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茶葉源於中國,最早被當做祭品使用,春秋後期被列入菜譜,西漢中期入藥,西漢後期才成為宮廷高級飲料,直到西晉以後才流行於民間。此後直至近代,中國都是實際上最大的產茶國。
飲茶習慣傳入英國後,英國每年都要從中國進口大量茶葉來滿足本國需求。
宗主國喜歡喝茶,直接影響到北美殖民地的人們,他們對茶的喜愛程度甚至超過英國人。英國政府開始意識到茶葉就是一棵搖錢樹,於是向北美殖民地徵收茶葉税。1765年,英國議會通過《印花税法案》,兩年後頒佈《託時德財政法案》,1773年又頒佈《茶葉法案》。
而正是這部《茶葉法案》,讓殖民地的居民們十分憤慨,為了抵制它,他們乾脆不喝茶了,而改喝其他飲料。但這沒能阻止矛盾的激化,後來就發生了著名的波士頓傾茶事件。
當時不僅英國人迷上喝茶,整個歐洲都流行飲茶習慣。在20世紀之前,中西貿易中最重要的商品就是茶葉。當時的西方貿易公司紛紛派船到中國,用白銀購買茶葉。對於他們來説,“茶葉是上帝,在它面前其他東西都可以犧牲”。
當時,英國不僅人均消費茶葉世界第一,而且基本壟斷了中西方的茶葉貿易。他們從中國進口茶葉,然後轉銷歐洲、美洲等。時至今日,英國仍為西方世界最大的茶葉消費市場之一。
隨着從中國進口茶葉的數量越來越多,歐洲茶葉價格下降很快,普通人也買得起,於是更多的普通市民、農民開始染上“茶癮”,反過來又促使英國商人從中國購買更多的茶葉。
不過有一個問題一直困擾英國政府,那就是一直從中國進口大量茶葉,而自己卻賣不出幾件商品給中國,因為中國幾乎什麼都不缺,是自給自足的。
買東西得付錢,於是英國人白花花的銀子一直流入中國,自己卻賺不到對方一毛錢,長此以往,自己口袋的錢都會掏空的。還好,當時歐洲人在美洲發現了大量的白銀,他們得以繼續從中國購進大量茶葉。
可是,美洲白銀儲量再多,也有挖完的一天,可中國的茶葉卻是“再生”的。
就這樣,英國對華茶葉貿易逆差越來越大,為了平衡貿易鉅額逆差,英國人喪心病狂的用上了被他們稱為“黑色金子”的鴉片。
葡萄牙人最早向中國輸入鴉片,英國人緊跟其後。他們一開始就知道鴉片會危及中國人健康,是一種骯髒的交易,但好像又找不到更好的商品來替代它。
最終,英國人難以拒絕鉅額的經濟利益誘惑,在英屬印度總督和東印度公司成立鴉片事務局。他們在印度種植鴉片,加工成品後運往中國,再購進中國茶葉運回英國,而英國本土生產的棉紡織品則傾銷印度,形成“三角貿易”。
鴉片,俗稱大煙,含有大量嗎啡和尼古丁,是一種吸上了癮就不易戒絕的毒品。
很多中國人吸食鴉片後,難以自拔,不僅嚴重損害身體,而且摧殘其精神意志。
長此以往,白銀大量外流,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難以抵擋方資本主義工業品的入侵,導致中國國敝民窮。
面對鴉片氾濫所產生的嚴重危害,中國的一些有識之士與廣大人民羣眾,展開了查禁鴉片的鬥爭。1839年6月,清政府派林則徐前往廣東查禁鴉片,僅20余天,就沒收走私的鴉片230餘萬斤,當眾在虎門海灘銷燬。
而英國資產階級為保護罪惡的鴉片貿易,公然發動侵略中國的鴉片戰爭。
最終軟弱無能的清政府未能阻止鴉片走私,不得不承認鴉片貿易合法。越來越多的中國人開始吸食鴉片,為了防止白銀外流,清朝統治階級乾脆自己種植鴉片,最終不用從英國進口。
當然,英國人為了打破中國茶葉在國際茶葉市場上的壟斷地位,在殖民地印度、斯里蘭卡等地種植茶葉。到了19世紀末,英國人從印度進口茶葉逐漸超過中國,中國茶葉的出口不斷遭到致命打壓。即使到了今天,在國際茶葉市場上,中國仍不及肯尼亞、斯里蘭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