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漢最早發跡的公孫瓚,成為最早倒下的軍閥,只能怪他太能打了

公孫瓚是東漢末年最早發跡的軍閥,他以3000精兵在幽州起兵,而後越做越大,成為了當時非常具有影響力的軍閥勢力。

而袁紹和曹操當時還只是默默無聞的小輩,沒有任何發跡的表象。但是公孫瓚最終死在袁紹的手裏,成為了最早退場的軍閥。

究其根本原因,就在於公孫瓚實在是太能打,也太愛打了。

能打仗對軍事家來説是好事,但是放在一個政治家身上就是壞事了。公孫瓚戰術有餘而戰略不足,是他失敗的根源。

東漢末年最早發跡的公孫瓚

東漢最早發跡的公孫瓚,成為最早倒下的軍閥,只能怪他太能打了

公孫瓚的身後雖然是豪族勢力,但《後漢書·公孫瓚傳》記述他由於母親的原因,在年輕時僅為小吏。

“瓚有大才”的他在得到了幽州的3000精兵之後,開始了對抗黃巾軍的歷程。

在當時的風氣之下,庶出的公孫瓚是不受到重視的,尤其是公孫瓚這個人和劉備一樣,不喜歡讀書。

《後漢書》記載太守派遣他去學習經學,他也只是“略得書傳”,學習成績相當差。這一點和劉備非常相似,《三國志》也記載劉備“不甚樂讀書”。

背水一戰滅掉公孫瓚之後,袁紹成為了新的BOSS

東漢最早發跡的公孫瓚,成為最早倒下的軍閥,只能怪他太能打了

不喜歡讀書的公孫瓚展露了他的軍事才華,但是也因為文化不高吃了大虧。

公孫瓚在平叛了邊境叛亂之後,逐步成為了當時赫赫有名的戰將。

童年時期的陰影使得公孫瓚的內心相當偏執,他騎着一匹白馬在軍中相當顯眼,因此他也被稱為“白馬將軍”。

公孫瓚真正發跡的時刻是黃巾起義,他率領的騎兵所向披靡,成為了各路諸侯中對抗黃巾反軍的主力,公孫瓚因此成為了當時勢力最大的一個軍閥。

曹操在官渡滅掉袁紹,成為了北方的霸主

東漢最早發跡的公孫瓚,成為最早倒下的軍閥,只能怪他太能打了

但是公孫瓚畢竟童年不幸加上不好好學習,他這個時候開始極度膨脹了起來,這一點引起了當時的其他軍閥的不滿。

公孫瓚不以為然,認為自己的軍事力量如此強大,沒有人能夠打得過自己。

當然,事實確實是這樣的,袁紹在滅掉他之前都只有捱打的份,最後被逼的沒辦法才背水一戰險勝了公孫瓚。

但可以斷定的是,即便是袁紹不滅掉公孫瓚,其他的勢力也會滅掉公孫瓚,公孫瓚必然成為諸多軍閥中最早倒下的一個。

劉備好公孫瓚一樣,都不愛讀書

東漢最早發跡的公孫瓚,成為最早倒下的軍閥,只能怪他太能打了

公孫瓚實在是太愛表現自己了,他沒有任何戰術上的規劃,旁邊也沒有真正輔導他的人。

出身不好的公孫瓚有一種偏執的心理,那就是特別愛表現自己,只要是有人誇他,他就會迎難而上。

這種性格註定了他不會看得太遠,自身的文化修養太差加上沒有得力謀士相助,他在戰略上必定不會太高明。

公孫瓚的騎兵確實是當時第一流的騎兵,恰恰是太能打害死了公孫瓚,他最終消耗了自己的元氣,一蹶不振。

白馬將軍公孫瓚因為童年的創傷,長大以後相當偏執

東漢最早發跡的公孫瓚,成為最早倒下的軍閥,只能怪他太能打了

縱觀公孫瓚參加過的戰鬥,找不到任何可以貫穿其中的主線,完全是為了打仗而打仗。

打外族,公孫瓚去了;打叛亂,公孫瓚去了;打黃巾,公孫瓚去了;打劉虞,公孫瓚去了;打袁紹,公孫瓚去了。

如此頻繁的出征使得公孫瓚內部的消耗極大,有多大的家底才能這樣窮兵黷武?花了力氣去打仗,但是公孫瓚始終沒有明白自己為什麼打?為了誰而打?

極度的自信使得他想打誰就打誰,以致於趙雲最終投奔了劉備。

黃巾起義是公孫瓚的發跡點

東漢最早發跡的公孫瓚,成為最早倒下的軍閥,只能怪他太能打了

對大局看得不明晰,對目標沒有規劃,不懂得保存實力,一味地征戰消耗了公孫瓚的實力。

他最終成為了天下人的公敵,即便是他的同學劉備,後面也對他嗤之以鼻,認為他是一個沒有原則的莽夫。

公孫瓚死就死在他太能打,又太愛打,最終死在了袁紹的手裏,成為了軍閥中最先退場的人,實在是可惜得很。

這也怪不得他,誰叫他生在一個看出身的年代呢?誰叫他沒有受到良好的教育呢?輸在起跑線上的他,註定是曇花一現的存在。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596 字。

轉載請註明: 東漢最早發跡的公孫瓚,成為最早倒下的軍閥,只能怪他太能打了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