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ChatGPT火爆引熱議:中國的校園裏能否培養出下一個山姆·阿爾特曼?

由 戚國慶 發佈於 經典

ChatGPT火遍全網,作為創造“奇蹟”的人,OpenAI首席執行官山姆·阿爾特曼在全球聲名鵲起。八歲學會編程,在斯坦福大學主修計算機科學,大二退學創業一舉獲得3000萬美元的風投……這些傳奇經歷,使得他被描述為又一個天才式科技人物。

在教育界,隨着ChatGPT“出圈”,關於創新人才的討論熱情再次被點燃:中國的校園裏能否培養出下一個山姆·阿爾特曼?(本報2月5日第三版、10日第二版、11日第二版“熱點聚焦”連續刊登報道《ChatGPT火熱“出圈”,我們如何應對新挑戰》《人類迎來與AI列車“擦肩時刻”了嗎》《ChatGPT會取代法官斷案嗎》)

人工智能時代步步逼近,人才培養模式必須轉型,創新人才培養更是刻不容緩。就在不久之前,復旦大學哲學學院院長孫向晨曾在出席一次論壇時“發問”:名校可以輕鬆收穫一名高分生,卻很難錄取一名會創新的學生,這究竟是哪裏出了問題?

北京師範大學創新教育研究中心劉堅教授則在一場演講中提及當下學生的“學業過剩陷阱”。學業過剩,大意是指以獲取標準答案和高分數為趨向,以死記硬背為主要方式的學習、教育和評價的總和。

在一些學者看來,今天的研究型大學具有雙重身份:既是文化知識的傳承基地,也是創新基地和源頭。但很多時候,高校僅僅做到了知識的傳授,對於如何培養一個有創造力的人,高校的思考和行動力還有待提升,任重道遠。

循規蹈矩“刷”績點,刷不出真正的創造力

“一些學生曾在高水平的學科競賽中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績,但進入大學後,卻很難取得創新性的成就。”孫向晨説,這是近年來他在教學中感受到的困境。校園裏,高績點、個人簡歷“漂亮”的學生越來越多,但他也從另一個維度對這些看似學業表現優秀的學生提出一則“意見”:習慣於循規蹈矩,怎麼可能有創造力?!

所謂創新,其實需要一種“破圈思維”。在專家們看來,步入AI時代,應對未來社會的不確定性,教育給予年輕一代的應當是一種靈活的思維,讓他們具備更強的應對環境突然變化的能力。某種程度而言,在這個時代,“破圈思維”將是一種“底線思維”。

“對國家發展而言,人才是第一要素。人才培養的質量,事關國家未來科技創新的整體實力。”在復旦大學生命科學學院院長林鑫華看來,如果高校在人才培養上沒有新模式、新方式、新理念,這對創新的可持續性將產生致命打擊。

林鑫華回憶起自己的大學時代。26歲那年,他赴海外讀研,最初很難適應,一個主要原因就是老師們“不按常理出牌”,沒有照着教材上課。“每個老師帶了一大堆自己的講義,其中不少內容就是自己的最新研究。”林鑫華感慨,反觀我們的課堂,很多老師仍然在拿着教科書“照本宣科”,尤其是一些科技類教材,知識體系已經陳舊,遠遠滯後於科研前沿。但在課堂上,不僅教材沒有更新,教授們講授的知識也來不及“更新”。這樣,大學生的知識更新度就受到侷限。

“從這個角度看,創新人才的培養,要從高校的課堂教學開始。”為此,林鑫華呼籲,最一流的學者必須要站在講台上,第一責任是授課;最前沿的科研成果必須第一時間進入課堂,開拓學生視野,點燃學生的求知慾。

讓拔尖人才不再泯然眾人,厚植創新文化是關鍵

不過,在接受採訪時,多位專家也談到,在創新人才培養方面,高校所面臨的難題絕不是僅靠新開一個創業學院,新增一部分創新課程,更新一批教材就能改變。這是一個系統性工程。教師教學、課程設置,包括對師生的評價方式等都需要變革。

“一流學者站上講台,到底要講什麼?我認為,不應侷限於傳遞新知識,更應該引導學生建立科學思維、培育科學精神。”在中科院院士、復旦大學教授趙東元的課堂上和實驗室裏,他總是鼓勵學生質疑老師、與他辯論。在他看來,科學研究中,比回答問題更可貴的是提出問題的能力。學生敢不敢提問、能不能提問、是否有自己的觀點,身為導師應該積極引導。

同時,大學需要厚植創新文化。這一點,同樣知易行難。有一線教師直言,在“績點為王”的時代,不少大學生拿出了“把大一當高四”的勁頭,將“刷”績點列為入學後的頭等大事,陷入無休止的“內卷”之中。

越來越多的學者認為,這類現象的出現,一定程度上説明,高校在完成招生“掐尖”之後、後續對學生的引導和培養還存有一些不足之處。須知,拔尖人才如果沒有得到適合的發展,“天才”也會泯然眾人。

孫向晨認為,越是步入人工智能時代,越要通過教育凸顯人和機器的區別。他直言,補齊中學和大學之間缺失的一環很重要:比如是否具有批判性思維、較開闊的學術視野,是否有溝通能力和共情能力等,“這些缺口在中學階段就亟需補上,等到了大學再談就晚了”。



  作者:吳金嬌

  編輯:儲舒婷

責任編輯:樊麗萍

       圖片:文匯報資料圖


*文匯獨家稿件,轉載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