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孩子上幼兒園,為啥還要看父母學歷?這是科學教育還是區別對待

由 谷太枝 發佈於 經典

前段時間,網上關於“幼兒園招生看父母學歷”的話題頻頻登上熱搜,儘管校方表示只是用來登記家長的信息,但依然引起了大家的熱議。

@風鈴聲:現在不努力,將來孩子上學不僅錢是問題,學歷也是問題。萬一因為你學歷低,孩子被區別對待了怎麼辦。所以想要孩子,就得努力學習,努力掙錢啊。

@藍色的雙肩包:登記當然本身是沒有問題的,怕就怕在幼兒園根據孩子父母的身份地位進行分班,之後再區別對待。交同樣的錢最後受的教育不一樣,這才是最大的不公平。

@心音:確實,父母的學歷會影響到孩子的學習成績和心理成長。瞭解父母的學歷用來因材施教還是不錯的,但是如果用來差別對待那就過分了。

大家對這件事情進行爭議。無非就是因為怕自己的學歷影響了孩子的發展。每個家長都想給孩子最好的,交相同的學費自然應該接受相同的教育。但是“幼兒園招生看父母學歷,是科學育兒還是偽科學呢?

在這裏幫媽就不得不提一下著名的“棉花糖實驗”了。“棉花糖實驗”是斯坦福心理學家米歇爾博士,自1996年便開始做的實驗。至今,實驗一直在不斷的追蹤不斷的修改,也被很多人應用於教學中。

實驗對象,是幼兒園4-5歲的小朋友。實驗過程是:米歇爾在被實驗的小朋友面前放置一個棉花糖,並告訴小朋友他現在要出去一下。如果在他回來之前沒有吃掉棉花糖,小朋友將會得到2塊棉花糖。

他離開後,有的孩子直接吃掉了棉花糖,有的孩子堅持了幾分鐘,忍耐不住吃了棉花糖。還有的孩子通過唱歌、講話等轉移注意力,堅持到了最後。真正的實驗結果是在30年後才得出:那些沒有吃掉棉花糖的孩子,在成長的30年中都有很好的表現,比如成績優異、身體素質好等。

“棉花糖實驗”告訴了我們,孩子“延遲滿足”能力的重要性。18年紐約大學的教授,在《心理科學》上發表了一篇論文。論文中的觀點是:“孩子能否取得成功,並不取決於延緩滿足的能力,而是取決於孩子背後的家庭”。因此這篇論文將“棉花糖實驗”的結論推翻了。

他們做的實驗是:他們蒐集了關於被試兒童的各項信息,包括父母受教育水平,以此將他們分為父母有學位組,以及父母無學位組。研究表明,父母有學位組的孩子延緩滿足的能力更強。這是為什麼呢?

​條件好的家庭中,孩子認為就算眼前的棉花糖和獎勵的棉花糖都沒有了,他的爸爸媽媽也會給他買很多的棉花糖。所以,他們願意去相信他們等待結束會有第二塊棉花糖,這就是原生家庭給他的信心。

條件差的家庭,孩子會先解決眼前的事情,不要讓眼前的棉花糖逃走才是最要緊的。至於獎勵的棉花糖,誰知道會不會到來呢?所以他們會先把眼前的棉花糖吃掉。

條件好和條件差的家庭並不是只是經濟方面的對比,還有父母的身份地位、學識水平等等方面。

實驗的結論是:孩子的成功,並不是僅僅取決於孩子的“延緩滿足”能力。還有父母給予的經濟和精神上的穩定感,這讓他們更有勇氣去嘗試一些未知的事情,這個實驗被稱為“新棉花糖實驗”。

孩子的成長與父母是密切相關的,所以幼兒園看父母的學歷也是有一定道理的。但是如果幼兒園將父母的因素,作為區別對待孩子的理由,那就是大錯特錯了。因為孩子的發展還和社會、學校以及自身的條件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