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知道,大宋王朝的奸臣出奇的多。縱觀歷史數千年,恐怕沒有哪一個朝代出過宋代那麼多奸臣。中國歷史上的十大奸臣,宋朝恐怕就佔一半以上。
宋朝是一個盛產奸臣的時代。從宋徽宗趙佶君臨天下到南宋末年這100多年間,可以説奸臣不勝枚舉。比較有名的大奸臣,有以蔡京為首的“北宋六賊”,還有白時中、張邦昌、秦檜、万俟卨(xie)、史彌遠、丁大全、賈似道、陳宜中、留夢炎等等。
當然,在眾多的奸臣中,有一個人我們不得不説,他膽子很大,而且跟蘇軾還是好朋友,他就是章惇(dun)。
蘇東坡年輕時任鳳翔通判,與商洛(今陝西商洛市)令的章惇既是同僚,又是好友。
有一天,兩個風華正茂的小夥子,共遊終南山,到達仙遊潭。仙遊潭是終南山中一處絕佳的景點,潭上石壁峭立,潭下懸崖萬丈,對面絕壁千仞,一根橫木連接其間,驚險可怖。
文人雅興,遇到景點就手癢,章惇也不例外。他客氣地先請蘇軾到對面石壁上題詞,蘇軾望了望深淵,連説不敢。
誰知章惇笑了笑,然後緊了緊袍袖,滿不在乎地走過那獨木橋,又像猿猴一樣輕巧地緣着樹木跳下,然後用筆飽蘸漆墨在石壁上寫下五個大字:蘇軾、章惇來。寫完之後再緣索回來,面不改色心不跳。
這時的蘇軾早已嚇出一身冷汗,撫摸着章惇的背嘆息道:“君他日必能殺人。”意思是你這傢伙,將來肯定狠毒害人。
章惇問:“何也?”
蘇軾回答説:“能自判命者,能殺人也。”(《宋史·章惇傳》)意思是對自己都這麼狠,何況對別人?一個連自己的生命都不懂得珍惜的人,還會珍惜他人的生命嗎?這種人,一旦大權在握,必然殘酷無情,殺人不眨眼。
是這樣嗎?那就來看看章惇到底是個什麼樣的人。
章惇是福建建州浦城人。他是父親章愈與其乳母的私生子,章惇“惇豪俊、博學善文”。跟兩宋所有的大臣一樣,後來當了宰相的他也是進士出身,只不過考了兩次。
公元1057年,宋仁宗嘉祐二年,22歲的章惇參加科舉考試,中了進士。可這位倔脾氣的年輕人,卻因為侄兒章衡高中狀元,恥於屈居晚輩之下,結果在殿中將敕書退還,然後揚長而去。
所以,嘉祐四年,章惇再次參加考試,比上次考得還好,中了進士甲科,結果朝野為之震驚。於是做了商洛知縣。
後來章惇被宰相王安石和宋神宗看中,連連提拔為編修三司條例官、知制誥、三司使、參知政事,官運亨通,步步高昇,成為了權威赫赫的副宰相,並參與和推動了“熙寧變法”,成為了革新派的實權人物。
可惜好景不長,熙寧八年十月呂惠卿被貶,章惇也被鄧綰狀告為同惡,貶到外地。
後來宋神宗去世後,9歲的宋哲宗繼位,高太后垂簾聽政。高太后反對變法的,重新啓用反對派司馬光出任宰相,全盤廢除熙寧以來的改革舉措,並着手清算革新派。章惇自然被清算。被打發到杭州去看守道觀,官名提舉洞霄宮,一去就是八年。
公元1093年,元祐八年九月,高太后去世,哲宗親政,改年號為紹聖。宋哲宗年輕氣盛,面對當時疲乏的國力、低迷的士氣,決定重啓改革。那麼,誰將受益?當然是章惇了。他是革新派的支持者。
“首起惇為尚書左僕射兼門下侍郎(宰相),於是專以‘紹述’為國是,凡元祐所革一切復之。”(《宋史·章惇傳》)
風水輪流轉,章惇又起來了。他由洞霄宮管理員被直接任命為首相左僕射兼門下侍郎,此後,章惇一直擔任相職,直至哲宗去世。
可惜的是章惇上台後,並沒有拋棄門户之見,恪守中庸之道,不偏不倚團結一切力量穩步推進革新。而是以眼還眼,以牙還牙,在收拾和報復反對派,來強行推動改革舉措,其手段之卑劣,打擊之殘酷,北宋以來罕見。
章惇一回到開封,就像當年的司馬光一樣,被沸騰的民意和情緒裹挾,年輕時的狠勁也冒出來了。為了徹底否定哲宗親政之前的政治,大罵太皇太后“垂簾之初,老奸擅國”。而對待司馬光他們,就更不會心慈手軟。
《宋史·章惇傳》上記載説:“(章惇)協謀朋奸,報復仇怨,小大之臣,無一得免,死者禍及其孥。”
意思是凡有舊仇宿怨的,無論官職大小,統統報復,即便是已經死了的人,都要報復到他的妻子兒女身上,無人倖免。呂大防、劉安世、範祖禹、劉摯等大臣被紛紛貶至嶺南,連好朋友蘇東坡也不放過,被貶至茫茫海外。
據統計,因曾經反對改革被章惇判處重罪者近千人,貶官流放者不計其數。最讓人覺得不可理喻的是,章惇還提出要將司馬光和呂公著開棺暴屍,到了陰曹地府還被清算。
這就實在太過分了,宋哲宗不忍,其他人也看不下去。吏部尚書許將就認為這樣做有虧聖德,同知樞密院事曾布則秘密上書,請求不要毀掉呂公著的墓碑。
這時的章惇,完全走向了自己的反面。司馬光復闢時,章惇是冷靜客觀的,然而現在怎麼樣呢?章惇豈止矯枉過正,簡直就是瘋狂。
蘇軾當年所言,果然成真。而且章惇這個人,身為高級官僚,卻未管好自己的家人,他父親橫行鄉里,佔用良田。而且到處打招呼。
所以説,權力是柄雙刃劍,既可成就大善,也可製造大惡。章惇膽子大有才幹有魄力,用在正確的事情上,利國利民,但用在錯誤的事情和徇私上,就是害人害己了。
注: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