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外媒報道,國外天文學家通過研究最終發現恆星也存在“恐怖”的吞併現象,用模型模擬了行星演化的命運。會將自己處於系統中的類地行星吞沒以獲得大量的巖質材料。
據外媒報道,國外天文學家通過研究最終發現恆星也存在“恐怖”的吞併現象,用模型模擬了行星演化的命運。會將自己處於系統中的類地行星吞沒以獲得大量的巖質材料。
科學家認為恆星的化學成分中包括了98%的氫和氦元素,其他元素只佔到不到2%的總量,因此天文學家也用比氫和氦還重的元素來描述恆星的金屬性,該指標對恆星周圍天體系統的演化有着關鍵意義,科學家已經發現了富含金屬的恆星系統與貧金屬性的恆星系統有着不同的命運。自1990年代中期以來,科學家開始對太陽系之外的行星進行探索,發現了金屬丰度與行星形成之間存在的相關性。
據外媒報道,國外天文學家通過研究最終發現恆星也存在“恐怖”的吞併現象,用模型模擬了行星演化的命運。會將自己處於系統中的類地行星吞沒以獲得大量的巖質材料。
來自洛斯阿拉莫斯國家實驗室的科研人員認為,金屬性較強的恆星系統有助於演化出行星系統,比如像鋁、硅、鈣、鐵等元素熔點可高於1200華氏度(600攝氏度)可增加恆星金屬元素的丰度。對此,科學家將金屬丰度理論用於HD20781和HD20782恆星系統的觀測中,這兩個系統擁有相同的塵埃雲和氣體,因此化學成分也處於相似水平,更重要的是它們都擁有自己的行星系統。
據外媒報道,國外天文學家通過研究最終發現恆星也存在“恐怖”的吞併現象,用模型模擬了行星演化的命運。會將自己處於系統中的類地行星吞沒以獲得大量的巖質材料。
科學家分析了它們的光譜後發現難熔元素的相對丰度比我們的太陽要高很多,熔點較高的金屬元素含量較大,這説明這兩恆星系統已經吞食了不少的巖質行星,消耗數量在10至20顆地球質量,該調查結果也支持了恆星化學組成與行星系統存在密切聯繫,這似乎也可以解釋為什麼我們目前很難發現系外巖質行星,難道它們都被吞食了?科學家認為系外大型氣態行星很可怕,它們形成後會往軌道內側遷移,該過程就會將巖質行星偏離其軌道而墜入恆星。
同時,我們也可以進行反向調查,對銀河系內的大量恆星進行特殊化學光譜的分析,如發現相似的特徵,就可以推出太陽系的特殊性,很可能其他恆星系統內缺乏巖質行星,那麼宇宙中的文明或較為罕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