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朱最有名的一句話 楊朱的幸福觀是什麼
我們今天形容一個人非常的吝嗇,就會説這個人是個一毛不拔的人,而“一毛不拔”這個成語就和楊朱最有名的一句話有關係。這句話雖然不是楊朱所説,但是卻和楊朱有非常大的關係,這句話出自《孟子》。這句話是這樣的:“楊子取為我,拔一毛而利天下,不為也”,當然這句話的出處也是有典故的。
楊朱畫像
首先我們要知道楊朱的楊朱學派和墨子的墨家思想的差別,才能更好的理解這個故事。楊朱認為墨子的墨家思想對人做的道德的約束已經超過了人的極限,所以這個時候楊朱就站出來反對墨子的觀點。我們都知道墨子的思想核心是“兼愛”,而楊朱的思想核心則是“貴生,重己,全真保性”等。所以兩個人的思想存在很大的區別,楊朱主要重視個人對自己生命的保存,反對他們對子自己的掠奪,同時也反對自己對他人的掠奪。
有一次墨子的學生離滑釐問楊朱,他問道,如果拔你身上的一根汗毛,可以使得天下人都得到好處,你幹不幹?楊朱則回答離滑釐説,天下人的問題,絕對不是拔一根汗毛能夠解決得了的。離滑釐又説,假如可以的話,你願不願意。於是楊朱就默不作答了。當時的另外一位思想家孟子,就對墨子和楊朱做出了自己評價:“楊子取為我,拔一毛而利天下,不為也。墨子兼愛,摩頂放踵利天下,為之。”這就是“一毛不拔”的出處了。
楊朱的幸福觀是什麼
楊朱並沒有系統的來整理過自己的幸福觀,也許在當時他自己對幸福觀這個概念都沒有認識,但是我們總結楊朱的思想,也能從今天人的思想出發,對楊朱的幸福觀也能探知一二。
楊朱畫像
後人將楊朱學派歸納到道家的範疇中,也是有一定道理的。因為道家認為有意義的生活,就是滿足自己身體慾望的生活。我們可以粗略的理解為,這個就是道家的幸福觀,因為如果一個人的身體上的各種慾望都能得到滿足的話,這個人可以説是幸福的。而楊朱學派在這一點上,和道家思想有着非常驚人的相似,因為楊朱學派的核心思想就是“貴己”,提出了人自己的重要性,生命的重要性。所以在這一點上,楊朱學派和道家的思想有着非常高的一致性,都是從人出發的。
從被後世的“一毛不拔”上面我們也能知道,楊朱認為的幸福是在保存自己的基礎上,對別人對自己的掠奪和自己對別人的掠奪都表示反對的,所以還是回到了中心思想中的“貴己”上了。人應該滿足自己身體上的慾望,重視人本身,而輕視人身邊的外物。應該説,楊朱的這個觀點,從理論上肯定了普通人生活的意義,也為道家思想提供了一種與儒家思想不同的價值觀。認為普通的百姓就應該心安理得的追求知足常樂還有長壽為目的,這樣的思想使得中國的社會不至於太過浮躁和不安。
列子楊朱篇主要內容講什麼
在《列子》中也有關於楊朱的一篇文章,被稱為是《列子·楊朱篇》,這篇文章又名叫做《達生》,是為數不多的記載楊朱的文章之一。
楊朱
在這篇文章中,楊朱把名和實的關係兩兩分開,認為名實不一定時相符的,實也未必就依附於名。楊朱列舉了,管仲、堯、舜、伯夷、叔齊等人生平的際遇,來論證社會上的種種的“實名貧,偽名富”的不公平的現象。楊朱認為只有死亡才能夠徹底解決這世界上的高低貴賤的差別,死後所有的道德的光環,仁義的加持,都將會消失,不管是賢德的還是愚笨的都同樣會化作累累白骨。
從這個角度,楊朱又反觀人類着充滿苦難的歷史進程和漂泊無定又短暫的人生。所以楊朱認為人能夠把握的就是當下的東西,美食、衣服等等嗎,與當下的物質享受比起來,任何生前的虛名和死後的榮耀都是桎梏人的枷鎖罷了。有的人顧忌這生活中刑罰的尺度,道德的教誨,為人處世瞻前顧後,都想留得生前身後名,這不過是做了禮教和名利的傀儡。
最後楊朱害怕自己的觀點又太過矯枉過正,所以又開始了論事名實之論,又論證了名和實不能夠完全割裂。但是除了人本來的欲求之外,還要去追求過多的功名利祿,這個就是我們所説的貪得無厭了。但是後來楊朱的學説遭到了曲解和反駁,所以留下了“自私”的千古惡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