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閣歷史事件欄目為您提供中國歷史、歷史故事、世界歷史、歷史人物、歷史圖片、考古發現、野史趣聞等一系列的歷史相關內容。
漢武帝的皇后共有兩位,其中一人是陳皇后,另一人是衞子夫衞皇后。陳皇后原名為陳阿嬌,是館陶公主的女兒。公元前153年,漢景帝立劉榮為太子,館陶公主得知後,便想將自己女兒嫁給劉榮。劉榮母親慄姬本就怨恨館陶公主,便拒絕了館陶公主的提議。
陳皇后劇照
後來,館陶公主決定將女兒嫁給膠東王劉徹,王夫人得知後,同一了這門婚事。漢武帝登基後,立即冊封陳阿嬌為皇后。陳皇后母親,仰仗着自己對漢武帝有功勞,數次向漢武帝討要大量財物。陳皇后獨霸後宮,但是十多年來一直未給漢武帝生下孩子。館陶公主曾花費九千萬錢治療陳皇后不孕之症,但是始終未能治癒。後來,漢武帝寵幸了衞子夫,衞子夫為漢武帝生下多名兒女。公元前130年,陳皇后因巫蠱之術陷害他人,隨後漢武帝罷免了陳皇后的皇后之位,並讓她前往長門宮居住。公元前116年,陳皇后因母親館陶公主逝世而鬱鬱寡歡,幾年後,陳皇后也與世長辭。
漢武帝的皇后還有一位,這便是衞皇后。漢武帝二十九歲時,衞子夫為漢武帝生下兒子劉據,這讓漢武帝非常高興。在羣臣建議下,漢武帝封衞子夫為皇后,人稱衞皇后。衞皇后身居後宮之首,掌管後宮數十載,處理了很多生活的瑣碎之事,為漢武帝解決了後顧之憂。衞子夫去世後,漢武帝追封衞皇后為孝武思皇后。
漢武帝和衞青
漢武帝是歷史上的千古一帝,在位期間不但把國家治理得井井有條,而且還滅掉了北方長期為患的匈奴,使得漢朝沒有了來自北方的威脅。匈奴是個騎兵大國,有騎兵幾十萬,漢朝為了對付匈奴的騎兵,培養了很多騎兵將領,衞青就是很擅長騎兵作戰。
漢武帝畫像
漢武帝和衞青不僅僅是君臣關係,還是親戚關係。漢武帝有一次在平陽公主的府上做客,看到了府中的歌姬衞子夫,就把衞子夫接進了宮中。衞青作為衞子夫的弟弟,也被漢武帝安排進了宮中作為侍衞。
漢武帝之所以重用衞青,一方面是衞青自己有着高超的指揮本領,一反面衞青的姐姐衞子夫在後宮中勢力越來越大。衞子夫進宮後,為漢武帝生下了他的第一個兒子,漢武帝后來廢除了皇后陳阿嬌,衞子夫被立為皇后。
衞青是漢武帝的親戚,但是他並不恃寵而驕。在同匈奴作戰的時候,他總是身先士卒,深得士兵的愛戴。漢武帝也非常欣賞衞青的這個優點。衞青回朝後,有人建議衞青養門客,衞青沒有這樣做,他認為養門客會使得皇上忌憚。
漢武帝靠着衞青沉重打擊了氣焰囂張的匈奴,使得自己的王朝沒有了外患。衞青憑藉着漢武帝的信任,參加了西漢對匈奴的作戰。漢武帝和衞青是相輔相成的關係。衞青去世後,漢武帝非常傷心,厚賞了衞青的後人。漢武帝是一代英明君主,而衞青正是一代英明君主下的大將。漢武帝和衞青的關係便是如此。
漢武帝和韓嫣
韓嫣被記載在《史記·佞幸列傳》裏面,大家知道佞幸是指以諂媚而得到寵信的人。現在大家都認為韓嫣是以男色侍漢武帝的男寵,並認為韓嫣和鄧通、張放等人一樣都是和帝王有肉體關係,但事實上佞幸二字要針對具體的內容進行分析的。
電視劇中的韓嫣
韓嫣在《史記·佞幸列傳》被寫道“時嫣常與上卧起”,而漢武帝也將他比作鄧通,這使二人之間的關係變得曖昧。有種可能就是漢武帝和韓嫣兩人真的是好友關係,作為帝王,身邊就真的很少再有朋友了,韓嫣和劉徹從少年時就是一起玩到大的,心機很重的漢武帝也是人,他也需要釋放心裏的壓力,而此時的韓嫣就是最好的對象。韓嫣對漢武帝進行諂媚可能是出於一種攀附,漢武帝身為皇帝自然沒人與他親近。不過忽略李當户撞見二人嬉戲時,打跑了韓嫣,漢武帝一點怪罪的意思都沒有。還有大家記得韓嫣是怎麼死的嗎?韓嫣和永巷中的宮女有了姦情被太后賜死,漢武帝為他求情,如果漢武帝和他是同性關係能容忍嗎?
現在的人主要是受到了耽美文的影響,所以看到有些敏感的字詞就容易想歪。歷史上韓嫣雖然是佞幸之臣,但不一定和漢武帝有“以色侍君”的關係。歷史上的韓嫣沒有多大的功勞,最後還被太后賜死,而關於韓嫣與漢武帝的記載也僅存佞幸列傳,所以漢武帝與韓嫣不一定是同性關係。
如何評價漢武帝
漢武帝是中國歷史最著名、最傑出的君主之一,他屢次發動和匈奴之間的戰爭,把一直對漢朝構成威脅的匈奴帝國徹底擊敗。作為後世,該如何評價漢武帝?
