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閣歷史事件縱覽古今歷史,綜合重大歷史事件,暢聊名人名士,扒一扒不為人知的趣味野史。
顧愷之是東晉著名的繪畫大家,他擅長畫人物畫和山水畫,在人物畫的方面他尤其擅長畫女人像和女神像之類的畫像。在人物的繪畫中,他的“畫睛”功夫非常了得。説起這個畫睛的功夫,還有一段非常感人的傳説故事。
顧愷之畫像
傳説顧愷之一生下來他的母親就去世了,他從小是被奶媽撫養長大。顧愷之因為非常聰明,又很活躍,大家都叫他為小虎子。小虎子跟其他孩子一樣,經常跟小夥伴一起玩耍。有一天,小虎子聽到別人在叫媽媽,他突然想到自己怎麼從來都沒有看見過媽媽,於是就跑到家中問父親。父親先是騙他説媽媽回外婆家了幾個月之後回來,但是小虎在盼了好久都沒有回來。父親只能告訴小虎子,你的母親死了回不來了。小虎子讓父親給他講母親的容貌形態,之後他便把父親説的話記在了心中。
在等到小虎子長大了點,他想要給母親畫像,父親覺得這是不太可能的事,因為小虎子都沒看見過自己的母親。小虎子照着父親説的開始畫起了母親的畫像,剛開始父親認為畫哪哪不像,但是慢慢的手足像了,臉像了,身材像了,後來全身都像了,唯獨眼睛不像。小虎子並不灰心,天天畫眼睛,連續經過一年的時間,眼睛終於也像了。從此,顧愷之最拿手的畫眼睛的功夫也就這樣出名了。
從這個故事中,我們可以得到一點啓示,無論做什麼事情都要學會堅持,顧愷之畫眼睛花了一年的時間,他用自己的經歷來告訴我們什麼叫做“持之以恆”。
東晉畫家顧愷之
顧愷之,字長康,小名為小虎子,晉陵無錫人,東晉時期著名的畫家。顧愷之見多識廣,才思廣博,擅長寫詩作賦和書法,尤其擅長繪畫,主要精通畫人物畫和山水畫。因為他有對文學和繪畫方面有很高的成就,於是人們稱他為畫絕、文絕和痴絕。
顧愷之人物作品欣賞
畫家顧愷之出生在江南的一個士族的家庭,根據史料記載,顧愷之的先祖有多人在孫吳和西晉時期都當過官。顧愷之當官的路途並並不是特別順利。最開始的時候,擔任過參軍的職位,在大司馬死後,他又任命為刺史府的參軍。直到晚年,他才進入朝廷擔任散騎常侍,但是沒過多久便去世了。
顧愷之的官職雖然一直都不是很高,但是因為他在繪畫和文學上的成就在當時還是具有很高的人氣的。當時的人們都説顧愷之有三絕,就是痴絕、畫絕和才絕。其中,痴絕就是指顧愷之的為人率真、幽默,並同時又有點痴呆的感覺。畫絕就是指他在繪畫上面的造詣,從而肯定了他的繪畫功底十分了得。文絕是説他博學多才,非常擅長寫詩作賦,在書法方面也非常精通。
顧愷之流傳在世間的文學作品並不是很多,主要能反映他的文學成就的應該是《觀濤賦》和《箏賦》。他的繪畫作品比較多,但是有很多都已經流失。顧愷之的繪畫作品的題材十分廣泛,不僅有人物畫,世俗故事等,還有飛鳥走獸和山水繪畫等。
顧愷之代表作
顧愷之,漢族、無錫人。顧愷之文學繪畫方面功底都非常深厚,擅長寫詩賦和書法,尤其和擅長畫畫。對於人像、佛像、山水等事物他都非常得精通,人們稱他為三絕,分別是畫絕、文絕和痴絕。顧愷之的繪畫作品,主要注重於傳神,他的繪畫風格為中國的繪畫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其中,《斫琴圖》和《洛神賦圖》是他最突出的代表作。
洛神賦圖
