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國際頂級學術期刊《自然》發表的一項研究在空氣中檢測出新冠病毒RNA,再次引發各界對新冠病毒是否可能通過氣溶膠傳播的關注。
上述研究對武漢兩家醫院和部分公共區域進行了環境監測,結果表明,在當時嚴格防控的條件下,兩家醫院和公共環境總體安全。但在患者使用的廁所中,氣溶膠病毒載量較高,提示患者大小便沖水過程可能是病毒氣溶膠的一個重要來源;在人流聚集的超市附近和醫院樓棟通道等可檢出一定的氣溶膠病毒載量,説明人員聚集時病毒攜帶者與周圍人羣存在潛在的氣溶膠傳播風險。研究沒有調查新冠病毒RNA是否具有潛在的感染性。
氣溶膠傳播,指的是飛沫在空氣懸浮過程中失去水分而剩下的蛋白質和病原體組成的核,形成飛沫核,可以通過氣溶膠的形式漂浮至遠處,造成遠距離的傳播。
目前,尚無證據顯示新型冠狀病毒通過氣溶膠傳播,也沒有證據完全否認這種傳播的存在。部分研究表明,新冠病毒能夠在氣溶膠中存活,也有個別案例提示氣溶膠傳播新冠病毒的可能性。儘管如此,科技部認為,氣溶膠傳播的作用和場所有限,普通人在通風良好的日常環境中,幾乎沒有氣溶膠感染風險。
相對封閉環境存在經氣溶膠傳播可能
3月5日,湖南省疾控中心等單位在《實用醫學期刊》報告一起在公共交通工具內氣溶膠傳播的新冠聚集性疫情流行病學調查。研究當時認為,這起疫情通過公共交通工具的傳播,並發現新冠病毒在密閉空調車廂內傳播距離最遠達4.5米,病毒至少在30分鐘內可漂浮在空氣中並導致感染髮病。研究團隊提醒:新冠病毒傳播能力強,在密閉環境中可以通過氣溶膠傳播。
但該論文目前已經撤稿,論文的第一作者、湖南省疾控中心傳防科羅塏煒對澎湃新聞解釋稱,“一些細節不夠完善,我們打算完善好之後再投稿。”這裏的細節“主要還是整個調查的過程還不夠完善,比如説這些人在路上是不是有走動,在進入車廂之前是不是互相有接觸,這些部分其實都很關鍵。”
3月17日,美國國家衞生研究院、美國疾病控制和預防中心、加利福尼亞大學洛杉磯分校和普林斯頓大學在美國《新英格蘭醫學雜誌》發表的一項研究則顯示,新冠病毒能夠在氣溶膠中存活3小時。
具體傳染案例方面,黑龍江省哈爾濱市自4月9日開始發生了一起聚集性疫情跨省傳播,至4月17日,該病毒傳染鏈導致哈爾濱至少42人感染。國家衞健委高級別專家組成員,中國疾控中心流行病學首席科學家曾光就此事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之前一直強調飛沫傳播,在這個事件中,氣溶膠傳播應該起着很重要的作用。
中國工程院院士、國家衞健委高級別專家組成員李蘭娟和南方醫科大學南方醫院肝病中心主任、廣東省肝臟疾病研究所所長侯金林分別於4月中旬談到新冠病毒通過氣溶膠傳播的可能性。
侯金林在4月16日表示,新冠病毒的感染主要是通過呼吸道傳播,在相對封閉的環境中存在氣溶膠傳播的可能。4月18日,李蘭娟在視頻連線訪談節目中表示,新冠病毒可以通過飛沫與氣溶膠等多種方式傳播,傳染性很強,而且絕大多數人沒有接觸或感染過新冠病毒,所以所有人都是易感新冠病毒的,只有控制傳染源、切斷傳播途徑、保護易感人羣,才能控制疫情。
兩位專家的説法與《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診療方案(試行第六版)》的表述基本一致。國家衞健委2月19日發佈的《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診療方案(試行第六版)》中,在傳播途徑方面,原“氣溶膠和消化道等傳播途徑尚待明確”的官方説法變更為“在相對封閉的環境中長時間暴露於高濃度氣溶膠情況下中存在經氣溶膠傳播的可能”。
通風良好環境幾乎無氣溶膠感染風險
儘管有科學家認為存在新冠病毒經氣溶膠傳播的可能性,科技部和世衞組織均表示,氣溶膠傳播的條件受限,一般公眾經氣溶膠感染新冠病毒的風險不大。
2月28日,科技部社會發展科技司司長吳遠彬在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新聞發佈會上説,到目前為止,研究的結論顯示,呼吸道飛沫和密切接觸仍是主要傳播路徑。
“針對氣溶膠傳播的問題,中國醫科院實驗動物所也開展了相應的傳播實驗,提示氣溶膠傳播要同時滿足密閉的空間、較長的時間、高濃度病毒這樣三個條件,在極端的條件下才有氣溶膠傳播的可能性。”
他表示,普通人在通風良好的日常生活環境當中,幾乎沒有氣溶膠感染風險。
中國—世界衞生組織新冠肺炎聯合專家考察組中方組長、國家衞健委新冠肺炎疫情應對處置工作專家組組長梁萬年3月1日對央視新聞指出,聯合考察報告認為新冠肺炎主要的傳播途徑是兩個,飛沫傳播和接觸傳播,接觸傳播中主要是密切接觸傳播,沒有空氣傳播(也就是氣溶膠傳播)的證據,但是也沒有證據完全否認這種傳播的存在。但是即使存在,它的作用和場所都是有侷限的。對一般公眾來説,它的傳播價值不大。
世界衞生組織也於3月30日表示,根據目前的證據,2019冠狀病毒病主要通過呼吸道飛沫在人與人之間傳播。在對中國75465例2019冠狀病毒病患者的分析中,並未報告通過空氣傳播的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