,已經很完美了。但是講課過程中的一個環節,引起了我的關注。為了加深學生的理解,教師在課上設置了學生的分組實驗,通過實驗結果完成離子方程式。在實驗過程中,有的反應產生了白色沉澱,有的反應產生了無色氣體。我注意到有一組學生在做氫氧化鈉和鹽酸反應實驗時沒有任何現象產生,他們的實驗桌面上擺着試劑酚酞(酚酞試劑遇氫氧化鈉變紅色,作用就是能通過顏色變化顯示出整個反應過程),但學生並沒有使用到,然而這組學生仍然寫出了離子方程式。老師看完學生各組的實驗後問,氫氧化鈉和鹽酸反應有什麼現象?學生答,沒什麼現象。老師又問,那怎麼辦呀?有的學生回答,加酚酞試劑。這時,我關注的那組學生立刻看向試驗枱上的試劑,並拿起酚酞仔細端詳。我想,如果此時讓這組學生重做一遍實驗的話,他們肯定會在氫氧化鈉中滴加酚酞的。

雖然這個過程很短暫,卻讓我看到了教學過程中應用先進教育理念的切入點。為什麼課堂上老師講到的內容學生就會做,教師不提示的話學生就不會應用呢。答案在於,教師在備課過程中從備教材到備教學重難點、再到備學生、備作業,可謂面面俱到,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講得周詳細緻,生怕説不清楚,講不明白。教師講得這麼細緻、這麼全面、這麼“完美”了,為何卻得不到學生們完美的回應呢。我想可能正是這種“完美”式教學反倒讓學生產生了學習依賴性,變成了被動地學習:只求認真聽講,掌握好老師講授的內容即可,而並沒有全身心投入進而做到舉一反三。

其實,再好的老師、備課再充分,也無法講清所有的知識,更不能代替學生的獨立思考。課堂教學應該講求“魚”“漁”兼授,既要教學生學習知識,也要幫學生掌握好的學習方法、形成應具備的能力。試想一下,如果教師在講課過程中適度留白,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有可能犯些錯誤,這時老師及時幫學生查找出錯原因,再進一步傳授解決問題的方法,學生在知道“是什麼”和“為什麼”的基礎上認識或記憶一定會很深刻,學習才更紮實,才有可能進行知識的遷移和自主建構。需要強調的是,這種教學不是一定要讓學生通過犯錯誤長記性,而是想方設法讓學生樂於解難糾錯,能夠全身心地投入到學習中。從而做到主動學習、願意探究,養成自主學習的習慣。只有讓學生自己主動參與,才有可能發現問題、想方設法去解決問題,取得學習上的真正進步和收穫。

當然,我絕不是反對教師們認真備課,而是要更加科學地備課,不僅要備課標、備教材,而且要備學生、備教法,反對老師對學生“填鴨式”教育、“保姆式”培養。希望每一位教師都能有針對性、有策略性的教學,面向不同年級、不同學科、不同內容採取更加靈活的教學模式,努力讓學生們學會學習、熱愛學習進而做到勇於探究、善於鑽研,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這才是作為教師要做到的真正“完美”教學。

教育敍事丨什麼是課堂教學中的“完美”

【作者簡介】劉堃:原濟南市教育局副局長、山東省實驗中學黨委書記、校長,現任山東省政府督學,濟南市關工委副主任。全國“領航校長”導師,山東省“齊魯名校長”導師。曾獲首屆全國教育改革創新傑出校長獎、國家普通高中新課程專家工作組成員、山東省首屆教育創新校長、齊魯名校長、山東師範大學碩士生導師、山東省化學教育學會副理事長、山東省優秀教育工作者、山東省富民興魯勞動獎章、濟南市十佳校長、濟南市勞模、濟南市拔尖人才等。榮記二等功一次、三等功兩次。主持國家級、省級教育科研課題10餘項,發表各類論文百餘篇,編著教育教學著作10餘部。

教育敍事丨什麼是課堂教學中的“完美”

壹點號真言貞語

新聞線索報料通道:應用市場下載“齊魯壹點”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齊魯壹點”,全省600位記者在線等你來報料!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858 字。

轉載請註明: 教育敍事丨什麼是課堂教學中的“完美”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