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當然都希望孩子將來考個好大學,有個穩定的工作。但是這一切的前提是孩子學習成績足夠支撐他上一個好的學校。
所以家長在孩子上學期間,把孩子的學習成績排在首位,其他的都靠邊站。
媽媽總是要求孩子“考第一”,孩子家長都焦慮
鄧秋的孩子今年上5年級, 生了一個家裏的獨生子以後就不打算再要孩子了,把所有的希望,都寄託在兒子身上。
在這種普通人家,改變將來人生道路的方式只有學習,所以鄧秋就很關注孩子的成績,對孩子説的最多的話就是:“拿個第一名回來。”
“不用跟我説謝謝,想報答我就考個第一回來。”
“想要玩具?下次考第一名,媽媽就給你買。”
“考試成績出來了,這次成績不理想,正確下次考第一。”
鄧秋總是對孩子給予厚望,覺得考第一就是最好的事情,將來也一定能生活的很好。讓孩子成為第一名,鄧秋的初衷自然是好的,但是她卻沒想到自己的孩子面對成績有多焦慮。
但是凡事保持第一名,真的是一件好事嗎?
第十名效應:考試第十名的孩子,往往是人生贏家
第十名效應的大概意思是,孩子考試成績穩定的維持在第十名,在結束學業以後,孩子還能保持優秀並且出人頭地。
“第十名”其實只不過是一個閾值,孩子成績有起伏是很正常的一件事,“第十”這個概念可以擴充到排名5-15的學生。
作家林清玄在提出“7-17名的學生,將來更有出息”這句話,得到了許多人的共識,之後“第十名效應”出圈火了起來。
白巖松也説過,不讓自己的孩子考第一,不然就打斷他的腿。可見爭第一,有時候也不是一件好事。
不少的科學家、成功的商人年輕時都不是“第一”,他們能成為領域中的專業人才,靠的是他們身上所具有的“第一名”沒有的特質。
為什麼“第十名”總是比第一名更容易成功呢?
有研究表明,小學時常排在7-15名的同學,進入中學後,他們名次都有上升,而且81%的學生都有進步。
• 第十名和第一名,壓力值不同
不管是在家還是在學校,第一名總是被關注的對象,老師和家長都會給孩子很多期望,這種期望對於孩子來説就是很大的壓力。
•第十名和第一名,課餘時間的掌握不同
第一名被賦予着學習的厚望,課餘時間也在鑽研學習,只研究課本上的東西;第十名課餘時間有時間多看一些課外書,補充課外知識,知識面更廣。
• 第十名和第一名,社交娛樂不同
總是認真學習的孩子,沒有那麼多時間鍛鍊和社交,成績中上游的孩子,學完了自己該學的東西,課間運動會多一些。
要想孩子將來“笑到最後”,上學時家長就應該讓孩子健康快樂的學習。
家長理解“第十名效應”,運用到生活中
• 父母反思自己,別給孩子太大壓力
成績雖然很重要,但是孩子的心理健康更重要,面對孩子成績的不理想,家長試着改變自己的態度,多鼓勵孩子,幫助孩子做學習規劃,而不是一味地要求“第一”。
• 別太追求名次
考第一名還是很給家長“長面子”,但是家長如果太過注重成績,把名次浮於表面,忘記了第一所需的努力,孩子就會慢慢變得功利。
曾經有不少的學校,規定不允許給學生排名次,一個是為了維護成績不好學生的尊嚴,也是為了不讓第一名有太多壓力。
家長正確認識孩子的成績,不總是追着“第一名”,也許孩子會給你出乎意料的驚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