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宋徽宗六賊 宋徽宗十八學士圖

由 万俟傲白 發佈於 經典

宋徽宗 六賊

宋徽宗六賊是民間對當時的六個朝廷重臣的全稱,分別是蔡京、王黼、童貫、梁師成、朱勔和李邦彥,他們六個人在任職期間濫用私權、貪贓枉法,將北宋王朝弄的民不聊生,百姓不服北宋王朝的統治,導致了之後的靖康之變,而他們六人則是罪魁禍首。

宋徽宗六賊

蔡京是北宋“六賊”之首,他王安石新法的執行者,擁有着極為不錯的政治天賦,僅數年間,他便從一個地方小官員成長為一國之相。他推行王安石的新法,為北宋的政治經濟發展帶去了進步。然而位及人臣之後,他的貪慾卻一發不可收拾的爆發而出。他同童貫一起搜刮錢財,利用手中權利行各種方便之事,將原本安祥太平的北宋王朝,攪弄在一塌糊塗,民不聊生,導致了方臘起義和之後的靖康之變。

王黼被何執中推薦而任校書郎,他很聰明但是為人卻陰險且不學無術,沒有什麼真本事。因為幫助蔡京重登丞相之位,而被提拔至御史中丞。童貫是蔡京近臣,最初是一名供奉官,在杭州一帶為宋徽宗蒐集花鳥之畫,後來因為幫助蔡京成為丞相,而被任命為西北監軍,掌管兵權。當時蔡京被稱為“公相”,而他則為“媪相”。梁師成,因受宋徽臣的寵愛,從一個太監搖身變為朝臣,文人之士想要出頭必須要經他之手,所以被稱為“隱相”。朱勔是蔡京門生,任官期間,但凡是自己喜歡的東西便巧取豪奪,積累了一筆不斐的資產。李彥,北宋宦官,在繼任大內總管之後,利用私權,強取土地,害得西北萬餘百姓家破人亡。北宋王朝的滅亡與他們六人有着很大的聯繫,倘若不是他們六人或許北宋還能再存活幾百年。

宋徽宗十八學士圖

宋徽宗的《十八學士圖》是一幅典型的文人酬應圖,它包括了十八位文人學士一起遊園、吟詩作賦、鼓琴奏爾、戲馬觀鶴、同桌而宴的熱鬧歡愉的場景。現在被收藏在我國的台北故宮博物院。

十八學士圖(部分)

整幅畫的色彩基調歡快明朗,畫中對人物、亭台樓閣、茶盞杯箸的刻畫十分細膩,宴會上準備了許多的美味佳餚和芳香美酒,各學士或動或靜,人物形象生動豐富,這幅《十八學士圖》彰顯了宋朝時期文人學士的生活風情是輕鬆而愉悦的。

宋徽宗是一位藝術家型的皇帝,對於書法繪畫有着異於其他統治者的熱愛。這幅《十八學士圖》的創作素材是來源於唐代的一個傳統的歷史故事。話説李世民當年在宮城之內大開文學館,蒐羅四方文士,給了天下文人除科考之外又一條入仕之路,各方文人學士紛紛前來,期待一身學問有用武之處。通過這個文學館,李世民果然蒐羅到了許多的能臣賢士,其中就包括杜如海、房玄齡、于志寧、蘇世長、薛收、褚亮、孔穎達、姚思寧、陸德明、李道玄、李守素、虞世南、蔡允恭、顏相時、許敬宗、薛元敬、蓋文達、蘇醨這十八位為李唐天下作出了突出貢獻的人。他們十八個人不僅有很深學問,而且都志趣相投,經常約在一起外出遊玩,或者一起擺宴而歡。十分為後人所欽慕,他們為大唐創造了一個鼎盛安平的社會,宋朝時期重文輕武,而宋徽宗本人也十分熱愛文藝,所以便為他們再做了這幅《十八學士圖》。

宋徽宗趙佶聽琴圖

説到宋徽宗趙佶的藝術造詣,我想大家都不會否認的。作為一位北宋皇帝,他的才能不在治國,全都體現在詩書畫上,也是歷史上少有的藝術天才皇帝。

宋徽宗趙佶聽琴圖(局部)

宋徽宗趙佶聽琴圖可以説是中國人物畫的優秀作品之一,但因其有宋徽宗所題“聽琴圖”與畫押,《聽琴圖》的價值就更上一層樓了。宋徽宗趙佶聽琴圖中,主人公正襟危坐在石墩上,衣服打扮的猶如道士,頭稍稍地低下去,雙手輕輕地彈撥着琴絃。旁邊還有三人正坐在石墩上聽琴,左邊身着墨綠色衣袍的人身旁還站着一位侍童。右邊身着紅袍的男子與綠袍男子一樣,都在聽着琴音,靜靜地若有所思,自我感受琴聲的美妙。三個人有各自不同的神態,足以彰顯出宋徽宗趙佶的畫功了得。雖説宋徽宗趙佶聽琴圖背景較為簡單,只有一棵松樹,幾根藤蔓,但亭亭如蓋也。松下有幾根綠竹隨風搖曳。看上去所畫內容不多,宋徽宗趙佶聽琴圖卻將這些簡單的情形用寥寥幾筆展現在大眾眼前,內容看上去更加飽滿富有生機。

當然,在宋徽宗趙佶聽琴圖上不得不提的是畫作內容上方的七言絕句,那是出自蔡京之手。雖然蔡京的為人實在是令人不齒,但從藝術角度看,他的書法確實是很好。右上角有宋徽宗趙佶用瘦金體書寫的“聽琴圖”,這樣以來,這幅作品就成了他的了。但其實這幅聽琴圖描繪的就是徽宗本人遊山玩水的情形。

