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閣歷史事件縱覽古今歷史,綜合重大歷史事件,暢聊名人名士,扒一扒不為人知的趣味野史。
文景之治的結果
漢文帝和漢景帝在位時對於治理西漢王朝採取的措施,能被後人概括為“文景之治”,並讚揚它是中國封建社會史上第一個太平盛世,可見文景之治的結果是很好的。那麼文景之治究竟為西漢的發展帶去了怎樣的結果呢?
景帝劉啓劇照
西漢初年的時候,大的諸侯國內的人口數量差不多是一萬户左多,小的不過五六百户。然而到了文景之世的時候,休養生息的政策使得很多流離在外的居民回到家鄉,而且還有輕徭薄賦的政策,因此人口數量增長的特別的快。以至於幾年之後,大的侯國之內的人口數量達到了三四萬户,比之前翻了好幾倍,小的候國內户口也增加了一倍之多。文景之世時,十分鼓勵農業發展,對於農民的優惠更是一給再給,因此農民的生產積極性很高,糧食的產量也增加了很多。在一段時間內,糧價爆跌,文帝採取了“貴粟”的政策,將多餘的糧食收購存於庫房。後據《漢書》記載,由於糧食過多,積壓在糧倉之內,導致很多糧食腐爛不能夠食用。人口數量的增加和糧食的過多從側面反映了當時社會經濟的繁榮。
然而,文景時期的一些政策雖然看似是對農民十分有利,然而受利更多的則是地主和商人。而文帝在政治上的決策不夠果斷,隨任諸候國的成長,導致後來的七國之亂產生,威脅了國家政權。因此事物必有兩面性,文景之治為西漢的發展奠定了殷實的基礎,然而也為後來的統治埋下了禍根。
文景之治時間
文景之治時間是公元前167年至1前41年,是西漢王朝第五位皇帝漢文帝劉恆與第六位皇帝漢景帝劉啓在位時出現的治世。
漢文帝
文景之治的時間分為兩個時間段,漢文帝劉恆統治時期和漢景帝劉啓統治時期。公元前180年漢文帝劉恆登基為帝,他沿襲了漢初“與民休息”的政策,並在此基礎之上減免税賦,與周邊國家和平共處,減免戰事,實現“輕徭薄賦”。注重社會生產力的發展,帶頭在田間耕作,鼓勵農民的勞動積極性,西漢原本衰弱的經濟在文帝的種種舉措之上得到了恢復和發展。在經過諸呂之亂後,文帝着手削弱諸侯勢力,抑制豪強,加強中央集權,使國家處於一個相對和平的狀態之下。這是文景之治的文治時期,這段時期的時間是公元前180年至公元前157年。
文景之治的景治時期,即漢景帝的在位時間是公元前157年到公元前141年。景帝劉啓登基之後,平定了七國之亂,在文帝的基礎之上更大限度的加強了中央集權。而且他與文帝一樣親自去農田耕種,以身示教。景帝繼續推行文帝時期的輕徭薄賦和與民休息的政策,並且還允許本國與周邊國家的貿易往來,利用貿易順着賺取了不斐的收入,使得西漢經濟達到了十分繁榮的地步。
因為是漢文帝和漢景帝在位期間共同取得的成就,所以後來的史學家便將此成為文景之治。也因此文景之治時間就是漢文帝與漢景帝的在位為帝的時間。
文景之治的表現
“文景之治”是中國封建歷史上的一個太平盛世,在漢文帝與漢景帝的努力下,西漢社會的社會生產力水平達到了一個空前的高度,百姓的生活質量也提高了很多。
漢景帝
文景之治的表現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首先,輕徭薄賦,該時期的田賦税率是兩千多年封建中國田賦税率最低的時期。漢文帝劉恆登基後,沿襲了漢高祖劉邦減輕田賦税率的做法,進一步降低了農民田租的税率,按照“三十税一”的原則徵税。
