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唐朝前後,中國西北邊患來源方向為何從西北轉向東北

由 忻素芹 發佈於 經典

文/魚尾

在清代以前,古代中國的邊患基本來自於北。從商之鬼方、周之犬戎,到明之蒙古、滿洲,來自於北方的邊患貫穿了從夏商到大明幾乎整個古代中國的歷史。一直到大清以北方民族的身份入關定鼎天下,困擾了中國千年的北方邊患問題才正式宣告解決。回顧這段歷史,我們會發現一個現象:以唐朝為分界點,來自於中國北方的邊患,在空間位置上發生了一個從西北方到東北方的明顯變化。為什麼會有這種現象發生?魚尾君今天帶大家來分析一二。

在説明這個問題前,我們先來梳理一下中國曆朝歷代來自北方的邊患。

唐朝以前,北方邊患主要來自於西北

唐朝以前,造成中國北方邊患的族羣主要有犬戎、匈奴、鮮卑、西羌、柔然、突厥、回鶻。這些族羣,一度都曾是漠北草原的一方霸主,他們如草原上的一顆顆璀璨耀眼的流星,一個接一個,經過短暫綻放後又瞬間而逝。

西周後期,周王與關中北邊的戎狄部落矛盾不斷,雙方由曾經的朝貢同盟關係轉變為戰爭狀態。公元前823年,犬戎(又叫“獫狁”)進犯涇陽,威脅國都鎬京,周宣王派尹吉甫北伐至太原(今甘肅平涼),派南仲進擊至朔方築成而還。周宣王的對戎狄的進攻姿態沒有保持多久,到了其子周幽王時代,犬戎再次於公元前1046年南下入侵關中,並攻克鎬京滅亡西周,迫使周室東遷。

春秋時代,趁着周王室威權的崩塌和關中地區短暫的權力真空,北方的犬戎、西戎、北戎、山戎等部族逐漸興起。仗着自身騎兵對中原國家步兵和車兵的優勢,這些戎狄部族大舉南下中原。一時間,中原諸侯的軍隊紛紛潰敗,許多邦國慘遭厄運。比如邢國被滅、衞國在黃河北岸的土地全部喪失。

《春秋公羊傳·僖公四年》稱這段歷史為:“夷狄也,而亟病中國,南夷與北狄交,中國不絕若線。”

《公羊傳》這句話衍生出一個成語:不絕如縷,就是用來形容當時情勢的危急。中原諸侯在北方戎狄的入侵下,就像一根細繩,雖然還沒斷,但也就只剩幾口氣了。在商代和西周時期邦國密集的河北地區,已在戎狄衝擊下,逐漸化為一片丘墟。此時,幸好中原諸國在霸主齊桓公和齊國賢相管夷吾的帶領下,西破長狄、北擊山戎,擋住了戎狄部落的攻勢,在齊桓公的幫助下,衞國在黃河南岸穩住了陣腳,邢國在黃河南岸成功復國,而燕國更是一下開拓了遼西千里土地。在抗擊戎狄入侵的過程中,齊桓公和管仲可謂功莫大焉。

孔子稱讚管仲:“微管仲,吾其被髮左衽矣。”

在孔子眼中,管仲保住了華夏文明的血脈。沒有管仲,有着自身獨特而深厚文化傳統的華夏先民就要像蠻族一樣披頭散髮,並前襟向左掩一般穿衣服了。


春秋北方戎狄分佈圖

到了戰國時代,關中北面的義渠在不斷南下騷擾秦國北境後,被秦國擊敗吞併。而在秦趙燕的北方,原來分裂的北方遊牧部落也逐漸被一個叫做“匈奴”的部族統一在一起。當時,匈奴統一後的第一代單于——冒頓單于

“控弦三十萬”

,迫使秦趙燕等北方三國在邊境各自建立起防禦的長城要塞。

時間再往後,歷經統一中原的秦朝打擊而丟失河套的匈奴,在秦末漢初的亂世中再度崛起。公元前200年,漢高祖劉邦所率領的先頭部隊在白登山(今山西大同東北馬鋪山)被匈奴數十萬鐵騎圍困長達七天七夜。此後,到了文景時期,史書上不斷有

“匈奴大入邊”

的記載,説明此時匈奴隔三差五就對漢朝北境進行劫掠。


西漢初年鼎盛時期的匈奴(圖源:史圖館)

