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孩子,考得再好,我也不獎勵!”媽媽一席話刷爆朋友圈!

由 費莫白竹 發佈於 經典


獎勵可以當做對行為的鼓勵,但更重要的是要讓孩子認識到事情或行為本身的價值,這才是幫他們形成內驅力的關鍵。


家長煞費苦心,孩子的成績卻不見起色。
一開始,孩子對於這套獎勵制度,效果也非常明顯,但沒過幾次,孩子就開始不耐煩起來,成績不升反降,這次考試更是考得一塌糊塗,朋友非常苦惱。
獎勵手段確實是一種“簡單粗暴”、見效很快的教育方法,它代表着家長對孩子的正面行為進行肯定和激勵。
但如果家長每次都企圖用獎勵來誘惑孩子進步,這樣很難幫助孩子真正改掉毛病,時間長了,孩子反過來會利用獎勵來“要挾”家長。
尹建莉老師曾説過,
“把獎勵當做學習的誘餌提出來,是一種成人要求兒童以成績回報自己的行賄手段。”
即使短時間內,物質獎勵能夠刺激孩子做出一些改變,那也是暫時性的,持續不了多久,反而對孩子的認知和性格塑造非常不利。
尹老師説,自己女兒考試成績不管多優秀,她都不會去進行物質獎勵,反之,考砸了,也不會批評,而是和孩子一起分析,這次考不好的原因。

她要讓孩子把學習看做一件純粹的、發自內心願意自己執行的事情,而不是和一些雞毛蒜皮的“獎勵”連接起來。


教育學上,把人們做事的動機分為內部動機和外部動機。


內部動機,是人能夠發自內心去做好某件事的信心和熱情,體現着我們對做好某件事的自我效能感、求知慾和驅動力;
孩子發自內心認識到學習的重要性,願意身體力行把事情做好,就屬於內部動機,也是我們追求的完美境界;
外部動機,是由外界刺激所引發的做事動力,常常需要鼓勵、鞭策、獎賞才能維持下去。
還記得那個經典的故事嗎?一位老人不堪忍受天天在他窗户底下踢易拉罐的熊孩子,就想了個辦法,告訴孩子們,踢一天易拉罐,就有十塊錢獎勵。
天上掉餡餅,孩子們高興得不行,每天踢得格外起勁。
過了三天,老人告訴他們:
“對不起,養老金還沒發下來,抱歉只能給你們五塊了”。
孩子們很不高興,漸漸也不太賣力了。
又過了幾天,老人裝出一副憂心忡忡的樣子:
“對不起,收入縮減了,現在我只能給你們一天一塊錢。”
“一塊錢?”一個孩子嚷道,
“一塊錢就想讓我們每天這麼辛苦地給你賣命?不幹了!”
從此之後,熊孩子再也沒有出現在老人家門前過。
同樣地,父母如果長期採用獎勵的方式來引導孩子,時間長了,孩子就會把獎勵當成是目的,把學習、做家務這些本應屬於自己分內事的責任和義務,當成是為了達到獎勵採取的手段,從而阻礙了良好行為習慣的養成。
更有甚者,過分的獎勵會讓孩子對物質的慾望無限膨脹。
有位教育工作者説:
“靠獎勵激發出來的行為,就必須靠不斷升級的獎勵來繼續維持”。
如果家長把獎勵作為唯一鞭策孩子的手段,那孩子的胃口也會水漲船高,愈發功利,甚至爆發出不可調和的家庭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