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炎武與友人書有何啓示 顧炎武墓在什麼地方

説到顧炎武,相信大家肯定都不會感到陌生。從上小學開始,我們就天天聽到“天下興亡,匹夫有責”這一句話,傳達了深沉的愛國主義情懷。但是,顧炎武的成就不僅僅是提出了這一句話,他在文學方面還有很多的成就,與友人書就是十分出名的一篇文章。

顧炎武畫像

與友人書的主要內容就是:人學習學問,一定要天天都進步,不然就是天天退步。此外,在學習的時候,如果沒有一起學習的夥伴,自己所瞭解到的知識就會十分的粗淺。

如果在一個環境裏面呆得太久,就會慢慢的染上一些習氣,而自己卻不會察覺到。如果自己身處窮鄉僻壤,沒有錢讀書,也要去涉獵一些知識。並且還要與古人的思想相結合,才能夠知道自己學到的東西是否正確。只有這樣,才能夠掌握知識的十之五六。

如果是學習到了知識,但是卻足不出户,就如同沒有知識一樣,就算是子羔、原憲這樣的賢能,對於國家也是一點用處都沒有。孔子曾説過:“即使是隻有十户人家的村子,也有想我這樣講忠信的人存在,只是沒有我好學罷了。”就連孔子這樣的聖人都是如此的好學,難道我們不應該努力學習嗎?

顧炎武寫下這篇文章來勉勵自己以及其他的讀書人,告誡大家一定要努力的學習,千萬不可以鬆懈自己,不然不僅僅對與自己的為了沒有幫助,對於國家,同樣是無用之才。

顧炎武天下興亡

“天下興亡,匹夫有責“這句話主要的意思是國家的興亡之事,保護國家不被入侵,都是這些帝王還有大臣應有的職責, 與普通百姓無關;而天下的興盛、滅亡,都是每一個老百姓義不容辭必須的責任,這句話的原句是:“保國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謀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賤與有責焉耳矣。”出自顧炎武的《日知錄·正始》,而已八字成為語型出自梁啓超的《痛定罪言》。

顧炎武畫像

顧炎武提出“天下興亡,匹夫有責“這句話講述的危機四伏的明朝晚期年代,內有農民軍起義,而外面還有後金進逼。讀書人只知讀書,而嚴重的脱離社會的現實,不能起到解救天下的大危及,有感而發。説這話的時候已經是明末時期,朝廷馬上要王滅之際。很大一部分士大夫已經紛紛都已降清,顧炎武對這樣的舉動十分憤慨,認為是皇帝的荒淫無道從而丟失了政權。

在兩度反清之舉失敗後,顧炎武開始過着流浪生活,後也試圖要圖謀匡復明室,但因為一次上馬失足,後一病不起,最終病逝。

顧炎武生於明朝1613-死於清朝1682年,是當時兩朝不可多得的人才,石明末清初的傑出的經學家、史地學家、思想家、和音韻學家,其代表作主要以《日知錄》、《音學五書》、《韻補正》、《古音表》、《詩本音》、《唐韻正》、《天下郡國利病書》等。

顧炎武讀書

在清代文壇,顧炎武所扮演的是一個“開山鼻祖”式的角色,而且也被後人稱為開國儒師,可見其學問是做得非常棒的。而他的學問都來源於他對各類書籍的熱愛,來源於他對書籍的用心研讀,以及對各類社會現象的認真觀察與思考。如果要用一個詞語來形容顧炎武的學問,那麼“博學洽聞”是很合適的。

顧炎武雕像

經過大量實踐與思考後,顧炎武發明了一種非常有效的讀書治學方法,即將治學與經世相互融合,使其相互統一,而不是相互獨立。而顧炎武本人也是一直都在採用這種方法讀書,因此順利地摘取了多種學科成果,為後世留下了一本又一本經典的學術著作。這些著作涵蓋了多個學術領域,比如經學、音韻等,由此可見顧炎武之博學程度。

