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創造希特勒!“宣傳天才”戈培爾如何把謊言最終變成真理

由 卯秀珍 發佈於 經典

觀古今看世界
法西斯頭子希特勒身邊有很多天才級的助手,戈培爾絕對算一個左膀右臂。
保羅·約瑟夫·戈培爾被稱為“宣傳的天才”、“納粹喉舌”,以鐵腕捍衞希特勒政權和維持第三帝國的體制,被認為是“創造希特勒的人”。
聽希特勒的聲音比生產更重要
希特勒上台之初,德國的收音機普及率還不高。於是納粹宣傳部長保羅·約瑟夫·戈培爾博士從實際出發,創造性地發明了“集體收聽廣播”的措施。
這樣一來,德國人民就可以360度無死角,及時地聆聽元首的教誨,瞭解納粹黨和政府的新路線、新政策。
集體收聽廣播安排在什麼時間點上效果最佳呢?上班時間 !在這個時間點組織人們收聽廣播,勞力最集中,事半功倍。播出時,人們必須放下手頭的工作,把收聽廣播當成頭號任務。
人們撂下手頭的活畢恭畢敬地聽廣播,難免會損失大量的工作時間。要命的是,希特勒的演説,動不動長達兩三個小時。
浪費這麼多生產時間?這可不是戈培爾昏了頭!在戈培爾看來,“灌輸納粹學説比工人們的生產更重要”。畢竟,如果顛倒過來的話,即使德國創造的財富再怎麼多,人民再怎麼幸福,可要是政權跟納粹黨毫不相干,還有多大意義呢?
納粹政權得心應手地利用着科技進步帶來的便利:從1933年起,德國開始成批生產廉價的“大眾收音機”,到1939年,全國的收音機已過上千萬架。
博士的真情實感贏得了柏林
戈培爾1921年於海德堡大學,獲得哲學博士學位,1933年3月13日戈培爾由納粹黨宣傳部負責人身份,出任新設立的“國民教育與宣傳部”部長與“全國作家協會”主席。
希特勒感慨:“戈培爾博士擁有言辭和才智兩種天賦,沒有這些天賦,柏林的局勢就無法控制......對戈培爾博士來説,他以言辭的真情實感贏得了柏林。
[1934年,戈培爾邀請著名女導演裏芬施塔爾,拍攝了《意志的勝利》,無論在藝術上,還是宣傳上,都達到了極高的水準]
謊言不被戳穿,最終會變成真理
1940年5月10日丘吉爾接任首相,被希特勒輕蔑地稱為“小蛆蟲”的英國首相張伯倫下台了。
戈培爾設計的宣傳調子是:應該把丘吉爾介紹成一個品行不端、齜牙咧嘴的傢伙,長着類人猿一樣的前額,是製造謊言的嗜酒狂,總是與有錢人、猶太人、布爾什維克人為伍,將工人踩在腳下……
你會説,天下烏鴉一般黑,世上哪有誠實的政客?難道丘吉爾、羅斯福、斯大林説的就句句是實話麼?
真相不重要,重要的是人們能聽到什麼消息!不説謊的政客,那還是政客嗎?你説得對!關鍵在於,公民可以自由公開、大張旗鼓地唱反調。羅斯福、丘吉爾的謊言,每一次都會招來一萬句反駁。媒體最熱愛的事情就是戳穿首相、總統的謊言,並自鳴得意。
但是希特勒和戈培爾就是睜着眼睛説瞎話,有哪家德國報紙電台敢唱反調戳穿?
謊言重複一千遍,其實並不會成為真理。
但是戈培爾博士知道:如果天天講、月月講、年年講,而不被戳穿,謊言最終會變成老百姓心目中唯一的真理。
1940年8月28日,英國轟炸機轟炸柏林。第二天,戈培爾命令報紙聲討英國“攻擊手無寸鐵的柏林婦孺的野蠻暴行”。他通過報紙向德國人灌輸這樣的信息:德國戰機只攻擊英國軍事目標,可“英國海盜”卻不管三七二十一,攻擊德國居民。
有一位德國護士問記者夏伊勒:“為什麼他們要這樣做?”
夏伊勒告訴她:“因為你們轟炸了倫敦。”
護士小姐反駁説:“但我們攻擊的是軍事目標,英國人卻轟我們的房子。”
批評德國,就是惡意宣傳
無線電波跟報紙有所不同。依靠國境線上的邊防站,就能有效地查禁企圖入境的外國報刊,可阻止不了他國的無線電波穿越德國上空。柏林的收音機既可以用來收聽戈培爾的宣傳,也可以調整一下波段,收聽來自莫斯科或者倫敦的廣播。
柏林官方的消息剛剛發佈完,另一種截然不同的消息,就開始通過無線電波送到德國的千家萬户。境外那些批評德國的聲音,希特勒鞭長莫及,納粹的行話稱之為“惡意宣傳”。必須予以阻止,用什麼辦法?提高人民的“覺悟”,讓人民自己監督自己。
美國記者夏伊勒在1940年的日記裏,提到:有一天,一名德軍飛行員的母親接到軍方通知,説她兒子已經失蹤並被認定為死亡。幾天後,英國廣播公司廣播德國戰俘名單,其中就有她的這個獨生子。第二天,八封朋友的來信告訴了她這個消息。好心被當成了驢肝肺。這位母親向警察告發給她寫信的人收聽敵台,於是他們全都被捕了。
無論這位母親這麼做的原因是什麼,這種行為,都會強化人們的恐懼感,破壞彼此的信任。敢於檢舉揭發自己親人朋友的“覺悟”,以及納粹對這種“覺悟”的褒揚,讓人覺得“世道險惡,人心難測”。
在恐懼中自我約束,自己當自己的思想警察,自然而然地成為一種生活常態。
德國人聽不到停戰消息
1940年11月11日是停戰日。可是德國媒體閉口不提這事。納粹當局也嚴禁播放羅斯福總統的停戰日演説。這一天,夏伊勒在日記裏寫道:“希特勒説的每一句話我們都會在全美國播放,但是羅斯福的講話德國人卻一個字也聽不到。”
戈培爾1945年3月27日的日記,這樣寫道:“晚上放映每週新聞。電影裏的西線情景真令人吃驚。我們根本不能讓公眾知道。”
謊言的陷阱到處都是,人們不掉進這個陷阱,就會掉進那個陷阱。
[1945年希特勒自殺不久後,戈培爾在毒殺自己的六個孩子後,與妻子在帝國總理府地下室外自殺]
想了解更多精彩內容,快來關注裴觀世界
本文作者原創,圖片來源於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