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擊劍”與“劍道”溯源 ――漢代劍術研究之開篇

在研究劍技時,龍哥感覺有兩個跟劍有關的歷史名詞最令人扼腕:一是“擊劍”,二是“劍道”。

提到“擊劍”,人們就會想到歐洲的擊劍運動。歐洲的擊劍運動,英文稱謂為Fencing,分為花劍、佩劍、重劍三種,比賽時運動員身穿特製服裝,頭戴安全面罩,用細長無刃的劍互相擊刺,現在已是奧運會比賽項目之一,中國選手也偶有斬獲。不知何時起,“擊劍”這個名詞已狹義地被應用於指代這個興起於歐洲的體育運動。

“擊劍”與“劍道”溯源 ――漢代劍術研究之開篇

擊劍比賽

提到“劍道”,人們就會想到日本。日本的所謂劍道,其實是日本刀的對戰技術,現在也已發展為一項體育運動。日本古代真刀格鬥的技術稱為劍術、劍法、擊劍、兵法、小兵法等,直到明治維新以後始稱劍道。劍道比賽時同樣身穿防護服,頭戴安全面罩,手持木“刀”或竹“刀”互相劈刺、擊打,這種極為接近刀劍實際對抗的運動吸引了不少愛好者。

“擊劍”與“劍道”溯源 ――漢代劍術研究之開篇

劍道比賽

實際上,“擊劍”和“劍道”這兩個名詞本是出自中國典籍,只是分別被西洋和東洋的兩種體育運動所借用了。

據龍哥所知,“擊劍”一詞最早出自《史記·刺客列傳》:“荊卿好讀書擊劍,以術説衞元君,衞元君不用”以及《史記·司馬相如列傳》:“司馬相如者,蜀郡成都人也,字長卿。少時好讀書,學擊劍”。其後如《漢書》《後漢書》《三國志》中又出現尹翁歸“喜擊劍,人莫能當”、東漢陽球“能擊劍,習弓馬”、漢末田疇“好讀書,善擊劍”、曹丕“善騎射,好擊劍”等許多記載,文中所説的這些“擊劍”指的就是以劍為武器的對抗技術。

在《史記?司馬相如列傳》中唐朝司馬貞《索隱》引《呂氏春秋?劍伎》對“擊劍”解釋雲:“持短入長,倏忽縱橫之術也。”馬明達教授在《説劍叢稿》卷一之《短劍與長劍》一文中認為“長”必不是指戈、戟之類長兵,而是長劍,“持短入長”是短劍對陣長劍,龍哥認為這個觀點值得商榷。龍哥認為,這裏所説的“持短入長”,乃是指用刀劍對戰矛戟等長杆兵器。“短”即是指短柄的刀劍,“長”是指長杆的兵器。

反映漢代擊劍場面的畫像石現存不少,河南省唐河縣出土了一批畫像石,其中就有一幅經典的擊劍圖,二勇士各執長劍相擊,旁有小孩驚嚇奔走,其中一人以劍刺向另一人頭部,另一人為側首躲閃之狀。劍作為短兵器與長杆兵器相比,在攻擊距離上處於劣勢,因此在對陣長兵器時,劍常常搭配盾或者鈎鑲,國家博物館展有一塊河南新野徵集的車騎出行畫像磚,在畫面的右上角畫有二人分持長短兵器演武,左側一人呈左弓步,身體前傾,雙手持長兵器突刺,右側一人左手持盾,右手短兵器朝前,大跨步上前,兵刃相交。這應該是在主人面前表演武藝,畫面非常寫實、傳神。

“擊劍”與“劍道”溯源 ――漢代劍術研究之開篇

擊劍圖·河南唐河畫像石

“擊劍”與“劍道”溯源 ――漢代劍術研究之開篇

持短入長比武圖?國博

“劍道”,最早出自《漢書·藝文志》的記載:“《劍道》三十八篇”,這應當是漢以前擊劍理論及技術著作的集粹,三十八篇應當屬於較大部頭的書了,可見當時的擊劍技術已經十分發達,甚至可能還形成了不同的流派。可惜這一部書至少隋唐以前就已經亡佚了,希望在將來考古時能夠出土於地下。

龍哥認為,“擊劍”是指以劍為格鬥武器進行比武爭勝,這是一項技能,是一種客觀稱呼。“劍道”則更進一步,是對擊劍技術進行總結,是經驗的積累和固化,形成有一定規律可循的劍技總和。

在尚武的社會里,劍是君子武備,既然佩了劍,那麼為了防身自衞、比武爭勝就需要學習擊劍的技藝。漢人喜好佩劍,而且所佩之劍為可供實用的真劍,同時這些劍又普遍比東周長度增加,甚至翻倍,增加了有效進攻距離,東周以來的尚武精神、佩劍風氣在兩漢不但從未間斷,甚至更為熾烈,正所謂“常用常新”“用進廢退”,擊劍技術在漢代臻於成熟。

那麼漢代及先秦的劍法是什麼樣子的呢?