兩漢之交,隨着匈奴的衰落內附,鮮卑趁勢崛起,佔領原有的匈奴領地,成為漢朝在北方新的邊患。同時,在西北地區,西羌也逐步強大起來,不斷騷擾東漢西境。如細長手臂般向西伸出的河西走廊,在東漢時期,邊患壓力驟大,同時遭遇從鮮卑和西羌這兩個勢力兩個方向而來的攻擊。整個東漢一代,西北的先零羌、燒當羌等部族數次入侵攻掠了三輔(關中)、河套、武都(甘肅隴南)等地區,其前鋒甚至一度逼近東漢首都洛陽。到了漢末,東漢邊將邊章、韓遂、馬騰等人甚至屢次勾結西羌興兵作亂,對抗朝廷。

時間走到西晉末年,由於錯誤的民族政策,當時發生了被稱為“五胡亂華”的民族大沖突。“五胡”中,除了鮮卑,匈奴、羯、氐、羌這四支都是來自於中原的西北方向,並從這一方向先後進入中原,建立割據王朝。

爾後,隨着拓跋鮮卑南下建立北魏,西北草原再度被一個名為“柔然”的部族控制。不堪柔然的騷擾,北魏太武帝拓跋燾數次率大軍深入漠北,打擊柔然勢力。幸好,北魏的行動給了柔然沉重一擊,北方邊患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緩解。然而,好景不長,隨着柔然的衰落,552年,柔然屬下曾經的“鍛鐵奴”突厥人迅速在金山(阿爾泰山)崛起,東破柔然、西破壓噠,盡有大漠南北之地。當時的突厥疆域,南北五千餘里,東西萬餘里,成為東亞名副其實的第一大國。突厥南邊的北周、北齊都不得不向突厥稱臣。


突厥汗國(圖源:譚其驤歷史地圖冊)

總結上述時期出現的北方各邊患,基本都是來自於中原的西北方向。無論是造成西周滅亡的犬戎,還是造成西晉滅亡的匈奴,亦或是一度雄霸東亞的突厥,莫不如此。然而,這種情況,到唐朝以後,特別是安史之亂後,開始出現變化。

唐朝以後,北方邊患主要來自於東北

唐朝以後,造成中國北方邊患的部族,不論契丹、女真,還是蒙古、滿洲,都是來自於東北。

648年,契丹大帥大賀窟哥率領部眾內附歸唐,唐太宗命其統領契丹部眾、在潢水(今西拉木倫河及老哈河一帶、內蒙古赤峯、通遼地區)流域建立松漠都督府。從此,契丹人正式開啓和中原世界的融合進程。唐玄宗天寶年間,契丹多次入寇中原,與唐朝邊軍多有衝突。隨着漢化影響的逐步加深,到耶律阿保機成為契丹首領時,他於916年正式稱帝,建國號“契丹”,並仿照中原文化制度建立官制、創制契丹文字。此後,“契丹”改國號為“遼”。這是北方民族第一次完全在塞北建立封建化王朝。


遼國與金國(左下)

公元1115年,因不堪忍受遼國壓迫,東北女真族首領完顏阿骨打在統一女真各部後,起兵反遼,幾年之間,席捲海內,吞遼滅宋,建立“金國”。公元1206年,蒙古部首領鐵木真在統一漠北後,在蒙古高原東部的斡難河(克魯倫河)畔建立大蒙古國,並南下攻金。半個多世紀後,鐵木真之孫忽必烈於1271年在大都(今北京)建立“大元”,並於1279年滅南宋。這是北方民族第一次全面征服中原王朝。

1616年,東北建州女真首領努爾哈赤在完成“統一女真三大部”的大業後,在赫圖阿拉(今遼寧新賓)建號稱汗,建立“後金”。1635年,努爾哈赤之子皇太極改族名為“滿洲”。1636年,皇太極改國號為“大清”。1644年,清軍在攝政王多爾袞的統領下,攻入山海關滅大順、大西、南明,一統天下。

由此可見,唐朝以後,北方四個主要邊患,契丹、女真、蒙古、滿洲,都是起家於東北,或地域靠近東北。到此為止,我們已經梳理完畢了唐朝前後中國北方歷次邊患的源起方位與他們部族或國家的大致狀況。接下來,我們根據以上梳理的情況,來看看在唐朝前後,中國北方邊患的來源方向為何會從西北轉移到東北。

唐朝前後,中國北方邊患來源方向由西北轉移到東北之原因

要分析這個問題,我們先來看看它的大前提——唐朝。唐朝前後,究竟發生了什麼,讓中國北方邊患來源方向發生了這樣的轉移。

1、唐朝之前,西北草原民族發展程度比東北漁獵民族高

唐朝之前,得益於廣闊的西北地區乾燥的氣候,這裏滋養出了大片豐美的水草。依託於這些水草,原始放牧業在西北蓬勃發展起來。原始放牧業的發展帶來了人口的增長,人口的增長促使社會組織關係開始由簡單到複雜演變,匈奴、柔然、突厥等漠北奴隸制國家開始興起。生產力的提高和社會組織關係的改進,再加上由原始放牧業訓練出來的強大騎兵部隊,西北遊牧民族率先在塞外崛起,成為威脅南邊農耕民族的第一大敵人。

