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學家參加高考,能不能拿滿分?網友卻很有爭議,術業有專攻?

前幾天看到一篇報道:

眾所周知,數學是一門非常嚴謹的學科。跟學生相比,老師對數學的理解往往更加深刻,在普通人眼裏,數學家可以稱得上是"觸摸數學真理"的人。

如果讓陳景潤,華羅庚等大數學家去參加高考,那麼他們能不能拿到滿分呢?

數學家參加高考,能不能拿滿分?網友卻很有爭議,術業有專攻?

網友們的觀點主要分為兩派:

有的網友認為:數學的難度是層層遞升的,數學家無疑是站在金字塔頂端的人,如果讓他們去做金字塔底端的高考數學卷子,那麼就像"1 1=2"那麼簡單,有什麼理由拿不到滿分呢?

另一部分網友認為:數學家的工作是探索數學真理,高中生的工作是把已經探索到的真理內化為自己的"本能",把用數學知識解題作為習慣。兩者的方向不同,如果數學家去做高考卷子,那麼很難拿到滿分,但是高分是絕對有保證的。

數學家參加高考,能不能拿滿分?網友卻很有爭議,術業有專攻?

筆者比較傾向於第二種觀點。為什麼呢?請聽筆者一一道來。

1.數學家掌握的知識太多,是一大弊端。

跟高中生相比,數學家掌握的知識量更加龐大,畢竟高中知識在整個數學知識體系中,所佔的比值僅僅是很小一部分。

數學家掌握的知識太多,在解題時就經常用到一些"超綱"的知識,這部分知識是不被認可的。就像我們走路一樣,明明知道有一條"捷徑",誰還會去特意繞遠路?數學家們長期習慣於用最快最有效的方法解題,於是在做高考題時很容易因為應用"超綱"的知識而被扣分。

數學家參加高考,能不能拿滿分?網友卻很有爭議,術業有專攻?

2.數學家不熟悉高中知識"套路"。

數學家研究數學,是在開拓創新;高中生學習數學,是在固化"套路"。

論起對數學界的整體把握,數學家是其中翹楚;論起對高中數學知識的理解和應用,數學家就很難比得上優秀的高三生了。

如果把數學家比作久負盛名的大廚師,他做美食的水平無疑是非常高超的,世間很難有人超越;但是如果要單獨比刀工這一項的話,大廚師可能還比不上連續多年學習刀工,剛剛畢業的佼佼者。

高中知識也是一樣,他不需要對整體知識有太深刻的理解,只要會應用知識解題題目即可。高三學生們每天承受着"書山題海"的轟炸,早已把應用知識做題培養成了習慣。

而且高考時間緊張,是需要大量做題來提升自己的做題速度和準確度的,高三生無疑做到了這一點,數學家如果碰到自己研究領域之外的高考數學題,很可能連題目都做不完。

數學家參加高考,能不能拿滿分?網友卻很有爭議,術業有專攻?

3、數學家容易把問題複雜化

對於一個長期鑽研理論數學的數學家來説,他們很可能多年來都在研究存在性優化,碰上一道"簡單"的數學題,他會因為自己的"專業性"從中找出許多解題的可能。

也就是俗稱的,把一道簡單的數學題複雜化。

20世紀全球最偉大的數學家馮諾依曼,曾經因為"太過專業",使用暴力計算來解答我國小學生就會做得夠來回追擊的問題。

1988年,國際數學奧林匹克競賽現場,有一道數學題難倒了在場的4位國際公認的數論專家,但是這道題卻被11位參加競賽的高中生運用所學知識解答了出來。

從這些例子可以看出,數學家在某些領域堪稱"大牛",但也不是"全知全能的神"。術業有專攻,高中生也可能解答出來數學家不會的數學題目。

數學家參加高考,能不能拿滿分?網友卻很有爭議,術業有專攻?

綜合以上三點,筆者認為如果讓數學家去做高考題目,可以超越大部分學生。

但是跟經常考滿分的狀元學霸相比,還是會稍遜一籌。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229 字。

轉載請註明: 數學家參加高考,能不能拿滿分?網友卻很有爭議,術業有專攻?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