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騎兵可以説是古代冷兵器時代最強的軍隊,打遍天下無敵手,打到了歐洲、也打到了中東。蒙古騎兵把騎兵戰術推到了冷兵器時代的頂峯。他們長距離奔襲,迂迴,包抄等,將騎兵的優勢被髮揮到了極限。
蒙古騎兵的戰力來自以下四點。
a,組織嚴密,訓練有素而且軍紀極其嚴格。
蒙古騎兵取勝的訣竅是質量而不是數量,他們通常都比其敵人的數量少。
b,機動性強。
蒙古騎兵擁有當時最強的機動性,一邊作戰一邊行軍,每天能推進80公里(同期歐洲騎士只行軍也只能推進40公里)。
蒙古騎兵機動性強的原因。
首先,蒙古馬矮小精壯,皮厚毛粗,耐受力強,可忍受零下四十度的嚴寒。
蒙古馬可在雪地裏覓食,蒙古士兵飢餐牛肉乾,渴飲馬奶,沒有輜重的負擔。
其次,蒙古每個騎兵通常有四到五匹備用馬(蒙古馬)。
c,精良的武器裝備。
蒙古騎兵裏重騎兵大約佔40%,輕騎兵60%。
重騎兵主要用於突擊,有必要也近身搏鬥。
輕騎兵主要用於遠射、誘敵、警戒、迂迴包抄甚至近戰,主要的打擊手段是密集放箭。
短短几十年,蒙古騎兵不僅征服中亞,消滅花刺子模,打到歐洲、中東,成為上帝之鞭。同時入主中原,消滅金朝、南宋、西夏,蒙古人建立起四大帝國。可以説氣勢何其恢弘。
但是,如此強大的蒙古騎兵卻在一個小國翻了跟頭,三次征伐都大敗而回,也成蒙古騎兵和元朝皇帝忽必烈一生的遺憾。
元越戰爭,或叫蒙越戰爭、元朝越南戰爭、蒙古越南戰爭、蒙古侵越戰爭、越南抗元戰爭,是指歷史上元朝對越南陳朝的侵略戰爭。
蒙元對越南的戰爭共有三次,分別發生在1257年至1258年,1284年至1285年,以及1287年至1288年。在每次戰爭前後,雙方均進行過外交活動。
第一次,蒙古3萬鐵騎敗退。
使蒙古騎兵和元朝皇帝忽必烈感到遺憾的小國,就是安南,也就是現在的越南。
1279年,蒙古鐵騎在踏過長江之後,順利清剿完了長江以南南宋的殘餘兵力,這讓蒙古人可以騰出手來,以攻擊安南王國。
蒙古人的皇帝忽必烈打算攻佔安南之後在其地建立行省,以完全控制安南地區。在做好了充足的準備之後,蒙古人開始找藉口出兵安南。
因安南旁邊的占城國背叛了元朝,忽必烈終於找到了進兵安南的藉口,那就是假道安南出兵佔領,向安南王陳日煊借道。
忽必烈知道安南王必然不會同意,這正中忽必烈下懷。在安南王斷然拒絕了蒙古人借道的要求之後,忽必烈命令出兵安南。
忽必烈以為安南不堪一擊,因此派了手下第一大將兀良哈台。率3萬精鋭大軍征伐安南。
安南只是一個很小的軍隊,即使在蒙古大軍的壓迫之下襬出了步象騎兵的陣勢,但是也無法面對兀良的衝擊。當蒙古大軍衝進安南首都時,卻發現那裏只是一個空城。
剛開始進展很順利,佔領了安南首都,但是國王卻跑到了海島,而且安南對內堅壁清野,所有軍隊居民逃入山中,等蒙古軍隊糧食不足加上炎熱天氣,疾病增多,安南國王帶領軍隊出其不意,大敗蒙古鐵騎,最後兀良哈台不得不狼狽逃回雲南。
第二,再次大敗。
這一戰忽必烈耿耿於懷,但是此後他忙於爭奪王位,所有無暇顧及安南。
1285年,忽必烈建立元朝14年後,再次想起了安南戰役,立刻再起大軍,兵力增加幾倍,而且還派了很多有南征經驗的老將,聲勢浩大,殺向安南。
這一次勢如破竹,很快佔領安南首都升龍,而且放火燒了皇宮,在升龍全部斬殺俘虜。國王陳日烜再次逃到海島,而且打起了游擊戰叫做“敵進我退,敵疲我打,敵退我追”的戰術
元朝大軍本來都是北方人,天氣炎熱,加上糧草等軍用物資被安南的游擊戰術打得實在是無法供給上,很多士兵染上疫病
安南軍還驅動了他們的象兵部隊,猛烈地向蒙古人的軍陣衝鋒,蒙古士兵們打了很多年的仗了,他們從來沒有見過這樣的象兵部隊。這讓他們開始時即吃驚又害怕。
最後,元朝大軍最後只得退軍。而在退軍過程中,安南國王集結大軍猛追,大敗蒙古軍隊,再一次大敗而回。
第三,永遠的遺憾。
一個小國大敗蒙古鐵騎兩次,在忽必烈這還沒遇到過,他很是不甘心,一定要徹底解決安南問題,完成一統。
因此,1287年,忽必烈再次集結7萬大軍,這次在軍力和後勤保障上面都做了改進,總結經驗教訓,準備一舉戰勝。
但是,這次,安南還是故伎重演,蒙古軍還沒來,國王就帶着軍隊就跑了,他們跑到了海島,而且,將居民趕進山中,進行堅壁清野。
蒙古大軍很輕易就佔領了首都。但是,安南的堅壁清戰略野使得蒙古軍隊無法久待,很快蒙古士兵就開始不適應。最後不得不撤軍,但是蒙古一撤軍,安南軍隊就出現了,這次蒙古又是大敗而回。
之後忽必烈就死了,這成為其一生永遠的遺憾,其子孫安於太平也沒有再次征伐安南,這塊國土永遠脱離中原王朝的統治。
據史料記載,蒙古第一次侵越的蒙古軍隊有大約有三萬,蒙古第二次侵越的元軍大約五有十萬(據《元史》記載,約有三十萬元軍直接參戰),蒙古第三次侵越的元軍有大約三十萬。
越方獲勝的基本原因之一是越南陳朝領導者團結對外的政策。越南的大量民眾的支持也是獲勝的重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