而同時期,東北地區則沒有這麼好過了。由於強勁的夏季風沿着渤海、日本海可以深入東北,為這裏帶來豐沛的降水,再加上本身因緯度較高導致的寒冷,這裏形成了寒冷濕潤的氣候。在這種氣候下,眾多的河流周邊地區,形成了廣闊的沼澤地。比較著名的有位於遼河下游的“遼澤”。這是一片方圓千里的沼澤地,橫在遼西、遼東與白山黑水之間。這樣的環境,實在不利於早期人類文明的發展。因為生產力的低下,這些沼澤地難以被很好改造成良田或牧場。東北的先民,在這片土地上,形成了特有的漁獵經濟。以打魚、狩獵為生的部落民,很難形成高階的生產關係,更別説複雜的國家形態了。在早期的東北歷史上,當地的肅慎、挹樓、室韋、靺鞨等族羣長期停留在低水平發展階段上,只能成為中原王朝或西北草原汗國的附庸,不能實現真正的獨立發展。


西漢時的東北遼澤

2、唐朝之後,東北漁獵民族生產力水平後來居上

唐朝之後,隨着中原國家的文明與技術大規模向外擴展和千年來的交流,東北漁獵民族的生產力水平實現了一次飛躍發展。原本難以逾越和生存的廣闊沼澤開始逐漸被開墾成良田。沼澤面積的縮小不僅增加了農業作物生產面積,更方便了東北內部、東北與中原、東北與西北的溝通。這裏的漁獵民族社會發展水平得到了進一步提高。唐玄宗時代,東北靺鞨人大祚榮集合靺鞨人、高句麗人等東北民族,建立了東北歷史上著名的渤海國。渤海國仿照唐朝制度,創制開國,一度經濟發達、貿易興隆、軍力強盛。東北地區,開始有一個像樣的強國產生了(其實之前的高句麗也算,但高句麗的位置,還沒有太深入東北腹地)。


渤海國

3、契丹興起是西北邊患向東北邊患的過渡

契丹族崛起的位置,前文已經説過,在如今的西拉木倫河、老哈河流域,也就是內蒙古通遼、赤峯地區。這一塊地區,正好出於西北草原區向東北叢林區的過渡。同時,這裏也緊鄰中原的燕雲地區。處於三個地緣板塊交界處,再加上東北的逐步開發,契丹終於由一個小部落,在當地實現了異軍突起,並最終建立了強大的遼國。

4、中原文明統治重心發生由西向東的變化

起初,不論是周秦,還是漢唐,都建都在關中。當時,沃野千里的關中,政治、經濟、文化都很發達。這裏是周秦漢唐取天下的基地,是這些強盛王朝經營四海的大本營。從這裏,向北至河套、向西至河西西域這些塞外地區都很方便。中原文明以此為中心,向北、向西輻射草原部族,讓那些西北民族享受了很長一段時間的文明發展紅利。然而,經歷唐末黃巢和朱温的劫掠,以長安為中心的關中地區徹底變成殘破不堪之地。發達的水利系統、城市體系被破壞,萬畝良田也變成荒蕪之地。關中地區,從此失去了作為天下首都、輻射全國的能力。當地再也支撐不起一個強盛王朝的運作了。中原文明的統治重心自此開始向東轉移,由長安至開封、由開封至北京。

相應地,那些東北民族距離中原文明的中心也變得更近了。這讓他們能夠更好更快吸收中原文明的先進成果,完成本部族發展基礎的積累,實現跨越式進步,由原始部族一躍邁入封建化政權(如女真、滿洲)。


黃巢與朱温破壞了長安城

魚尾説:中國古代北方邊患由西北向東北轉移的歷史,就是一部反映中原文明統治重心由西向東轉移的歷史,一部反映東北地區逐漸開發的歷史,一部反映關中地區逐漸衰落的歷史,一部反映西北地區逐漸衰落的歷史。從這個現象、這段歷史中,我們更能一窺中國北方民族和中原文明兩塊區域的興亡脈絡,一探中國社會變遷的來龍去脈,一品中國農牧交界區五千年的風雨往事。

本文為

魚尾煮酒

原創文章,轉載請註明文章出處和原作者。

歡迎點贊轉發關注三連哦!我是魚尾,歷史永不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