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很多的家長來説,孩子上了幼兒園,本以為可以鬆一口氣,結果反而變得更加忙碌,幼兒園的親子作業、家長會、開放日、運動會等活動都在邀請着家長的參與和配合。
在幼兒園階段,家長花費大量精力來配合老師的工作真的有必要嗎?
作為家長,我從不覺得配合老師的工作是浪費時間,相反,孩子在園內的活動、老師佈置的任務,我都盡力去參與,因為配合老師的工作,其實是非常重要的。
1
能更全面的瞭解孩子
孩子上幼兒園後,我第一次收到老師發出的邀請:來園參與一項親子活動。而在參與過程中,我被孩子在園內的作為微微震撼到了。
看到他在活動中忙前忙後,去幫助別人,去積極地參與,去跟小朋友合作表演節目,宛若一個小大人一樣,那麼具有獨立性和主動性。
我這才發現,其實我對他了解的並不全面,我總是自以為對孩子很瞭解,但實質上,我瞭解的只是在家庭環境中的他罷了。
所以參加幼兒園的活動,配合老師的工作,能夠從集體環境中觀察到孩子的另一面,能更全面的瞭解自己的孩子。
2
能彌補對孩子缺失的愛
孩子最需要的是來自父母的愛,我們總覺得自己給予孩子很多愛了,但實質上,我們陪伴孩子的時間並沒有很多。
工作的繁重,生活的艱辛,讓我們不得不努力工作,來為孩子創造更好的生活條件。
但僅僅是物質的提升是遠遠不夠的,缺失了關愛和陪伴,缺席了孩子的成長和童年,這種遺憾,是再多物質財富也換不來的。
而老師佈置的親子任務,卻恰恰能幫助我們彌補對孩子缺失的愛,讓我們能靜下心來,認認真真去陪孩子完成一件事。
能去共同做好一場遊戲,去一起努力完成一件作品,去開心的擊掌慶祝,去讓孩子感受到真真切切的陪伴和關愛。
3
能跟孩子建立更健康的關係
有一次孩子回家後,説老師佈置了一項親子作業,要自己和爸爸媽媽共同完成一項手工:水果娃娃。
商量好製作計劃後,我們三人一起去超市買了橙子、香蕉等水果,然後回到家,孩子非常積極的拉着我和他爸爸做手工。
在製作過程中,孩子非常高興,我跟他爸也非常配合,最後手工做好了,孩子一臉驕傲的説:我明天要跟老師説,這是我和爸媽一起做的!
老師佈置親子任務,是想拉近父母與孩子的距離,建立更健康的親子關係,而絕不是沒事難為家長。
所以,不要對老師佈置的任務滿懷“怨氣”,或者從不搭理,這樣的結果往往是孩子不開心,家長亂敷衍,浪費了時間,也傷害了感情。
4
能讓孩子得到更好的發展
幼兒園老師是跟孩子在一天裏接觸時間最長的人,也是最能發現孩子身上存在問題的人。
當老師提出對孩子發展的建議時,積極配合老師的工作,不僅對孩子有利,而且在無形中也肯定了老師的建議,老師在以後的生活中,也會更加對孩子上心。
而如果不配合老師的工作,或只是敷衍老師,那麼孩子的缺點沒有改善不説,作為老師也會感到為難,甚至覺得無計可施,那麼最後受傷的也只有孩子。
5
能尊重老師的付出
幼兒園老師的工作,並不是想象的那麼輕鬆,孩子入園以來,我對幼師有了全新的認識。
作為幼師,她們工作量其實非常大,一個班上好幾十個孩子,每個孩子都要照顧和了解,有的幼兒園甚至還有具體的針對性發展計劃。
每到節日或者遇到活動,為了讓班級好看,她們加班加點,把教室或活動場地都裝飾的童趣十足。
包括一些親子游戲和孩子表演的節目,基本上都是她們絞盡腦汁想出來的,而她們做的一切,都是為了我們跟孩子玩的更開心。
老師們傾入了大量的心血來完成,將心比心,我們可以不保證次次都參與或配合,但至少也不能回回都拒絕和敷衍。
6
能真正能做到家園共育
很多父母都知道家園共育,然而真正能做到家園共育,真不是隻説説而已。
有些父母把孩子送去幼兒園,不是為培養孩子的能力,而只是找個地方替自己看孩子。
有些父母則什麼都指望老師,自己對孩子不管不顧,等遇到事情了,就一味埋怨老師沒教好。
可孩子的發展就好比是一個扁擔,一頭是老師,一頭是父母,為了讓扁擔順利前行,這兩股力量就缺一不可,無論缺失了哪個,受傷的都會是孩子。
而只有我們家長盡力去配合老師的工作,兩頭共同努力,我們的孩子才能更加健康的發展。
為什麼我要配合老師的工作?説白了,就是為了自己的孩子。在教育方面,我們家長的任務更為艱鉅,所以更應積極配合老師的工作,來共同幫助孩子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