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逆向考研”現象引起廣泛關注。所謂“逆向考研”,指的是考生從排名更高、社會觀感更好的學校考到整體評價相對稍弱的學校,甚至從“雙一流”名校考到“雙非”高校。比如,杭州電子科技大學公佈的2022年考研生源信息就顯示:不少來自鄭州大學、浙江大學、大連理工大學的本科生考入該校。在報考浙江農林大學的考生中,有188人來自“985”或“211”高校,這在往年都是少見的情況。很多人不禁納悶:名校學生為何選擇“下沉”?這是怎麼了?
“逆向考研”無疑不是主流現象,多數學生在考研時,還是會優先選擇整體評價更高的大學,而這也與“求上進”的社會觀念相合。然而,“逆向考研”現象的出現提醒我們:考研並非只有大眾眼中的“向上”這一個選項,基於各種原因,考生完全可能做出截然不同,卻同樣有其內在合理性的選擇。
對部分考生而言,“逆向考研”既是一種無奈,也是一條出路。當下,高校畢業生就業壓力與日俱增,將更多本科畢業生推向了讀研這個“避風港”。面對競爭,一些名校學生為了保證成功讀研,寧可“退而求其次”,降低失敗的風險。此外,即便是本科就讀於名校的考生,考上本校研究生也不容易。畢竟,很多“雙非”高校的學生都把考研當成“二次高考”,鉚足了勁要在研究生階段考入名校。與此相應,一些沒那麼“學霸”的名校學生並沒有足夠的考試實力,如果有心讀研,不如選擇“雙非”高校,這既是自知之明的表現,也在很大程度上緩解了他們的壓力。
無奈之外,也有不少考生主動選擇“逆向考研”。僅憑學校整體評價的高低判定個人選擇的好壞,本身就不是理性的思考方式。部分“逆向考研”的學生具備考上名校的實力,但他們在綜合評估之後,還是做出了現在的決定。事實上,如果考生清楚自己想要的到底是什麼,對專業、導師、個人能力、就業前景有充分的把握,“逆向考研”未必不是更好的選擇。
相比於學校層次,這部分考生可能更看重學校所在城市能提供的實習、就業機會等。在北京、上海、深圳、杭州等地,一些非“雙一流”高校雖然不是名校,但卻能給學生提供相對優越的機會與資源,某些在區位上不佔優勢的名校,反而不具備這些條件。
還有一些學生更看重專業,畢竟,到了研究生階段,專業與導師的水平很可能比學校的名氣更加重要。倘若非名校的相關專業在全國排名靠前,有不錯的學習氛圍與發展前景,名校生去這裏讀研又有何不可?
在個人層面上,“逆向考研”是更加個性化的選擇。當事人冷暖自知,社會不必大驚小怪、過度評價。關心年輕人前途的教育工作者,還應考慮到年輕人的實際情況,對其給予針對性的建議與幫助。而在宏觀層面上,我們應當從這一現象中看到教育資源分配與就業形勢的問題,想方設法為年輕人開闢出更加寬廣的追夢舞台,為其減輕負擔,緩和競爭壓力,從而讓他們看到更多未來的希望。
來源:中國青年報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