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949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開國大典,在天安門舉行,天安門由此被設計入國徽中,正式成為中華人民共和國的象徵。
天安門由城台和城樓兩部分組成,其中天安門城樓長66米、寬37米,城台下有券門五闕,中間的券門最大,位於北京皇城中軸線上,過去只有皇帝才可以由此出入。
那麼“天安門”是何時修建的,設計者是誰,原名又叫什麼呢?我們今天就來了解一下天安門的歷史。
天安門是明、清兩代,北京皇城的正門。明成祖朱棣即位後,決定遷都北京,於是下令修建北京皇城。永樂四年,北京皇城正式開始修建。永樂十五年,“天安門”開始動工。
一開始這裏是一座黃瓦飛檐、三層樓的五洞牌坊,朱漆金釘,光彩奪目。一條筆直的中心御道,穿過端門,直通皇宮正門的午門。於永樂十九年竣工,竣工之後,朱棣正式遷都北京。
永樂二十二年,朱棣在北征途中駕崩,之後太子朱高熾在“天安門”城樓上舉行登基大典。由於他是第一個在天安門登基的皇帝,所以從某種意義上來説,朱高熾才是紫禁城第一任主人。
永樂十五年,朝廷徵召全國能工巧匠,當時江蘇吳縣魚帆村有個叫蒯祥的人,奉命設計建造皇宮,負責設計組織施工“天安門”。
蒯祥出身工匠世家,世襲工匠之職,他父親蒯富就有着高超的工匠技藝,所以被朝廷任命為總管建築皇宮的“木工首”。而蒯祥從小就跟着父親學習,很早就有了成熟的技術,父親去世後,他便子承父業出任“木工首”,後來任工部侍郎。
明朝許多重要的工程建築,都有蒯祥參與設計建造,除了天安門以外,還有明長陵、明獻陵、明裕陵、隆福寺等等。而天安門,是他負責的第一項設計,並組織施工的任務。
在蒯祥的運籌下,天安門用了四年時間建成,雖然當時規模還比較小,但建成後深受文武百官稱讚,就連朱棣本人都十分滿意。蒯祥也因此出名,甚至被人稱為“蒯魯班”。
其實最開始,天安門建成的時候,名字叫做“承天門”,因為是模仿南京承天門建造的,有着“承天啓運、受命於天”之意。在牌坊正中的位置,懸掛着“承天之門”匾額。
那麼是什麼時候,才改名叫“天安門”的呢?在明朝天順年間,承天門經歷過一次雷擊,從而起火被燒燬。於是明英宗朱祁鎮,命工部尚書白圭主持,重建承天門。最終用了八年時間才重建完成,這次建成以後,就奠定了如今天安門的形制。
明朝崇禎末年,李自成率領起義軍攻入北京城,承天門因戰亂再次被毀。之後清朝入主中原,順治八年,順治皇帝下令,在承天門原址進行大規模重建。於是,清朝將這裏重修為一座城樓,並且正式改名為“天安門”,具有“受命於天,安邦治國”之意。
在接下來的時間裏,天安門經過不斷修繕,安裝避雷設施,加固防地震建材,以及各種改造後,最終成為如今我們看到的“天安門”。
(參考文獻《天安門的歷史》《百年天安門》《吳縣誌》《明實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