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級現象”,該如何應對?
“三年級現象”就是小學三年級學生的學習成績會出現突然下降的現象。我認為,要想有效應對這一現象,必須找到導致這一現象出現的真正原因:
有些學校的領導的辦學思想有些問題,他們認為要辦好學校重點要抓兩頭。一是抓住剛入學這個頭,使學生從入學開始就逐步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有個好的開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抓好開端也沒有錯。二是抓好高年級快畢業這個結尾。使學生學好知識,做好升學準備,考個好成績。至於三年級是中間階段,可以相對放鬆些。為此,他們對於師資力量的使用和調配上,把強的教師放在兩頭,而不放在三年級。“名師出高徒”,教師的力量明顯削弱了,這是造成三年級學生學習成績明顯下降的客觀原因。
三年級是小學從低年級到高年級的過渡階段,這階段的學生就有過渡階段的心理特點:
1、對學校和學習的認識有了明顯變化。低年級學生,特別是剛入學的學生,他們懷着喜悦和好奇的心情來到學校,對學校生活感到新奇,一切活動也顯得謹慎;他們年幼,熱愛老師,把老師奉為權威;他們能力弱,獨立性差,時時處處要爭取老師的幫助。經過兩年的學校生活後,學校環境熟悉了,學習生活的習慣也初步形成了,知識增長了,能力增強了,於是,低年級學生的心理特徵也逐步改變了。對學校的規章制度不那麼遵守了,對老師不那麼聽話了,對學習不那麼認真了。因此,在這種情況下,如果不加強教育和引導,反而削弱教育,自然就會出現成績突然下降的現象。
2、學生有自身心理發展的規律。隨着年齡的增大,知識的增長,他們的心理活動大大地向前發展了。興趣範圍廣了,注意對象多了,好奇心發展了,因而上課容易分心了;自我意識增強了,獨立活動能力增大了,逐步喜歡搞自己愛好的活動了,因而有時作業不能按時完成了,也不那麼認真了,甚至出現曠課、遲到現象。這種情況下,老師和家長如果放鬆管理,也就會導致成績明顯下降。
進入三年級以後,教材內容加深了,數量加大了,學習方法也要隨之改變。在一二年級習慣了的學習方法有的已不適應了,需要形成新的學習方法。在記憶方面,意義識記的成分增大了,光憑機械識記不行了,還需要對識記對象進行理解;在思維方面,由於抽象概念和術語增多了,形象的東西相對減少了。所有這些都要求學生從具體形象思維為主過渡到以抽象邏輯思維為主。加上他們意志薄弱,當在學習上遇到困難,就急需老師或家長給予具體幫助和指導。如果不掌握這些特點,對他們學習上出現的問題橫加指責,或放任自流,會使他們對學習產生害怕和厭惡心理,學習成績突然下降的現象自然就會出現。
因此,不管是學校領導、老師,還有家長,都應該瞭解三年級學生成績突然下降的具體原因,針對不同的個體,採取相應的措施,取得“三年級現象”應對的滿意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