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變評價方式和招生錄取辦法,並使之與提高命題質量相配合,才能更有效地破除“唯分數、唯升學”現象
4月6日,教育部辦公廳印發《關於做好2022年中考命題工作的通知》,提出積極推進省級統一命題。力爭2022年實現省級統一命題,確不具備條件的省份,要研究提出加快推進省級統一命題的工作方案,明確時間表、路線圖,到2024年實現中考省級統一命題。作為“雙減”政策的一環,它的有效性將如何發揮?
中考命題層級的演變
在1977年恢復高考前,中考具體實施由縣級做主。恢復高考後,地市級統一命題中考逐漸成為主要方式。2010年山西省實行中考全省統一命題,2017年福建中考實行全省統考。
2016年9月,《教育部關於進一步推進高中階段學校考試招生制度改革的指導意見》印發,啓動了全國性的中考改革,提出中考改革的五大任務:推行初中學業水平考試、完善學生綜合素質評價、改革招生錄取方法、進一步完善自主招生政策、加強考試招生管理。命題層級仍然是“加強省級統籌管理,以地市為主實施”。
2019年6月,《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全面提高義務教育質量的意見》提出:“穩步推進初中學業水平考試省級統一命題。”接着2019年11月教育部印發《關於加強初中學業水平考試命題工作的意見》重申:“各地要進一步強化省級統籌,落實初中學業水平考試命題管理省級主體責任,尚未實施統一命題的省份,應積極創造條件穩步推進省級統一命題。”
2021年,“完善省級統一的中考命題機制”被寫入教育部工作要點。2021年6月,安徽省中考採用了全省統一出卷、統一考試時間。到2021年底,全國有15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實行中考省級統一命題,其餘省份實行中考市級統一命題,全國中考命題單位共有150餘家。
“雙減”背景下的中考命題
2022年迎來“雙減”政策實施後第一次中考,半數省份的中考仍是各地市自主命題。教育部2022年工作要點中明確:要推進中考改革、推動各省(區、市)全面推進招生錄取綜合改革,加快實現省級統一命題,繼續組織開展中考命題評估。2月15日,教育部召開的新聞發佈會強調,深化考試評價改革,加快推進中考省級統一命題,要進一步加強“雙減”背景下中考命題的研究工作,切實提高命題質量,確保依標命題、難易適度、教考銜接。
顯然,4月6日教育部辦公廳的通知是上述一系列政策的落實。中考省級統一命題顯然增強了管理者對命題的控制力,更好地貫徹落實“雙減”政策的要求,儘可能讓中考跟“雙減”政策配合起來。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命題質量,解決各地命題質量參差不齊,命題管理不完善等問題,規範命題範圍和難度,落實依據課程標準命題,更有效地以國家教育質量標準來衡量一個地區的教學質量,可以有效避免各地執行國家課程標準隨意化。以同樣的標準來對學生提出要求和進行評價,也是深化教育教學改革,減少命題的成本,為義務教育優質均衡實現提供重要的可比性參考依據。
從“雙減”目標實現的視角看,省級統一命題並不等於減負,已經實行統一命題的省份也並未完全實現減負。省級統一命題相對於地市命題,是命題或評價權力的進一步集中,但與之伴隨所產生的效果也包括評價標準相對單一。而評價標準單一又可能導致學生學業負擔重。
同一試題使用範圍增大也就增強了它與更多師生的厲害攸關性,對試題的質量、等值性、信度等相關指標的要求也就相應更高。地市級命題使用範圍小,相關的要求相對較低。統一命題的試卷,讓發展不平衡的各地市從中考分數上具有更加單一的“可比性”,也可能引發用中考分數高低評價各地的義務教育質量的新形式“唯分數論”。所以政策在實施過程中,需要防止誤判。
此外,原有各地市獨立命題時,為了體現區分度,在相互比拼中試題確實會出現超標現象,學生為了考高分就需要通過補課、做難題,引發焦慮和負擔加重。從貫徹“雙減”政策,照應各地差異角度考慮,中考省級統一命題需要以課程標準為依據,相對於教育發展水平較高的地域命題難度將會降低;但對於教育發展水平相對較低的地區,中考難度必然是有一定的提升。
如果大多數學生面前都沒有難題,仍然要按照考分高低確定進入什麼高中或職普分流,由於中考錄取看的不是絕對分值,而是相對排名,則會出現在微小分差之間更為激烈的競爭,考題難度降低會助長部分學生採取“題海戰術”比拼考試分數,負擔的減輕程度還有待評估。所以靠省級統一命題和降低考試難度,尚難以實現為學生減負的目標。
還須改變評價方式和招錄辦法
顯然,改變評價方式和招生錄取辦法,並使之與提高命題質量相配合,才能更有效地破除“唯分數、唯升學”現象,切實減輕學業負擔。
僅僅省級統一命題不能徹底改變特定區域的高中錄取格局,因為學業負擔來自在同一區域進入更好高中學校的期望,如果還是依據一次考分決定學生進什麼樣的高中,很難實質性減輕學生的負擔。即便強調把初中綜合素質評價納入中考,推進部分高中學校進行自主招生、優質高中錄取名額分配到初中學校,但如果這些都還是主要看學生的中考成績,將中考成績作為重要的依據,焦慮就依然會存在。
在“雙減”政策背景下,考試命題“指揮棒”確實是關鍵。與此同時,推進中考改革除了將期望放在考試命題上,還應更多關注如何建立多元評價、改進招錄製度,重新規劃高中教育發展戰略,加快完善各類配套措施。
省級統一命題能夠發揮積極作用的前提是:一方面需要解決教育均衡問題;另一方面切實推進建立多元評價體系,進一步推動綜合評價改革,優化教育評價體系,深化評價改革。建立多元評價體系需要擴大教師對學生的評價權和學校招生的自主權、建立升學評價多元的體系、打破唯分數論,這才是更關鍵性的改革。
將9年的學習寄希望於僅用2個小時的考試上並不科學,僅考幾道題就要測出學生知識掌握、能力發展、態度價值觀等,也不具有完整的可實現性。比如加拿大,他們也有各個州的考試,但州的考試佔學生評價比重的30%,直接教學生的老師對學生進行評價佔70%,所以他們不存在統考對孩子產生壓力的問題,學生平常學習由老師進行綜合評價。
目前,中考的選拔功能還需要進一步弱化,同時更加重視義務教育階段學生是否達到了課程標準要求,中考應日益強化其檢驗義務教育合格的底線定位,如果學生達到了要求,他就有上高中的資格。淡化升學競爭的同時,加快高中多樣性、特色化發展,擴大學生選擇空間,實現高中學校特色與學生優勢潛能的有效配對。
另外,中考省級統一命題本身也應有多種實施模式,不宜不同的省市照搬。簡而言之,實行省級命題還需要配合多元評價機制建立和招生方式的改進,才能真正實現減輕學業負擔的目標。
作者 儲朝暉(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研究員 )
編輯 尹曙光
紅星評論投稿郵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