歷代書畫鑑賞家都認為《聽琴圖》不是出自宋徽宗趙佶,但不管真實作者是誰,宋徽宗趙佶聽琴圖都是一幅上乘的佳作。


宋徽宗草書千字文

宋徽宗最為後世所熟知的是他獨創並聞名於天下的獨特字體瘦金體,但是如果你們認為宋徽宗只在瘦金體上有所建樹那就是大錯特錯了。宋徽宗在書法上的造詣是很多書法大家都望塵莫及的,更何況他還揹着皇帝的光環。那麼宋徽宗還有哪些除去瘦金體之外的優秀書法作品流傳於後世呢,這就不得不提宋徽宗的草書千字文了。

宋徽宗草書書法圖

宋徽宗傳於後世的草書大作很少,其中最為經典的就是《草書千字文》,這算的上是中華十大傳於後世的名帖之一了吧。這卷書是在公元1112年時創作,難得一見的是它是草書長卷。相比於瘦金體和楷書,草書更加的寫意,徽宗在這卷書裏用筆、結構熟稔,精妙絕倫,絕對可以與草書大家懷素的草書來一比高下,估計也是伯仲之間難分高低。這也説明了徽宗在草書上的造詣究竟有多高。

這卷草書千字文有三丈多長,寬度為1172釐米,整幅都寫於描金雲龍箋之上,上面低文非常的精緻華麗,這些都是有皇宮中的畫師們一筆一筆描繪出來的,也為這卷草書增添了更多的光彩,相得益彰非常的匹配。不論字但説紙都是價值連城的寶物,更何況還有徽宗的墨寶。寫在上面的草書更是氣勢如虹、一氣呵成,猶如萬里長江奔騰而來,因為是徽宗四十歲的作品,所以非常成熟大氣。這也被後世之人稱為“天下一人絕世墨寶”。

宋徽宗花鳥畫

宋徽宗可以算得上是中國上下五千年皇帝中比較特殊的存在,但是有不能用奇葩來形容,相比烽火戲諸侯的周幽王之類還是好一些的。雖然他也寵信奸臣,只知道沉迷酒色,但並沒有做出特別出格的事。雖然他作為一個帝王有些昏庸無能,可是他在另一個領域可是風生水起呀。他對書法和繪畫甚至詩詞歌賦都是樣樣精通的,而且還極具天賦。現在他的真跡拍賣價都是幾個億,非常的值錢。

宋徽宗花鳥圖

當然宋徽宗最厲害的還是並且獨步天下的瘦金體書法,但是他的繪畫也是非常有水平的。就以宋徽宗的花鳥畫來説,《瑞鶴圖》稱得上為經典代表之作,創作這幅畫時徽宗僅有30歲。這幅畫畫的是汴梁宣德門,威嚴聳立,氣勢逼人,門的上方有彩雲環繞四周,還有十八隻丹頂鶴在空中盤旋着,另外有兩隻站立在房屋脊樑之上,每一隻的神態都不一樣,整個畫作的構圖充實飽滿,大氣磅礴。宋徽宗還親筆題詩,用的還是徽宗獨創的瘦金體,使得這幅畫妙趣橫生。

這也是公認過的宋徽宗傳世的真跡,在宋徽宗花鳥畫之中可謂是巔峯之作,也是他絕少數傳於後世的御筆畫。這幅畫高有51釐米,橫長為138.2釐米。現在收藏在遼寧省博物館內,這一副畫不僅在構圖上別具一格,還賦予了畫作故事情節,彷彿是一個會説話故事書,充滿生機與活力。

宋徽宗被俘

宋徽宗做了25年的皇帝,在位之時可謂瀟灑肆意,吃喝玩樂,過着犬馬聲色的生活。他當皇帝的時候應該是享受了所有該享受的快樂,除此之外他還經常流連風月場所,生活過得非常奢華。所以他也被後人稱作青樓皇帝,這算的上是一個略帶恥辱的稱號了,他也實在適合這個稱號,據説他經常去青樓玩到太遲,第二天早上起不來上早朝,就會有專門的官員替他撒謊。

宋徽宗被俘畫像圖

但是宋徽宗晚年過得非常悽慘,因為國破家亡,山河破碎。在宣和七年的時候金兵就揮兵南下,徽宗下罪己詔將皇位傳給長子趙恆,為了能夠穩定軍心,可是當時宋朝的國力根本不足以與金兵抵抗。果不其然,趙恆上位,龍椅都沒坐熱,金兵再一次南下入侵。這一次可沒那麼簡單,直接攻到汴京城下,不久開封城破,預示着大宋朝徹底結束了。宋徽宗也被俘了,他和兒子一起被金軍俘虜送往北方。宋徽宗被俘的這一路受盡了非人的折磨,首先從心理上來説,這是一個非常大的打擊,還有肉體之上,那麼金貴的身體在這一路受盡欺負,連自己心愛的妃子都被強佔去侮辱。但是在宋徽宗被俘的這一路他並沒有輕生,可見他的心裏承受能力還是挺強的。

宋徽宗被俘之後輾轉幾番,還被要求給金太祖下跪上香,這對於任何人來説都是奇恥大辱,可是徽宗和兒子趙恆都忍受,算得上貪生怕死的懦弱之流。最後徽宗還是因為受不了監禁之苦死於五國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