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乎日報:好好一條馬路 怎麼就變得坑坑窪窪?

  路上的坑是怎麼出現的?

  羅馬不是一天建成的,坑也不是突然出現的……首先把討論範圍限定於路面病害導致的坑...路面分水泥路面與瀝青路面兩種,不同類型的路面,病害成因是不太一樣的,叫法也不太一樣:瀝青路面中的坑我們一般習慣叫坑槽,而水泥路面叫坑洞。因為我個人就職於高速公路,所以我只就高速公路的情況説一下。手頭一下沒圖,所以這個答案裏的圖直接百度拉過來的,部分不是高速公路路面。

  路面病害非常主要的一個原因就是水。

  一、瀝青路面中坑槽的成因上面的博士已經貼了論文內容來解釋了,主要是荷載、水。除開個別路段因為重載車流量過大超出設計車流量(超負荷)、建成通車時間早(意味着路面結構設計中各種性能指標較低)、施工質量不到位的情況外(達不到設計承載要求),單純由荷載作用導致的坑槽是很少的,更主要的原因是水。正如我開頭所説坑不是突然出現的,高速公路瀝青路面坑槽的發育第一步基本都是裂縫(至於裂縫成因有多種,大家有興趣可以百度了)

知乎日報:好好一條馬路 怎麼就變得坑坑窪窪?

  (警察叔叔,就是它↑)

  當然不一定會一開始就這麼粗這麼長,通常剛發育的裂縫你不停車下來看是發現不了的。這個時候其實就需要養護人員及時的封縫了,也就是封閉裂縫不讓水進去.通常是貼壓縫帶,或者熱瀝青灌縫。

知乎日報:好好一條馬路 怎麼就變得坑坑窪窪?

  這個就是壓縫帶,有的地方也叫貼縫帶。

  如果這個工作做得不及時,一場雨~把我困在這裏~,不好意思穿越到 KTV 了,一場雨下來裂縫處可能就會出現唧漿(瀝青路面叫唧漿,水泥路面叫唧泥,都是地表水滲入基層後被擠壓帶出細小顆粒從裂縫處噴出)

知乎日報:好好一條馬路 怎麼就變得坑坑窪窪?

  (這個圖是我自己剛從手機裏翻出來的!!)

  這個時候已經是狼已入室了,因為唧漿這個現象就是滲進去的地表水在荷載作用下衝刷基層並把細顆粒從裂縫處帶出來,所以基層一開始是被水泡着軟化,後面就會被沖刷影響承載能力,並且水的存在也是會影響到瀝青混合料的粘結性,長期的發育下去最終結果就是裂縫處路面集料粘結性降低出現集料脱落,路面面層因為承載力降低在車輛荷載重複作用下潰散形成坑槽。所以説導火索早就埋下並且點燃了,只是比較長,需要時間才能爆發出來。

  二、水泥路面 單純的坑洞很少(我指一塊路面板中,不出現裂縫等其他病害只有坑洞,且坑洞周圍面板完好無病害的情況),一般都是各種裂縫和破損還有沉陷等導致水泥路面面板部分位置低於正常路面,當然個別的例外情況也有,一般是面板的部分位置在澆築過程中質量控制不好,有雜物或者保護層厚度不夠(比如澆築的時候工人掉了一個什麼東西在裏面沒發現,本來鋼筋網上面的保護層厚度有 7 公分,結果那一塊範圍的保護層就只有 2 公分厚),導致該位置的路面強度不夠,在車輛的荷載下出現了破損而其他部位沒有問題。水泥路面的病害,大部分不是因為面板出現裂縫而滲水導致唧泥掏空基層影響承載力最終害得自己斷裂。問題往往出現在兩塊水泥面板接縫的位置,施工後會用防水材料封閉這個接縫,一般叫填縫料。路面投入使用時間長了,這些接縫位置的填縫料就可能會出現脱落、破損,這樣下雨的時候地表水就會從這裏滲入到基層裏。步驟和瀝青路面一樣,首先把基層泡軟了,然後車輛經過的時候壓到這個部位,因為基層軟了承載力不夠,水泥面板比起以前就會被往下壓一點,車過去後又恢復,這樣來回擠壓,水在基層裏來回沖刷,噴出去的時候會帶走一部分基層的細顆粒,所以面板下的基層會被掏空,當空洞越來越大,這個部位的面板就會被車輛壓壞,出現斷裂...繼續放任下去,這個地方就會越來越低,最終成為一個大坑....


知乎日報:好好一條馬路 怎麼就變得坑坑窪窪?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502 字。

轉載請註明: 知乎日報:好好一條馬路 怎麼就變得坑坑窪窪?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