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所高校考研難度排行榜,國科大排名第6,如何應對考研難題?
文|冷絲
欄目|複習備考
根據各大高校報名人數、錄取線、複試淘汰率和試卷難易度,第三方機構列出了100所高校考研難度排行榜,清華北大當然是考研難度最大的2所高校,上海交通大學、復旦大學、浙江大學分別排名第三、第四和第五名。
中國科學院大學的考研難度排名第六,冷絲覺得,國科大招生人數很多,研究生導師數量也很大,但是,考研的難度也是很高的。
冷絲再次提醒,排行榜雖然僅供參考,但也有一定的科學性,各位考生可以參考,根據個人的實際情況選擇報考的學校。
為何考研難度大,除了淘汰率高、複試難度大等等原因之外,還與哪些因素緊密相關呢?
在備考過程中,有些大學生複習表現出拖延症特點,感到學習壓力大、複習任務繁重,產生消極情緒,導致時間與精力在拖延中被大量消耗。面對拖延造成的不良後果又產生內疚、自責、沮喪、焦躁等不良情緒。隨着考期臨近,不良情緒不斷積累,如此反覆形成惡性循環,嚴重影響複習效果。
部分考生自覺性太強,在整個複習階段精神一直處於緊繃狀態,注意力持續集中在考研複習上,喪失了其他興趣與愛好,只感受到緊迫的節奏和巨大的壓力,長此以往身心皆被壓垮,複習效率大打折扣。
一般而言,考研動機是指一個大學生考取研究生的內在需要和目的,而大學生考研動機可概括為內在驅動型與外在驅動型兩種。
內在驅動型動機有對自我認識比較清晰,認知需要也是自我實現和自我提升的需要型,也包括看周圍同學報考而盲目跟從型。外在驅動型動機如因就業競爭壓力大而逃避就業選擇考研的,受家庭因素影響而報考的等。考研之路的確不是一帆風順的,而是荊棘叢生、充滿坎坷的,信念不堅定、動機不純正的學生極易出現精神懈怠、不了了之的情形,產生“自我損耗效應”與“計劃謬誤”。
合理的考研動機是抑制“自我損耗效應”與“計劃謬誤”的精神力量。只有端正了考研動機、堅定信念,才能毫不畏懼考研路上的艱難險阻,才能在劈波斬浪中開拓前進,最終抵達成功的彼岸。
在整個考研備考階段,除了複習備考外,還有專業課程學習、見習、實習等許多學校規定的教學任務需要完成,而這些任務一方面佔據了大量的複習時間,另一方面也是一種自我損耗。大量研究表明時間管理能力與學習成就呈顯著正相關,與學習拖延行為具有顯著負相關。時間管理能力並不是個體先天具有的,可在後天實踐中習得。考研時間管理能力是指個體根據自身的學習特點,按需分配時間,並按計劃去執行的一種能力,以此來實現既定的目標。
對於有學習拖延行為的考研學子,應該提高時間管理意識,通過大量複習實踐培養出好的時間管理習慣,提升考研時間管理能力,最終達到克服拖延行為、複習效益最大化的效果。
考研複習需要智力,也需要體力,還需要耐心,提高情緒調控能力就顯得格外重要了。
在複習備考的路上,面對考研、就業、情感等多方面的考量,不時會出現疑惑、彷徨、失落、焦慮、厭惡等消極情緒,而消極情緒與拖延呈顯著正相關。當考生積累的負面消極情緒較多時,拖延行為便會產生並且影響到複習節奏和效果。
不管怎麼説,既然選擇了考研這條路,那就要堅持走下去,千萬不要隨意中途退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