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很多城池非常險要,為何守大城還必須野戰?

城池,又稱為城郭,是中國、韓國等東亞國家古代的軍事防禦建築。
古代很多城池非常險要,為何守大城還必須野戰?

距今約4000年左右,最早的石峁遺址面積約425萬平方米,是一座石頭城。石峁遺址以個城門,兩邊有南北墩台,有內、外甕城,還有石砌的台基、道路、護牆等。早期採用夯土築城,後來青磚技術發展,明清多數城池都改成了青磚,更為堅固。
城指的是城牆,城牆由雉堞、女牆、羊馬牆、外牆垣、馬道、中腹填土、內牆垣等組成,城的四面有城門,城上經常還有炮台,城門樓等設置。
池指的是護城河,用於阻隔敵人,延遲進攻,增加防守。古代有城就要修城牆,古代每個縣都有城牆,矮的3,4米,高的10多米。此外在一些軍事堡壘在山上河邊修有城池,更是利用了地形。
古代很多城池非常險要,為何守大城還必須野戰?

唐朝安史之亂時,張巡、許遠守睢陽,僅有一些地方,幾千非主力軍隊,竟然殲滅10多倍自己數量的叛軍,睢陽堅守10月之久。 上圖是商丘古城(唐朝睢陽城),城外水系環繞,易守難攻。
古代很多城池非常險要,為何守大城還必須野戰?

南宋末年,蒙古幾十萬軍隊入四川,潼川府路合州釣魚城被圍攻,卻始終無法攻克。蒙古軍無計可施,大汗蒙哥也受傷而死,城池險要是發揮了巨大作用。直到南宋滅亡後,大勢已去,孤城釣魚城守衞36年後才投降。
釣魚城地處嘉陵江、渠江、涪江匯合處,南北西三面環水,城內又有水井,可以長期自給,地勢十分險要。
古代很多城池非常險要,為何守大城還必須野戰?

上面講的城池都是要塞,防守十分有利,可以坐逸待勞消耗敵軍。然而在守大城的時候,卻必須野戰,這是為什麼呢?
首先,大城往往是國都或者是區域中心,存亡關係重大。北宋時期燕京城是遼宋爭奪的大城,這裏是燕雲十六州地區的關鍵,關係到宋朝北方疆域完整,因此雙方誓死爭奪。而唐朝睢陽城,宋朝釣魚城,明朝寧遠城等只是前方的堡壘。
第二,大城尤其是首都被圍關係到國家興亡。宋朝的開封城,明朝的北京城都有多重城牆,防禦體系非常堅固。然而城內有皇帝,還有眾多人口,完全被圍困糧食水會出現問題。根本不用攻城。
第三,單純的守城往往失敗,明朝大淩河一戰,皇太極圍城不攻,迫使明軍斷糧投降。大城被圍應當是積極防禦,通過作戰消耗進攻方實力,同時與城外的救援部隊呼應,聯手打敗敵軍。
古代很多城池非常險要,為何守大城還必須野戰?

明朝土木堡之變後,于謙身擔但重任防守京城,依靠城池上火力幫助,形成了一個依城為營,內外夾擊的作戰部署,多次擊敗瓦剌軍,取得勝利。
北宋末期,金兵兵分兩路南下,突破黃河包圍開封城。徽欽皇帝打擊主戰派李綱和种師道,不讓各地勤王,單純守衞城池,最終靖康之恥。
古代很多城池非常險要,為何守大城還必須野戰?

宋朝消極防禦,開封城被內部作亂打開了外城。上面的例子説明守大城必須野戰,單純守城就是等死。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011 字。

轉載請註明: 古代很多城池非常險要,為何守大城還必須野戰?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