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白蛇傳中法海,為什麼成了棒打鴛鴦負面形象,罪魁禍首竟是張夢龍

由 都超英 發佈於 經典

如果大家覺得小編的文章不錯,請點贊和分享朋友哦
很多事情的發展並沒有像人們想象中的那麼順利,無論做什麼事情都應該做好最壞的打算,提高自己的承受能力!
《白蛇傳》這個被演繹千百年的傳奇故事,可謂家喻户曉。我們知道,故事中的法海是金山寺的住持,他法力廣大,以降妖除魔為己任,以至於拆散了許仙和白蛇的姻緣。也正因如此,在歷史上法海不得人心。魯迅不喜歡他,曾經替白娘娘抱不平,怪法海太多事。
另外,國家領導人也不喜歡他,據説1958年,領袖在上海看了一場戲曲白蛇傳。上台與演員握手的時候,他跟白蛇、許仙握手,用了單手,而跟青蛇握手,卻用了雙手。最後,竟然對飾演法海的那名演員置之不理。由此可見,我們敬愛的偉人對法海的成見,有多深。
而2011年上映的電影版《白蛇傳説》,其中李連杰的法海,則一改往日的反派形象,有了更多的人情味。甚至法海,還自己反思,説我一生護法為的就是天道人倫,為什麼會招來這場災難呢?是不是我太執着了,我真的錯了。當然,故事終歸是故事。
那麼,歷史上到底有沒有法海其人,如果有的話,真實的法海有是怎樣的一種形象呢?
長江浩浩西來,水面雲山,山上樓台。元代詞人趙禹圭筆下的佛地蓬萊,指的就是金山寺。金山寺傍山而修,廟宇樓閣幢幢相銜,將整個山體密密地包圍起來。遙看金山寺,只見寺廟不見山,故有“金山寺裹山”之稱。在民間,金山寺因《白蛇傳》而揚名。
在15世紀,日本僧人雪舟所繪鎮江畫卷中,金山如滔滔江水之中一塊浮玉,寺山一體,江中獨立。
只是在差不多100年前,金山才逐漸與陸地接壤。金山寺所在地古城鎮江,位於長江和古運河交匯處,古稱京口、潤洲,有天下第一江山之美稱。扼南北要衝,得山水之勝,連同它悠久的佛教文化。千百年來,吸引了無數文士、僧人到訪和居停。
在魏晉南北朝時期,流行一種士族文化,由於北方戰亂,這些文人也遷到了江南一帶。另外,這些士族騷客對寺廟情有獨鍾,比如説:他們離開之後,把自己當初所建的房子,全部捐獻給了當地的寺廟。所以,這些文化人也催生了江南多寺廟的景象。
鎮江佛教始於東漢,興盛於唐宋。金山寺是鎮江佛教的標誌性寺院,也是長江流域四大禪宗叢林之一。歷史上,這裏曾經歷7度興廢。而今天,金山寺仍然香火興旺,香客、遊客一直絡繹不絕。而對於初次到訪的遊客,談論最多的當然仍是法海和尚。
金山建寺,始於東晉明帝時期,初名“澤心寺”。相傳,法海在這裏挖地得金,便得名金山,寺以山名,就叫金山寺。北宋時期,真宗趙恆因夢遊金山,便下旨將寺廟改為“龍游寺”。
到了清朝,康熙帝下江南來到金山寺後,看這裏秀麗雄偉、萬千氣象,因此手書“江天一覽”四字,並賜名“江天禪寺”。之後,一直沿用至今。有趣的是,1000多年來,金山寺幾經易名,真正的寺名卻很少人理會,人們唯獨喜愛稱其為“金山寺”。
另外,白娘子水漫金山等一些神話故事,更是使得金山寺和法海的名字,家喻户曉、婦孺皆知。説到法海,歷史上此人真實存在。他的父親是當時,唐朝一個吏部尚書,叫裴休。後來,他出家成了一名得道高僧。
據當地人講,最早來金山開山建廟的並不是法海,而是武則天的侄孫,靈坦法師。相傳,當時的李氏家族後人發動復辟,因跟武則天的血緣關係,作為侄子的靈坦法師就逃命到了金山。據説,當年整個金山就是一片荒涼,什麼都沒有。沒辦法,靈坦只能先住在一個叫白龍洞裏。所以就這樣,他一點一點地開山建廟,過着與世隔絕的修行生活。
直到100多年以後,法海從江西的廬山來到了金山。但是,法海在來的途中,正好趕上唐武宗滅佛。所以,當年靈坦法師興建的寺廟,全部毀於一旦。於是,法海就在山上找了一個洞作為其居住之所,後來此洞被後人稱作“法海洞”。就這樣他一邊修持,一邊發願一定要重修金山寺。
隨後的日子,法海白天下山挖地建寺,還要種菜自食其力。不過,當他挖地的過程中,卻挖到了很多的金子。但法海沒有動心,卻把金子呈獻給了皇帝。皇上就非常感動,就把金子賜給法海,讓他來脩金山寺。於是,法海就用金子修建了金山寺,之後金山寺的名字,就開始啓用。
唐武宗,在滅佛的第二年去世。唐宣宗繼位,開始重振佛教。由於唐朝中國禪宗不立佛像,並開始實行自耕自食。因此,在唐武宗滅佛時期,它受到的衝擊最小。之後,佛教復興時,禪宗在中國,特別是江南一帶,開始發展壯大,並逐漸成為中國的佛教主流。而法海,繼承的就是禪宗的法脈。
法海俗姓裴,因此也被後人叫做“開山裴祖”。他往生以後,其弟子雕刻了一座法海石像,供奉在他生前修行的石洞裏。由於法海的父親裴休,皈依的是黃檗禪師,而黃檗是臨濟的師傅,因此金山寺至今所傳,都是臨濟宗法脈。
但是,法海這個在佛門中的高僧大德,為什麼到了民間傳説,卻演繹成棒打鴛鴦的封建道士呢?
首先,老百姓是重情之人,而出家人又要修清淨之心,這兩種價值觀是不一樣的。事實上,法海並沒有拆散一對鴛鴦的事情,而是有一點因由,曾經有一條巨蟒被法海趕到江中。不知怎麼,事情就演繹成了這麼一個民間故事。當然,民間對法海的評價,也就成了負面人物。
其次,明清以後,中國佛教走向世俗化發展,加之部分寺院魚龍混雜,僧人宗風衰弊。在民間和世俗文學中,難免就會出現對僧尼形象的譏諷和醜化,甚至一些佛教歷史人物,也在口耳傳説和民間演繹中,逐漸演變成了迂腐、刻板的負面形象。
關於這些負面影響,罪魁禍首當屬明朝學者馮夢龍,他最早的《警世通言》裏面,其中就有白娘子永鎮雷峯塔的一篇文章,且生動地記載了法海和尚,就是一個棒打鴛鴦的一個負面形象。所以,在以後的戲曲、電影等一些作品當中,也都延續了法海的這樣一個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