《呂氏春秋·仲秋紀·簡選》雲:“今有利劍於此,以刺則不中,以擊則不及,與惡劍無擇”,説如果使用利劍而刺不能中,擊打不着,就與使用不好的劍沒什麼分別。《墨子·節用》雲:“古者聖人為猛禽狡獸,暴人害民,於是教民以兵行,日帶劍,為刺則入,擊則斷,旁擊而不折,此劍之利也。”説明劍就要刺的時候能夠刺進去,擊的時候能夠斬得斷。可見,擊和刺是劍技中常用的兩個動作,因此史書及詩詞中又常以“擊刺”作為擊劍技術的代稱。所謂“擊”,是指以手臂或手腕為軸揮劍,以劍刃劈擊、挑擊對方;所謂“刺”,是指通過手臂屈伸或身體的突進,以劍鋒刺敵。

龍哥認為,漢代劍法,應當屬於樸實無華,直截了當的風格,劈、斬、刺、撩等簡單的動作中藴含着高超的技術,這必然是立足於實踐,來源於實踐,並指導於實踐。這就好比打拳常用動作就是直拳、鈎拳、擺拳之類,誰都知道,也誰都會,但真要打的好卻必須下大工夫。再如周星馳電影《食神》裏,打敗對手的並非各種調料和烹調工藝,而是原味的食材。漢代劍法其實藴含着返璞歸真、“以無法為有法”或者説極簡主義的哲學。這些,只有對其時的軍事、兵器的歷史和漢劍的型制有着深刻的瞭解和認識才可能會體悟得到。

中國後世常以“劍術”來稱呼擊劍的技術,如陶淵明《詠荊軻》:“惜哉劍術疏,奇功遂不成”,李白《結客少年場行》:“少年學劍術,淩轢白猿公”,“劍術”這個稱呼把擊劍從以武入道的上乘層次拉低了到了純技術的下乘層次。説來尷尬,中國幾乎沒有什麼象樣的對抗性劍法能夠流傳至今,這其中的原因頗為複雜,一則中國的火器自宋代以來應用較為廣泛,尤其是明代各類爆炸類、管射類火器就已大量應用,冷兵器難以再有實質性進化,個人武藝在戰爭勝負中處於次要的位置;再則中國的古代戰爭常常是大兵團多兵種作戰,弓弩、槍矛為武備的主角,刀劍等近戰格鬥武器作用的發揮越來越低;三則劍本身早在漢代就基本退出戰場,其後偶有應用也不過是曇花一現,而民間用劍實戰的機會很少。

早在明代時,人們就普遍認為中國的實用劍法當時已經失傳,只有茅元儀《武備志》收錄的“朝鮮式法”算是絕無僅有的一部實用性雙手劍法。該套劍法經武術體育研究專家唐豪整理,於19世紀30年代編纂為《中國古佚劍法》出版,從而使得更多武術愛好者瞭解到這一武學奇葩。現在的劍術套路基本上都產生於清晚及近現代,實戰不足,花法太多,一般只發揮健身和表演的作用。而在中國唐代以前,特別是先秦兩漢的尚武時代,中國立足實戰的擊劍理論和技術卻是大放異彩的。

“擊劍”與“劍道”溯源 ――漢代劍術研究之開篇

“擊劍”與“劍道”溯源 ――漢代劍術研究之開篇

朝鮮式法

漢初最負盛名的劍術高手是曲成侯。

《史記·日者列傳》記載:“齊張仲、曲成侯以善擊刺學用劍,立名天下。”齊地有張仲和曲成侯,兩人都是以擅長擊劍而立名天下的,因此必然具有高超的劍技。張仲生平不可考,而這位曲成侯就是漢初跟隨劉邦平定天下的蠱逢。

《史記·高祖功臣侯者年表》中記載的蠱逢的功績:

以曲城户將卒三十七人初從起碭,至霸上,為執圭,為二隊將,屬悼武王,入漢,定三秦,以都尉破項羽軍陳下,功侯,四千户。為將軍,擊燕、代,拔之。

蠱逢是很有傳奇色彩的一位大漢開國功臣,此人甚至連名字都是個謎,因為在《漢書·高惠高後文功臣表》中,他叫蟲達,記載的事蹟與史記基本相同,都是帶領曲城三十七人從碭縣追隨劉邦平定天下,最終因功封為曲城圉侯。劉邦建立漢朝後共封了143名列侯,其中曲城圉侯位列第十八,可見其人的功勳和在劉邦心中地位都不低。蟲達的繁體字為“蟲達”,字形與“蠱逢”很相像,不知是司馬遷還是班固的筆誤造成了同一人竟有兩個名字,真想不明白為什麼還在漢代就已經弄不準這位曲城侯的名字了。

“擊劍”與“劍道”溯源 ――漢代劍術研究之開篇

史記關於曲城侯的記載

不過無論蠱逢還是蟲達,都不如曲城侯響亮,“曲城”後來成為劍技高手的代名詞。三國時阮籍《詠懷》八十二首之六十一:“少年學擊刺,妙伎過曲城”,南朝吳均《邊城將詩》四首之四:“臨淄重蹴踘,曲城好擊刺”均是引用了曲城侯以擊劍揚名天下這個典故。可惜就是這樣一位劍術宗師並開國功臣,其名字和事蹟竟至漸漸被後人遺忘。這,與後世尚武精神的退化和擊劍技術的沒落不無關係。實在令人不勝唏噓!

作者:劉在濤 來源:龍哥説劍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3121 字。

轉載請註明: “擊劍”與“劍道”溯源 ――漢代劍術研究之開篇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