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心願在天邊
天邊有一片遼闊的大草原
草原茫茫天地間
潔白的蒙古包撒落在河邊
……
呼倫貝爾大草原
白雲朵朵飄在飄在我心間
……
節選自歌曲《呼倫貝爾大草原》
這是一首悠揚的具有濃郁蒙古草原風格的歌曲,歌頌了水草豐美、景色宜人的呼倫貝爾大草原。這是一片令人神往的聖土,這裏被人們盛讚為北國碧玉,人間天堂。作為我國最大、最完整、草質最優良的草原,呼倫貝爾大草原在世界上也享有盛譽,號稱世界中緯度最好的草原。它位於內蒙古自治區東北部,地處大興安嶺以西的呼倫貝爾高原上,在中國境內面積就超過十萬平方公里。呼倫貝爾草原是眾多古代文明重要的發源地,是北方眾多遊牧民族的主要發祥地之一,東胡、匈奴、鮮卑、室韋、回紇、突厥、契丹、女真、蒙古等民族曾繁衍生息於此,被史學界譽為“中國北方遊牧民族搖籃”。
呼倫貝爾大草原
01貝爾湖——呼倫湖的姊妹湖
在這片大草原上,有一對雙生姐妹湖——呼倫湖(姐姐)和貝爾湖(妹妹)。呼倫貝爾大草原就是因呼倫湖、貝爾湖而得名,它們是這個草原的象徵!
呼倫湖全部在中國境內,面積2339平方公里,蓄水量138.5億立方米,最大水深為8米,平均水深為5.7米,是內蒙古第一大湖、第四大淡水湖。而貝爾湖位於呼倫貝爾草原的西南部邊緣,是中蒙兩國共有湖泊,湖面呈橢圓形狀,面積608.78平方公里,別看面積不算太大,但平均水深較深,約有9米,最深處約50米,蓄水量約55億立方米。貝爾湖屬於典型吞吐湖,主要集納自東南流來的哈拉哈河水而成,烏爾遜河水從貝爾湖北面流出,連接呼倫湖。它們兩個姊妹湖就像是一根藤蔓上的兩個寶葫蘆,對維繫呼倫貝爾大草原生物多樣性和豐富動植物資源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呼倫湖和貝爾湖是姊妹湖
02貝爾湖——匈奴的搖籃之一
貝爾湖第一次走進中國歷史還是和持續百年的漢匈之戰有關。秦末漢初,匈奴一代天驕冒頓單于東擊東胡,西破月氏,統一了蒙古高原,建立了龐大的匈奴遊牧帝國。當時呼倫貝爾地區是其左部,為匈奴左賢王的大後方。西漢初年,左賢王從這裏出發屢次侵擾漢朝上谷、漁陽、右北平、遼西等地,當地軍民苦不堪言。公元前119年,漢武帝遣大將軍衞青、驃騎將軍霍去病各率5萬騎兵分兩路深入漠北,尋殲匈奴主力。在此之前,匈奴右部已被打殘,現在只剩匈奴本部和左部還具有實力。
公元前119年,霍去病率東路軍出代郡後,北進2千餘里,越過大沙漠,與匈奴左賢王部遭遇。霍去病指揮漢軍發動猛烈進攻,大敗匈奴軍,俘獲屯頭王、韓王等3人,將軍、相國、當户、都尉等83人,以1萬的己方損失,殲敵70443人,左賢王部精鋭幾乎損失殆盡。左賢王率親信棄軍逃走。霍去病揮軍追殺,至狼居胥山,在山上祭天,在姑衍山祭地,又登臨瀚海,得勝而回。
漢朝騎兵
在這次戰役中,左賢王一共8萬精騎被殲滅了7萬多,可以説是遭到了毀滅性的打擊,連同被衞青擊潰的匈奴單于,從此,漠南無王庭。
按照專家們的意見,當時的瀚海不大可能是貝加爾湖。一方面霍去病北擊兩千餘里還遠遠到不了貝加爾湖;另一方面,在漢朝人的地理觀念中,貝加爾湖被稱為北海,史書是比較嚴謹的,不會把北海再換一個名字的。很有可能是他在匈奴老巢祭天拜地之後,沿着克魯倫河向東遊移到了呼倫貝爾地區,見到了呼倫湖或者是貝爾湖的其中一個,然後折返。
漠北之戰
03貝爾湖——昔日的捕魚兒海
貝爾湖又叫捕魚兒海,著名的捕魚兒海之戰就發生在這裏。朱元璋於1368年建立大明王朝後,北元勢力退縮到了蒙古高原,以泰山壓頂之勢時刻威脅新生的明朝。在幾次北伐戰爭中,對北元造成毀滅性打擊的無疑是就是捕魚兒海之戰。
1387年,朱元璋命大將軍藍玉率十五萬大軍前往漠北,這次藍玉運氣不錯,得到了非常重要情報:北元小朝廷遊牧至喀爾喀河、貝爾湖、克魯倫河一帶。知道了北元皇帝的大概位置,就宛若在沙漠中走路有了衞星定位,撲朔迷離的情形就變得明朗起來。
捕魚兒海之戰
