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中秋節遇上教師節,B站短片《送月亮的人》刷屏網絡

今年的中秋節,也是教師節,這樣的巧合上一次出現,還是在38年前。為迎接“雙節”的到來,嗶哩嗶哩(簡稱“B站”)發佈了一條《送月亮的人》視頻短片,劉嘉麒院士、羅翔、戴建業、李正、宋浩、鄭莉、翎人祭酒、韓卓、鄉村教師日記等9位“網紅”教師,將月亮的美好寓意作為禮物,送給大家。截至目前,該短片在B站已經收穫超過500萬播放量。

當中秋節遇上教師節,B站短片《送月亮的人》刷屏網絡

圖説:《送月亮的人》中秋節、教師節短片 官方圖(下同)

當中秋節遇上教師節,B站短片《送月亮的人》刷屏網絡

圖説:短片播放量已經超過500萬

被稱為“火山院士”的火山地質與第四紀地質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劉嘉麒從去年11月開始在B站發視頻分享知識。目前,他已經上傳了46條視頻,獲贊56萬,擁有31.5萬粉絲。從火山的結構,到火山噴發帶來的危害,再到火山能源的利用,劉嘉麒院士一直用深入淺出的講解方式,帶領“雲學生”們認識地質。今年中秋節遇上教師節,劉嘉麒便在視頻中提議:“要不咱們送個月亮吧,月亮不僅是距離我們38萬公里的一個天體,它還是光明、友誼和團圓的象徵。”

當中秋節遇上教師節,B站短片《送月亮的人》刷屏網絡

圖説:中國科學院院士劉嘉麒

按照劉嘉麒院士的提議,教齡41年的華中師範大學古代文學教授戴建業打頭陣,帶着幾位教師,用一首首描寫中秋、月亮、故鄉的詩句,遙贈屏幕前的學子。來B站之前,戴建業就因為一段操着“麻城普通話”,用詼諧語言講解晦澀古詩的視頻走紅網絡。2020年,他在B站註冊了賬號,“這裏是年輕人的樂園,我在這裏開設古代文學課程,沾一沾年輕人的氣息。今年八十,明年十八!”入駐B站後的每年中秋,戴教授都要講一首與月相關古詩詞,第一年是人們最熟悉的蘇軾《水調歌頭》,第二年是“沒有月亮的中秋”要讀的辛棄疾《一剪梅·中秋無月》,今年則是李白的《古朗月行》。“小時不識月,呼作白玉盤。我們要學着如何變成一個負責人的大人,更要學會如何變回一個快樂的小孩。”

當中秋節遇上教師節,B站短片《送月亮的人》刷屏網絡

圖説:華中師範大學古代文學教授戴建業

“做老師麼,就是要把這些故事分享給同學們,就像月亮反射太陽的光,讓過去的故事照亮你們未來的路。”最後登場的中國政法大學教授羅翔,一語道破視頻主題“送月亮的人”的內涵——老師,就是送月亮的人,温柔地照亮學子們前行的路。憑藉着金句頻出的法律課程、通俗易懂的生動案例,羅翔在B站短短兩年已經收穫了2400多萬粉絲,也成為2021年“B站年度最高人氣up主”,而他的初衷,正是為更多羣眾普法,提高人民的法律意識,告誡大家何可為、何不可為。在短片結尾,他代表所有老師吐露心聲:“從來沒有後悔過成為老師,祝福學生們一寸月光萬里路,莫卷人生卷詩書。”

近年來,網絡平台掀起一股全民學習的風潮,越來越多老師成為了大家眼中的“網紅”,將以往只有名校裏能聽到的寶貴課程分享給線上的網友們。順應熱潮,B站的“知識區”也入駐了一批優秀教師,目前總數已超5000人,總授課時長超43萬小時。B站還上線了視頻筆記功能,舉辦“學習打卡”與“筆記打卡”等活動,聚集了1.98億熱愛知識的“雲學生”。

當中秋節遇上教師節,B站短片《送月亮的人》刷屏網絡

圖説:寶藏老師助力計劃

此次中秋節、教師節之際,B站發佈短片的同時,推出了“寶藏老師助力計劃”。用户搜索“寶藏老師”,可以收到B站專為老師、學生羣體準備的優質內容。面對老師,B站也再度伸出橄欖枝,邀請他們入駐創作知識科普、生活日常等內容,並將在流量扶持、創作培訓等方面,給予更多支持。(新民晚報記者 吳旭穎)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343 字。

轉載請註明: 當中秋節遇上教師節,B站短片《送月亮的人》刷屏網絡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