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賢菩薩聖誕日是哪一天 普賢菩薩代表什麼
新聞閣歷史事件縱覽古今歷史,綜合重大歷史事件,暢聊名人名士,扒一扒不為人知的趣味野史。
普賢菩薩聖誕日是哪一天
普賢菩薩是大乘佛教的四大菩薩之一,跟所有的菩薩一樣,普賢菩薩有着自己的聖誕日。那麼普賢菩薩聖誕日是哪一天呢?
普賢菩薩畫像
普賢菩薩聖誕日在農曆的二月廿一日。菩薩或是佛的聖誕日都是以農曆來計算的,因此,每一年的聖誕日農曆不變但是公曆是每年都不一樣的。因此,陽曆上並不能確定普賢菩薩聖誕日是哪一天。
每年只要到了農曆二月廿一日,普賢菩薩聖誕日這一天,寺廟中便會齋戒,燃起真香,整個火勢衝上天際。而弟子們均虔誠地位於熱爐的邊上,口中念着遍滿十方,昔日耶輸,免難消災障。南無香雲蓋菩薩摩訶薩,南無香雲蓋菩薩摩訶薩,南無香雲蓋菩薩摩訶薩。
普賢菩薩是釋迦牟尼佛的脅侍之一,象徵着理德、行德。在《大日經疏》中,對於普賢二字的釋義分別是遍一切處義和最妙善義,也就是説普賢菩薩因為身、口、意悉皆清淨,所有的一切都是清淨的,純一妙善,具備了大德,於是就得了普賢這個尊名了。與之相對應的,普賢菩薩的坐騎是有着六牙四足的六牙白象。這六牙白象並不是隨隨便便就來的,它的六牙所代表的,是六種清淨,四足則代表了四種功德。
普賢菩薩是大乘佛教精神的象徵,因此,在大乘佛教中有着極高的地位。每每到了普賢菩薩聖誕日這一天,佛教信徒均會舉行盛大的儀式來慶祝普賢菩薩的誕生,這是表達他們對於普賢菩薩的虔誠信仰。
普賢菩薩代表什麼
在中國佛教最多的就是菩薩了,許多寺廟裏都供奉着相應的菩薩。而世人凡是遇到不能解決的難題,就會想要向菩薩求取幫助。中國菩薩很多,並且很多菩薩都有相應的代表意義。
普賢菩薩
比如憨態可掬,笑如春風的彌勒菩薩代表了包容和歡喜的意思。彌勒菩薩的真身是一個布袋和尚,他有着很大的肚皮,並且笑容滿面。他的含義是指入佛門必須要有肚量,能包容,要用觀喜樂觀的心態去接待一切眾生。地藏菩薩代表着孝順和恭敬,《地藏經》就是佛門的《孝經》,他是指入佛門的人一定要孝順和恭敬一切眾生。我們最熟悉的菩薩就是觀世音菩薩了,他代表着大慈大悲,他是《西遊記》中救苦救難,洞測一切,無所不能的菩薩,他引人向善,以慈悲、憐憫和救護眾人做為自己的一切;文殊菩薩代表着大智慧,大智慧就是指圓滿的智慧,而不迷惑顛倒,感情用事,要用智慧將感情用的恰到好處,那樣才能實現真正的功德。那麼作為中國四大菩薩之一的普賢菩薩代表什麼呢?
普賢菩薩象徵着真理,能護佑人增益壽命。但是他的代表意義則是應用和實踐,與其他菩薩不一樣,普賢菩薩要將孝敬、慈悲和智慧應用到實踐中去,他代表的是知行合一。普賢菩薩不僅僅是要宣揚佛法,而且要做倒使世人在佛法中領悟涵義從而真實的運用到社會實踐中去,以此才能形成大功德。
普賢菩薩十大願
普賢菩薩是十大願的願王,它代表一切菩薩的行願。它與菩提心相配,跟隨普賢菩薩潛心修行,又被稱為入普賢願海。
普賢菩薩
普賢菩薩十大願可以説是佛教信眾耳熟能詳的,並且深刻於佛教信徒的內心。普賢菩薩十大願出自《普賢行願品》,是佛教信眾的早課必須誦讀之物,普賢菩薩佛法高深,雖早已歷劫成佛,但因心念眾生,願力非凡,所以便以菩薩之身存於人世間,佑護眾生。在很多的佛教經典之中都將普賢菩薩視做千佛之師,認為他是一切眾生的懺悔之主。究其緣由應當還是它中十大願的願王。
普賢菩薩十大願具體內容如下:一指禮敬諸佛,即對十方世界中所有的佛都要有禮恭敬的待之;二指稱讚如來,即説世界所有的音聲言語都緣於佛,人性善德,由法自然;三指廣修供養,即不對世間萬物報有尊卑之見,親疏之別,要廣泛修習供養,平等對待世間的一切;四指懺悔業障,即對往昔做下的一切惡業都要從心懺悔;五指隨喜功德,即指看見別人積累功德要當做是自己的一樣為他人感到高興;六指請轉法輪,即宣傳佛法;七指請佛住世,即指佛身不入不滅,要讓佛現身住於人世間;八指常隨佛學;九指恆順眾生,即指將惡道之苦等同於羣生之樂;十指普皆迴向,即説菩薩做的功德,全部都回向了,而回向就是無私,無私代表着真實,真實就能夠筆直地進入佛法的聖界,然後利益眾生,成就菩提之法。
普賢菩薩是男是女
以《西遊記》中的佛教菩薩的形象為例,在西方極樂世界裏,除了觀世音菩薩是女像外,其餘眾佛都是以男像示人的,所以普賢真人是男是女這個問題是沒有答案的。
普賢菩薩
從哲學的意義上來説,普賢菩薩是我們人本心的意象所化,所謂意識是人們對於客觀世界的主觀反映。在不同的朝代背景下,民眾對於菩薩的定義肯定是不同的,不説普賢到底是男是女,就説普賢菩薩在不同的教派裏的形象也都是不同的。而且我們現在會糾結普賢真人的男女問題,多半出於電視影像的影響,以及中國封建社會男尊女卑的殘存思想的影響。
如果沒有電視劇中的影像,那麼我們每個人閲讀佛經,腦海裏出現的普賢菩薩必定是千變萬化的。因為每個人的性格特徵,生活環境和思維的發散能力都不相同,而人都是自私的,從自身的審美角度出發,我們心中出現的普賢真人是男是女,是美是醜都是不一樣的。佛教存在的涵義在於度世人於苦難之中,消除世人心中的業障,然後得以往生。
在民間流傳下來的許多關於普賢菩薩的故事中,普賢菩薩時而化成妙齡少女,時而化作小僧,他變化的身份針對的是當時的事件,並不固定是男或是女。古代中國明清兩代是男尊女卑思想最嚴重的時候,然而這兩個朝代離我們是最近的,因此我們受它們的影響也比較深,潛意識裏就會將普賢菩薩當做男的。所以,菩薩都是虛幻的,沒有男女之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