藍玉大軍在嚮導的帶領下,人不卸甲、馬不離鞍,風雨兼程,克服重重困難快速抵達捕魚兒海附近。猝不及防的北元皇帝和他的臣子們,被藍玉大軍逮個正着,一番廝殺後,北元主力軍隊全軍覆沒,北元第三位皇帝脱木思帖木兒與太子天保奴等數十騎遁去,明軍抓獲其次子地保奴,及故太子妃並公主等一百二十餘人,官屬三千,軍士七萬,馬牛駝羊十五萬及寶璽、圖書、金銀印等,而丞相失烈門也於當年投降了明朝。此戰直接將北元由國家政權的形式打回了蒙古部落狀態。此戰後,北元勢力徹底被打垮,元朝徹底退出中國歷史舞台。
昔日的捕魚兒海---貝爾湖
04貝爾湖——諾門坎戰役
1939年,在貝爾湖附近的諾門坎和哈拉哈河流域發生了一次重要的戰役。當時,人們的目光都被中國抗日戰爭和歐洲法西斯德國的戰爭威脅所吸引,以至於人們覺得發生在亞洲腹地這場邊境衝突無關緊要。以至於人們談論起它時説:“這是一場陌生的、秘而不宣的戰爭,他們在人們注意不到的世界角落裏發泄着憤怒。”其實,正是日本在這場戰役中失敗,它才下定決心由“北上”轉為“南下”,從而深刻地改變了第二次世界大戰的走勢和最終結局。
諾門坎戰役
1939年5月,日本關東軍決定首先在諾門罕一帶進攻外蒙古,佔領其東部的領土哈拉哈地區,作為下步侵入蘇聯遠東地區的跳板,進而實現蓄謀已久的“北進計劃”。隨着戰事升級,名將朱可夫被任命為蘇軍總司令。雙方投入戰場兵員20餘萬人,大炮500餘門,飛機900架,坦克、裝甲車上千輛,死亡6萬餘人。其中一次大規模的空戰就發生在貝爾湖上空,大量的蘇軍,日軍戰機在天上展開了搏鬥。在蘇軍機械化軍隊的打擊下,戰事以日本關東軍失敗結束。此後日蘇雙方在二次大戰中一直維持和平狀態。
蘇軍名將朱可夫
05周總理:能不能給我們牧民留點喝水的地方?
展開地圖,我們驚奇地發現,現在的貝爾湖絕大部分已不在中國境內。608.78平方公里的湖面中國僅佔了西北部的40.26平方公里,只有湖泊總面積的十五分之一。這又是為何?
其實,在整個清朝幾百年時間,貝爾湖就是中國的內湖,不管是內屬蒙古,還是外藩蒙古都是中國神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公元1695年,康熙將原本屬於內蒙古的呼倫貝爾大草原劃給了黑龍江,並建立了黑龍江將軍府,貝爾湖從這時起歸黑龍江管轄。這種情況一直持續到了近代。清朝滅亡後,民國接位,外蒙獨立分子勾結俄羅斯(後期的蘇聯)勢力不斷的、反覆的上演獨立大戲。
清朝前期版圖
1939年的諾門坎戰役,以日本的戰敗結束。外蒙古在蘇聯的支持下,把貝爾湖及其周圍一大片原屬黑龍江的土地給佔了。1938年,蘇聯遠東軍第57特別軍開進外蒙駐防。
1945年2月,斯大林、羅斯福和丘吉爾三巨頭召開了主宰世界命運的雅爾塔會議,這次會議是揹着四大盟國之一的中國召開的,中國再一次成為案板上的魚肉。蘇美暗自達成協議,蘇聯答應出兵中國東北,代價是中國全盤買單,條件之一就是外蒙古獨立。結果世人皆知,國民政府拗不過,只得照單全收。
1946年1月5日外蒙古獨立,從此,我們美麗的秋海棠也變成了雄雞。因為外蒙古獨立後,中蒙兩國的邊界並未正式劃分,所以那時的邊界都是按照諾門罕戰役後,蒙軍佔領的地方為準。新中國成立後,中蒙雙方人員就邊界問題進行了商討。
中蒙界湖---貝爾湖
後來在談判邊界劃界時別的地方都好説,當談到貝爾湖歸屬時問題時,外蒙古想獨自享用,一點都不分給中國,因為此湖已經被它霸佔了。中方談判人員本來是想放棄了,後來又想了一下,覺得還是要徵求一下當地人的意見。於是叫人去調查了一下,這不調查不要緊,一調查嚇死人,當地人民非常生氣:湖全部給了外蒙,我們怎麼喝水,牲口怎麼喝水,我們又怎麼捕魚。最後周總理詢問蒙方:能不能給我們牧民留點喝水的地方?外蒙那邊仗着有蘇聯撐腰,一點都不肯讓步。最後周總理找了蘇聯來調解,外蒙那邊才肯稍微退一點,最終給中國留了一個缺口。
中國佔有貝爾湖的十五分之一
1962年,中蒙在北京簽訂《中蒙邊界條約》,兩國邊界正式確定。現在貝爾湖的風景依舊很旖旎,這裏有美麗的沙灘、一望無際的草原和碧綠的森林,也有古老的烏爾遜河連接呼倫和貝爾姐妹湖的傳奇故事,更有多彩的民族風情。一汪碧水凝望着天空,湖畔傳來悠揚的馬頭琴聲,像是穿越歷史的回聲……
圖/來源於網絡,如若侵權,請聯繫刪除
文/來源於師説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