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搜索引擎,輸入“中、小學生自殺”幾個字,媒體關於中、小學生自殺或者弒親案件的新聞報道便一條條顯示出來,這些事件的發生,讓我們不得不深刻反思兒童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稍加了解一下這些孩子的家庭背景就可以發現,他們要麼來自離異家庭,要麼來自父母缺少陪伴或者管教方式不當的家庭,這些孩子長期得不到父母的關愛,性格特點呈現出心理素質差、自卑內向、敏感脆弱、孤僻暴躁、行為偏激等特點。
深刻反思:退一步講,如果這些孩子身邊有一個理解他、關心他、願意耐心傾聽他的父母,孩子是不會走上這條不歸路的。反觀身邊大多數父母都把孩子的學習成績放在第一位,當孩子出現不想學習、不想寫作業、不願意去學校等情形的時候,不是打罵,就是強逼,孩子身邊沒有一個可以傾訴的對象,沒有人理解他內心的痛苦,他的痛苦沒有可以排解的渠道,最後就很容易走向了極端。
事實上,沒有不愛孩子的父母,如果可以重新選擇,這些父母寧願要一個心理健康快樂的孩子,而不是唯成績第一。痛定思痛,為人父母的都應該對自己的育兒方式進行深刻地反思。
如何應對:當發現孩子已經出現某些過激行為的苗頭時,父母應該怎麼做呢?
1、查找行為背後的真實原因。
當孩子不願意去上學的時候,父母不能站在孩子的對立面,簡單粗暴地強行逼迫孩子去上學,甚至責罵、訓斥、懲罰孩子。而要用關心的口吻、温和的態度同孩子交流,問一問孩子為什麼不願意去?遇到了什麼困難?需要父母提供哪些幫助?要耐心地探尋孩子不願意去上學的真正原因,讓孩子能夠敞開心扉同父母交流。
有一位單親媽媽曾經講過她的一個真實經歷,她的兒子屬於敏感型,有一天突然不願意去上學了,這位媽媽很着急,他問孩子為什麼不願意去,孩子不肯説,因為孩子可能不相信媽媽會理解他、准許他。
後來,這位媽媽非常耐心地對孩子説,“媽媽知道你不去一定自己的理由,你可以不去,但是媽媽很想知道真正的原因,如果你遇到了什麼困難,一定告訴媽媽,你快樂才是最重要的!”
這個孩子聽到媽媽這麼説,馬上就感動地哭了出來,並且説出了內心的委屈:“媽媽,你知道嗎?辦法我都已經想好了,我想了好久,只有生病,我才能光明正大地不去學校,我都打算偷偷地拿幾盆冷水澆到自己頭上,把自己弄到感冒發燒,就不用去學校了!”
媽媽聽了以後非常心疼,她無論如何也想象不到,孩子的內心承受着如此巨大的痛苦,以至於孩子已經想好自我傷害的辦法,來達到不去學校的目的。
媽媽幫孩子擦乾眼淚,對孩子説:“告訴媽媽,你遇到了什麼事情,媽媽不會為了讓你去學校而讓你承受這麼大的痛苦!如果你難受,媽媽會更難受!”
接着孩子和媽媽説出了他的心裏話:“媽媽,我和老師吵架了!老師拖堂二十多分鐘,我等不及了,就背起書包往出走,被老師攔住狠狠地罵了一頓!我再也不想去上課了!”
媽媽聽到這裏,終於知道了原因所在,雖然孩子的行為欠妥,但是媽媽並沒有責怪孩子,而是温和地對孩子説:“孩子,媽媽知道你的內心承受了很大的痛苦,如果不是達到了你可以忍受的極限,你是不會和老對着幹的,你一定覺得委屈極了!是嗎?!”
孩子聽了,哭得更傷心了,他覺得他的媽媽是理解他的,是可以信任的。
媽媽接着説:“孩子,你知道嗎?人的一生會經歷許多磨難與挫折,我們首要做的就是保護好自己不受傷害,其次就是不要傷害別人,你的行為也許傷害到了老師,儘管老師的處理方式也欠妥。其實,在我們傷害別人的同時,最受傷的反而是我們自己,因為如果我們處理不好同別人、同外界的關係,我們就不能生活的很好,孩子,懂了嗎?”
媽媽沒有再説下去,她知道,孩子懂了。
尊重生命、尊重他人,也尊重自己的生命,是生命進程中的伴隨物,也是心理健康的一個條件。——弗洛姆2、給孩子提供精神支持,幫助孩子一起去面對問題、解決問題,當孩子的辯護人。
前面提到的這位媽媽在瞭解了孩子不願意去上學的真相後,對孩子説:“孩子,不論你遇到什麼困難,媽媽都永遠是你堅強的後盾,媽媽會永遠當你的辯護人!現在,讓我們一起來想辦法,看看如何做才能更好地與老師相處,才能保護好自己,才能讓你開開心心地去學校!”
話講到這裏,其實,問題已經解決了,孩子已經能夠坦然地去面對一切了,因為她有一位理解他、愛他、願意傾聽他的母親。
回過頭來,如果在孩子不願意去學校的時候,這位媽媽不同孩子交流,而是採用暴力的手段逼迫孩子去上學,甚至站在老師的一邊共同對付孩子,那麼,這個孩子可能就真的絕望了。因為他本身來自於單親家庭,性格上有一些缺陷,比較敏感,這樣做很可能就把這個孩子給逼到了懸崖邊上。現在孩子想的是用冷水澆自己方法,讓自己感冒來逃避上學,如果再加上媽媽的壓力、學校的壓力,孩子又得不到傾訴的機會,下一次這個孩子就真的自己把自己給逼到絕望的邊緣了,後果將不堪設想。
蘇霍姆林斯基説過:“教學的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學生的內在心理狀態如何,積極、熱情的情緒是推動學習的內在動力。”所以,父母不能單一地只關注孩子的成績,而應該更多地關注孩子的心理成長。現在這個社會環境越來越複雜,孩子生存的空間充滿了各種各樣的誘惑與陷阱,稍有不慎,孩子就有可能被網絡、毒品,甚至犯罪席捲而去!真的是一念天堂,一念地獄,父母一句話,影響孩子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