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節,在“雙減”新起點回歸育人本質 | 新京報社論

教師節,在“雙減”新起點回歸育人本質 | 新京報社論

9月10日,是全國第37個教師節,這是 “雙減”政策出台後的首個教師節。新京報製圖/許驍

9月10日,是全國第37個教師節,這既是疫情防控常態化下的別樣教師節,也是“雙減”政策出台後的首個教師節。在此,我們向近1800萬名教師道一聲:教師節快樂!

“百年大計,教育為本。教育大計,教師為本。”如果説,教育的本質是把燈點亮,那教師就是一個個燃燈者。正是他們在末梢的“立德樹人”,支撐起了那些宏大的教育願景。而教育變革的大幕拉開,也離不開教師用“傳道授業”之筆在幕布上的勾畫塗抹。可以想見,在教育環境正“因時而變,因勢而新”的背景下,落在教師們身上的責任內涵勢必也會發生變化。

今年最受關注的教育政策非“雙減”莫屬。自政策落地以來,教育領域的一場變革就已啓幕,新格局、新生態也隨之出現:義務教育摁下“去資本化”按鈕,校外培訓持續降温,學校的“教育主陣地”地位得以強化。隨着一系列“減負”政策的出台,學校與教師職責的邊界也被重新劃定。

“雙減”是攸關整個教育的改革,也是面向教師的變革。當教育在“雙減”的助推下朝着教育本位迴歸,教師如何答好“雙減”必答題,也就成了繞不開的議題。

近些年來,整個社會儼然被拽入教育內卷的漩渦:這內生於優質教育資源供給側跟需求端的不完全匹配,外顯於“起跑線焦慮”與“雞娃學”的愈演愈烈。這背離了教育規律,孩子和家長負擔越來越重。

而“雙減”就是全局性、系統性的規範性治理動作,瞄準的就是對“校內減負、校外增負”亂象的治理,着眼的就是讓教育迴歸“以人為本”,回到符合教育規律的軌道上。

“雙減”做的是“減法”,但教師們卻不可避免地要做“加法”。這裏的“加法”不是加重孩子的課業負擔,而是要呼應“雙減”要求,朝着打造高質量教育的方向邁進。

“雙減”提出不少具體要求,如建立作業公示制度,鼓勵佈置分層、彈性和個性化作業,積極推進幼小科學銜接,嚴格按課程標準零起點教學,做到應教儘教,堅持以學定考等。這些舉措指向性很明顯。

對教師羣體而言,這就需要他們用更好的職責履行,承接社會的期許:對學生的評價體系宜切換到“多元評價”模式,順應政策層面弱化以“分數”為評價標準的要求;教學要創新,課堂需高效,向課堂教育設計要效率要品質;關注學生的個性化需求,分層分類地幫學生固優補短;增強家校溝通,讓家校共育更高效等。

説到底,我國教育已處在了新方位、站在了新起點、開啓了新局面,教師也需要擁抱新變化,以新觀念審視自身在新教育格局下的責任內涵,找到自己的點位,為“努力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貢獻力量。

教師們要做“加法”,政府和社會也需要做“加法”——加強對教師權益與待遇的保障,加強對教師羣體的關注和關懷。尤其是在當下,隨着課後服務班的實行與暑期託管班的推廣,老師們的工作時間被拉長;教學質量的精細化要求,也需要他們調整策略、提升效率、提高品質。

鑑於此,強化對教師待遇的保障,減少老師非教學和隱性工作時間,用實打實的激勵提升他們的積極性,是必選項。

十八大以來,中央出台了一攬子教育政策舉措,從出台加強教師隊伍建設意見,到推行全面深化新時代教師隊伍建設改革意見,再到不斷推出減負增資舉措,正式建立教師工資經費保障的長效機制和義務教育教師工資收入隨當地公務員待遇調整的聯動機制……

教師社會地位與待遇情況都得到了改善。接下來,在“雙減”帶來新變化的形勢下,那些改善性與保障性舉措該強化的當強化,讓教師成為更體面更留得住人的職業。

教師節,是全社會重新審視教育的重要節點。教師羣體跟時代共振、跟“雙減”同行,社會則饋之以善待,那我們離更高質量的教育也就會更近一步。

文 | 社論

編輯 | 馬小龍

校對 | 賈寧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489 字。

轉載請註明: 教師節,在“雙減”新起點回歸育人本質 | 新京報社論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