第二,鼓勵生產發展,多方面提高國家財政收入。漢文帝不僅重視農業發展,多次下詔減免税賦並且給予農民各種優惠政策鼓勵農民發展生產,而且同時注重工商業的發展,他開放國家的山林川澤,讓百姓發展副業。文帝廢除了過關用傳制度,方便了商品在市場上的流通貿易,景帝則恢復與周邊各民族的通關市,加強與外族的貿易往來。商品經濟的發展,工商雜税的收入極大的提高了國庫的財政實力。
第三,倡儉抑奢。漢文帝與漢景帝本身都是非常節儉的人,不同於秦始皇時期的大興土木,他們自己平時的服飾都以簡樸為主,在位期間沒有亂花過一分錢。第四,抑制豪強。西漢初年,高祖劉邦為了發展經濟提出了“與民休息”的政策,但在這個政策下卻出出現了很多豪強地主,原本給農民的優惠政策,結果豪強地主卻是獲得最多的。為了保護社會的安定,穩定民心,文帝和景帝就接受了朝臣的建議採取了抑制豪強的措施。
文景之治是哪個皇帝
文景之治是指西漢初年的漢文帝和漢景帝在位期間做出的治世。因為漢文帝和漢景帝在位的四十年裏政治穩定,經濟發展的也比較快速,百姓生活安居樂業,所以後世人才將他倆統治時期稱為文景之治。
劉恆 劇照
文景之治中的“文”是指漢文帝劉恆。劉恆是西漢第五位皇帝,他是漢高祖劉邦的第四個兒子,母親是薄姬。在公元前196年的時候,陳豨叛亂被平定之後,漢高祖劉邦封為代王,遷居代國。在林心如和陳鍵鋒主演的《美人心計》裏,漢文帝劉恆的母親薄姬因為容貌豔麗十分受漢高祖劉邦的喜愛,而且隨着劉恆的漸漸長大,呂后擔心劉恆威脅他兒子劉盈的帝位,於是便設計想要毒害劉恆,後未成果。劉恆隨後前往封地代國,並佯裝自己不學無術,實則胸懷大略,學識豐富。歷史中的漢文帝在繼位之後,以“黃老之學”作為治國的思想,勵精圖治,多次下詔減免農田賦税,減輕人民的負擔,鼓勵農業的發展。在這些舉措之下,原本經濟凋零的西漢,在經濟上得到了快速的恢復,人口數量也上升,慢慢地西漢社會變得繁榮。
文景之治中的“景”是指漢文帝劉恆之子劉啓,稱“景”是因為劉啓的封號是漢景帝。劉啓在位期間,沿襲他父親文帝的治國之策,並且還推行了“削藩策”,着手削弱諸侯的封地,平定了七國之亂,鞏固了中央集權,維護了漢室王朝的統治。
所以不能説文景之治是哪個皇帝,因為文景之治是兩個帝王共同創造的。
文景之治 貞觀之治
文景之治和貞觀之治在中國封建王朝裏都是有名的清明盛世。國家的社會生產力,國庫的經濟實力與平民百姓的生活水平都處於一個相對較高的狀態。
唐太宗劇照
文景之治與貞觀之治有很多的相同點。第一,這兩個盛世的出現的前提保障是國家的統一;第二,文景之治與貞觀之治產生的背景是由於王朝處於建立初期,漢朝和唐朝建立的原因是由於前任統治者的殘暴,農民不滿統治者的管理而舉兵造反,並且最後造反成功了。這使得統治者認識到了農民力量的偉大,然後吸收前朝滅亡的教訓,因此兩朝的統治者都很善待農民。第三,文景之治與貞觀之治最終的目的是為了加強中央集權,鞏固統治者的利益。第四,文景之治與貞觀之治都是我國封建社會難得出現的盛世現象,為之後漢朝和唐朝的繁榮強大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雖然文景之治與貞觀之治的共同點很多,並且都促進了國家的發展。但它們還是有本質的區別,首先它們出現的具體朝代就不同,文景之治出現於西漢初期,而貞觀之治出現在唐朝前期。其次,兩者統治政策的側重點是不一樣的,文景之治側重於“與民休息”和“輕徭薄賦”,貞觀之治側重於朝堂政治方面,所以這兩個清明盛世出現的側重點是不一樣的。最後,文景之治處於封建社會的初步發展時期,而貞觀之治則是處於封建社會的繁榮時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