《斫琴圖》是宋代爭先模仿的範本之一,又叫做《女史箴圖》。這個圖畫雖然沒有《洛神賦圖》那樣有名,也不具有很強的代表性,但是在繪畫的風格上可以説是非常奇特的。此圖是根據西晉政治家張華的《女史箴》來進行描繪,主要是讚揚了各代聖女的高尚的品德和主要的事蹟,來告誡宮中的婦女要遵守禮節,主要自己道德的修養。這個觀念也一直影響到民間,民間女子同樣按照《女史箴》上面的規範來要求自己。
《洛神賦圖》是中國的十大傳世名畫之一。此畫是以曹植的《洛神賦》為取材的內容,描寫了一段主人公與洛神之間的愛情故事。此卷一共分為三個部分,曲折又分明的情節來逐漸描繪出主人公與洛水大神的真誠純真的唯美愛情故事。展開畫卷,看到主人公站在岸邊表情十分凝重,一雙眼睛痴痴地望着洛神。洛神梳着雲髻,衣帶隨風飄揚,讓她有一種宛如天仙的感覺。畫中的洛神神態萬千,目光中顯露出不同的情感,顯得格外的逼真。
顧愷之女史箴圖
《女史箴圖》是中古東晉時期的作品,作者是東晉著名畫家顧愷之。原來的作品已經找不到了,現在存在的是唐代時期的摹本。原來的作品是由12段情節所構成的,但是目前只剩下9段。此繪畫作品是根據西晉張華的《女史箴》為創作來源,原文為十二個節段,所以繪畫作品也分為十二段。
女史箴圖
先來説説《女史箴》的寫作的背景。西晉晉惠帝是歷史上有名的昏庸無能的皇帝,他小的時候就不喜歡讀書,整天就知道吃喝玩樂。等他繼承了晉武帝的皇位之後,也沒有收斂,後來政權落在了皇后的手裏。皇后賈氏獨攬大權,十分狡詐,又非常狠毒,荒淫無度,這種行為令朝廷中的大臣既不滿又十分擔憂。於是,朝廷中的大臣張華蒐集了歷代來的先賢聖女的事蹟,稱作出了《女史箴》,以此來表示告誡和警示。後來東晉的顧愷之根據文章的不同內容來進行創作不同的繪畫內容,各段的繪畫內容非常完整地表述了箴言的含義,所以此作品被稱為《女史箴圖》。中國歷史上的名畫《女士箴言》也因此問世。本來箴言的內容是用來告誡宮中的女子,之後也傳到了民間,民間的女子也按照《女史箴》裏面的要求來規範自己,影響比較深遠。
顧愷之所作的《女史箴圖》用平常的生活例子為題材,筆法細膩,人的神態和形態都有準確地體現。畫面中的線條優美婉轉,人物形態各異,衣帶飛舞,顯示出翩翩欲仙的感覺。
顧愷之吃甘蔗
顧愷之是東晉時期的人,有很大的才藝,不僅能作詩寫賦,而且他的字也寫的特別漂亮,尤其很擅長繪畫,精通於畫山水畫和人物畫,是當時有名的畫家。他的為人豪爽大方,又極其幽默,同時又有點痴呆,因此人們稱他為“痴絕”。這裏要講一個關於他吃甘蔗的故事。
顧愷之畫像
有一天,顧愷之跟着桓温去江陵進行視察,當地的官員來拜見桓温,另外還帶來了當地的特產甘蔗。桓温見了十分開心,説:“這裏的甘蔗是非常有名的阿,大家有幸能夠嘗一嘗。”於是,大家聽了都開始吃起了甘蔗,並且不斷誇讚甘蔗很甜很好吃。
唯獨只有顧愷之一人出神地望着江面沒有心思去拿甘蔗。桓温見他出神,於是就故意挑了一個很長的甘蔗,把甘蔗尖頭給了顧愷之,顧愷之也沒注意,就開始啃了起來。桓温看到顧愷之的吃相,笑了起來,説:“甘蔗甜嗎?”周圍的人也跟着笑了起來,説:“我們的甘蔗可甜了,不知道顧參軍的甘蔗如何?”這時,顧愷之才回過神來,看到自己吃的是一根甘蔗的尖頭,才知道他們為什麼要嘲笑自己。他順手舉起甘蔗,説:“你們根本不懂得如何吃甘蔗,吃甘蔗可是有很大的講究的。”大家看他這麼認真回答,笑着説:“那你説怎麼個講究法?”顧愷之説:“你們一開始就吃這麼甜的部分,後來就越吃越不甜,最後就反胃了。而我從尖子開始吃起,到最後越來越甜,這就叫做‘漸入佳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