漢武帝的畫像
對於漢武帝,不可否認其前無古人的功績,但同樣也不能迴避他在晚年所犯下的一系列政治錯誤。通常情況下,後世把“秦皇漢武”之間互相銜接,同時也代表了中華民族奠基初期的特殊歷史時代。
漢武帝時期,主要表現為軍事和通商兩方面的優勢。首先,漢武帝收復了河西走廊,並由張騫出使西域,開闢了著名的“絲綢之路”,是中國古代最早和西方國家通商的主要通道。這條通道一直沿用到明朝中後期,直到大航海時代的開啓,絲綢之路才逐漸成為歷史。但其歷史意義卻是不可磨滅的,在長達1600多年的歷史中,一直作為中西方溝通貿易的重要通道存在着。
在軍事方面,漢武帝發起了一系列針對匈奴、大宛國等西域國家的戰爭,主要也是為了守護絲綢之路而發動的。在漢朝建立初期,直到漢武帝繼位,漢朝在對匈奴的作戰中,一直處於下風,只能通過和親方式來逃避戰爭。在漢武帝繼位後,他任用衞青、霍去病等將領,先後多次擊敗匈奴,讓漢朝揚眉吐氣,同時也打得匈奴從此一蹶不振。直到漢武帝后期,實際上整個西域,都已經劃入了漢朝的版圖之中。
在用人方面,漢武帝也是任人唯賢,只要有能力的人,他都會破格提拔。如著名的大將衞青,原來是一介家奴,得到漢武帝賞識之後,迅速成為了中國歷史上最耀眼的一顆將星。
在過失方面如何評價漢武帝,一直是中國史學家爭論的話題。漢武帝晚年,他不顧連年征戰對國家造成的損害,依然窮兵黷武,同時爆發了著名的“巫蠱之禍”,太子劉據和皇后衞子夫都在這場政變中去世。但是漢武帝及時認識到了錯誤,為死去的太子和皇后平反,同時針對自己窮兵黷武的政策,下達了中國歷史上第一道罪己詔,恢復了漢朝初期休養生息的政策,為後來的昭宣中興奠定了基礎。
漢武帝叫什麼
後人説,西漢歷史上有兩位赫赫有名的皇帝,一是西漢開國皇帝劉邦,另一位則是西漢武帝。在歷史上,我們常説西漢武帝推進了中國歷史的發展,那麼大家知道漢武帝叫什麼嗎?從歷史資料來看,漢武帝曾有兩個名字。
漢武帝劇照
公元前156年,漢武帝出生後,漢景帝起名為劉彘。彘本意為豬,從表面意思來看,劉彘的名字有些不大雅觀。西漢初年時,呂后曾將漢高祖最愛的女人戚夫人變成了人彘。從中分析來看,彘也指代的是一種殘酷的刑罰。既然説到這裏了,我們不妨來分析一下漢景帝給漢武帝起名為劉彘的原因。民間曾有一種風俗,如果想讓幼年孩子無病無災地長大,那麼給他起名時,則要起大俗的名字,這樣一來,孩子才會健康的成長。彘即大豬之意,它特別容易適應環境,也能快速地成長。
或許,漢景帝希望劉彘可以健康快樂地成長,所以才會給他起名為劉彘。除此之外,在《漢武故事》中有説,王夫人懷孕時,漢景帝做夢夢見漢高祖對他説,如果生了兒子的話,起名為劉彘。劉彘自幼聰明伶俐,他在詩文上的造詣讓漢景帝不得不對他刮目相看。劉彘七歲時,漢景帝給他改名為劉徹,漢景帝認為,劉彘此時已經有對知識有了通透的領悟,並以“徹”來警示他對學問的態度。在《莊子外物》中對“徹”字作了詳細的解釋,即“目徹為明,耳徹為聰,鼻徹為顫,口徹為甘,心徹為知,知徹為德。”
所以從中可看出,漢景帝希望劉徹在面對世事道理時,能夠看清楚其中的本質。
漢武帝頒佈推恩令
在漢朝時期,實行的是分封制,所以很多諸侯王的實力都不弱,地方勢力太強也讓整個皇朝的安定性下降,雖然在文帝景帝之時已經進行過幾次削藩,讓藩王的實力得到了一定的削弱,但是在漢武帝之初的時候,地方諸侯的實力非常強大,對於中央已經產生了一定的威脅,漢武帝為了維護中央集權,就推行了《推恩令》。
漢武帝推恩令
漢武帝雖然覺得地方勢力尾大不掉,對於自己的統治有了一定的威脅,但是因為七國之亂的前車之鑑,也不敢隨便的就宣佈削藩,而主父偃的《推恩令》吸取了當年的教訓,選擇了用一種不同的角度去削弱地方的勢力。
先前規定的是諸侯王的土地都由嫡長子繼承,而其他的子嗣得不到任何的土地,但是這次的《推恩令》規定以後諸侯王死後,嫡長子可以繼承王位,但是其他的子嗣也可以分一部分的土地,稱為列侯,列侯要受到郡的管轄,因此這些本來不歸中央管的土地就成了朝廷的領地。《推恩令》的頒佈將原先中央和地方諸侯之間的矛盾轉移到了地方內部,通過他們內部的爭鬥削弱了王國的實力。自此之後朝廷沒有削藩,而藩國自分,看起來是漢武帝憐憫他們給了恩澤,但是其實是漢武帝使得諸侯王的領地都化整為零,變得更加的弱小,再也沒有了和中央對抗的實力。除了這樣變相的削藩之外,漢武帝還設立了刺史,負責監察四方,對於貪官污吏也產生了一定的制約,同時也強調了法制,招募賢能,對於大漢的興盛做出了不小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