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了60個西瓜吃掉40個,還剩幾個?普通孩子説20個,聰明孩子這麼説!
我們家寶寶今年小學一年級,之前在幼兒園的時候成績就比較好,幾乎所有的作業都是自己在學校做完直接給老師檢查的。由於疫情影響,現在都是每天在家上網課,課後作業也都是我和他爸爸一起輔導完成的。
一天,寶寶跟我説有一道題數學題他明明是算對的,但是老師還是給他打了×,他思前想後並不知道自己到底是哪裏算錯了。於是我就讓他跟老師請教,結果老師給出的答案讓人哭笑不得!
原題:小豬佩奇問:我在排隊,我前面有4個人,後面有6個人,問一共有幾個人在排隊?
正常人的算法都是4 6 1=11,但是老師打×的原因竟然是問,一共有幾個人在排隊,小豬佩奇是豬,不能算人,所以這裏的正確算法應該是排出小豬佩奇在外,為4 6=10。
老師給出的答案有些意料之外,卻在情理之中,我們家寶寶勉強接受了這種説法,但是寶寶爸爸不樂意了,直接懟向老師:
“如果按你這麼説的話,豬還會排隊?這是什麼豬?”
“我們這是鍛鍊孩子的思維靈活度。”
然而,爸爸並不認同老師的觀點。數學是一門嚴謹的學科,如果老師這樣隨意出題,就會破壞孩子的邏輯思維。
其實,在日常的數學教學中,老師們常常會通過一些腦筋急轉彎累的題目來鍛鍊孩子的邏輯思維,還記得我小學的時候,老師就給我出過一道類似的題目“農場裏有10只母雞,2只公雞,平均每隻雞每天下2個蛋,2天總共下幾個蛋?”,當時腦子一時沒轉過來寫了個錯誤的答案,但是後來用這道題考我們家的寶寶,他很快就答上來了。
還記得在《愛情公寓》第五季中,張偉也曾分享過自己上小學時的經歷。
有一道數學題:一個人買了60個西瓜,一口氣吃掉了40個,還剩多少個?
大部分同學都聚焦在正確答案——20個上面,然而張偉卻問向老師:“這個人為什麼要買60個西瓜?他是怎麼一口氣吃掉40個西瓜的?吃了40個西瓜後,他身體沒事吧?”
通過張偉的回答,我們就能看出他做題是在感性的角度回答,考慮合理性和人情味。
我想,若是張偉回答小豬佩奇的問題,一定會得出真正的正確答案。
根據科學研究表明,人的智商一半以上取決於邏輯思維能力。在學習中,那些邏輯思維能力強的人,他們的學習成績大多都也比較優秀,那麼,
我們如何培養孩子的邏輯思維呢?
1. 培養孩子做事時的邏輯順序
比如説讓孩子幫忙整理書架的時候,我們可以這樣説:“首先,你把桌上的書全部收集好,然後,把正面朝上放好;最後,把書全部放到架子上去 。”再比如 ,準備帶孩子外出 ,提前告訴孩子 ,“我們一會要去公園玩 。首先 ,咱們得把外出的衣服換好 ,然後帶上外出要準備的東西 ;最後,我們就可以出門了 ”。經常這樣告訴孩子,孩子耳濡目染,慢慢的也會學着這樣去表達。
2、認識大羣體與小羣體
首先,應教給孩子一些有關羣體的名稱,如傢俱、運動、食品等,使孩子明白,每一個羣體都有一定的組成部分。同時,還應讓孩子瞭解,大羣體包含了許多小羣體,小羣體組合成了大羣體。如動物-鳥-麻雀。
3. 重視對孩子的因果教育
在給孩子講道理時 ,我們不能直接告訴孩子怎樣去做 ,什麼事情不能去做 。應該把為什麼要這樣做 ,為什麼這件事情不能去做都告訴孩子 。當孩子明白其中的因果關係時 ,慢慢的就建立起了邏輯能力 。
4、建立時間概念
幼兒的時間觀念很模糊,掌握一些表示時間的詞語,理解其含義,對孩子來説,無疑是必要的。當孩子真正清楚了“在……之前”、“立即”或“馬上”等詞語的含義後,孩子也許會更規矩些。
5、理解基本的數字概念
有些兩三歲的孩子就能從1數到10,甚至更多。但與其説是在數數,不如説在背數。應該把數字具體化,如“1個蘋果”、“3個人”等。父母在孩子數數時,應多點兒耐心。日常生活中,能夠用數字準確表達的概念,父母們儘量講得準確。
6、把物品進行分類整理
準備兩個小框子,把家裏的玩具分為兩類,框子裏放兩種不同類型的玩具,然後讓孩子把剩下的依據類別放進去。或是通過找不同的遊戲,讓孩子在一組4張卡片中,找出不屬於其他產品類別的那張卡片。物品分類可以幫助孩子瞭解事物之間的聯繫,讓孩子把同類物品歸納到一起,能夠鍛鍊其分析能力。
7、找出規律
經過遊戲,讓孩子找出規則,比方讓孩子找出色彩相同,但其他屬性不同的物品;又或是找出形狀相同,但其他屬性不同的物品。規則是事物之間的內在的必然聯繫,決議着事物開展的必然趨向,也就是邏輯。實際上也是一種推理的能力。
8、注重細節,多問為什麼
不管孩子做什麼事情,我們都應該鼓勵他多觀察和注意細節。比如我們路過森林,發現樹倒下了,就會問為什麼樹倒下了?並且鼓勵他觀察周圍情況,天氣等細節情況去思考並得出結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