不過,正是因為顧炎武的博學,所以他對科舉是很不滿的,其所撰寫的文章也非常不符合科舉要求,所以他一直都沒有取得功名。為此,他便徹底與科舉絕緣,而將心思都投注在歷代古籍上,並將其中有關國計民生的記錄都截取出來,同時又參考了其他材料,最終編撰了一些非常有價值的書籍,至今都被人們奉為經典。

可見,顧炎武是很會讀書的,而且也確實讀了很多書。他與當時醉心科舉的書呆子是不一樣的,他們只是滿口空談,而顧炎武卻十分務實,是很注重知識的實際用處,而不是利用這些知識去炫耀或發牢騷。在明末清初那種浮華不實的時代,顧炎武的思想是非常可貴的,因而他的宗師地位也是實至名歸的。


顧炎武后人

顧炎武,非常優秀的的思想家還有我們瞭解到的經學家還有音韻學家,對於國家典制、天文儀象、河漕、音韻訓詁之學,郡邑掌故、兵農及經史百家都有相對研究,知識淵博,但一生輾轉反側,為清朝初期創立了新的治學方法,被譽為清學的”開山始祖“,成為一代影響力的學術宗師。

顧炎武畫像

一代宗師顧炎武雖然有着輝煌的歷史成就,但婚姻生活並不幸福,19歲就結婚,妻子王氏是江南望族是母親的之女,婚後也是一直未生育。原因不明,歷史也無詳細記載,推測原因可能是因為和妻子王氏聚多離少,後又因為顧炎武北上之後,妻子王氏也是孤身在家,比顧炎武早去世兩年,當時顧炎武還山西汾州,聞其妻子死訊後,作詩五首吊念亡妻,“地下相煩告公姥,遺民猶有一人存。”就是代表句子。

歷史記載顧炎武有四個妾,為了他生過孩子的妾室還有第一房和第三房,但都相續早夭,直到顧炎武60歲都沒有兒子,立同族子衍生為嗣子,衍生相隨他多年,直至他病逝。

顧炎武死後葬於現在的蘇州城東北34公里處崑山千燈鎮,總共佔地6000平方米。墓地分亭林墓、亭林祠兩大部分。

顧炎武畫像

顧炎武,生於公元前的1613年7月15號死於1682年2月15號,是明末清初時期傑出的思想家、史地學家、經學家、音韻學家,和明末清王夫之、黃宗羲並稱為“三大儒”,可謂是明末清初的傑出人才。1682年2月10日,因上馬時不慎失足,後無法治療嘔吐不止。2月15日,醜刻卒,享年七十。

墓地的一部分,亭林墓的露台現基本都是用花崗石堆砌建造,石階一共有七級,均用石欄杆圍起。

亭林祠坐北朝南,東邊建造有門與顧炎武的故居相通,而西邊牆外為顧園。祠南方向有三間兩廂和一個門樓,也就是祠堂需要的一個三間相通作一大祭堂的整體格局。兩邊的牆上以及外面的走廊牆一共有刻碑12塊,記錄記顧炎武的一生事蹟。刻有“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一塊刻碑旁邊有槐、桂花各兩株。

墓碑上刻有“顧亭林先生暨配王碩人合墓”字樣,是在祖塋嗣父顧同吉、嗣母王貞孝的墓穴次位。周圍嵌有清石碑各一塊、磚砌矮牆、墓後有柳樹四棵、四周松柏數十株。

光緒二十一年也就是清朝1894年,新陽的知縣萬厲鈞為表對顧炎武的仰慕之舉,重修了墳墓。

後又在民國三年也就是1914年,廣東學者以及孔教會主持人梁鼎芬專程來顧炎武的故居和墓地,並且還出了一些錢委託先生十二世孫顧子玉等再一次籌建這個亭林祠。在1956年也就是新中國成立7年後,顧炎武墓及祠堂被列為“江蘇省文物保護單位”。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2907 字。

轉載請註明: 顧炎武與友人書有何啓示 顧炎武墓在什麼地方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