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正值符拉迪沃斯託克(海參崴)建城160週年之際,俄羅斯駐華大使館發了一條中文微博,除慶祝之外,微博還註明了“符拉迪沃斯託克”的中文含義:統治東方。此微博一出,頓時引起眾多中國網友的反感,國人的故土情結夾雜着中俄之間的領土舊賬一起煽動起整個網絡輿論。
符拉迪沃斯託克,原名海參崴,清朝時期隸屬吉林將軍,為中國固有領土,因清朝後期衰敗,沙俄不斷侵略,海參崴連同近160萬平方公里的土地被沙俄侵佔。初期海參崴還有數千華人社區參與海參崴的生產建設,等到了蘇聯時期,則被逐漸驅逐,如今城中人口主要是俄羅斯人和中國俄羅斯族人。
作為我國的固有領土,海參崴逐漸被俄國侵佔,成為近代以來國人特別是東北人最痛苦的記憶之一,再加上因俄國侵佔了烏蘇里江以東地區致使東北喪失出海口,而近些年來東北又一直髮展緩慢,海參崴逐漸成為了刺痛國人神經的敏感地帶。
清朝時期,中國因積貧積弱失去了海參崴,成為了一段不堪回首的國恥,但百年過去了,歷史終究成為了領土現狀,儘管我們都熱愛故土,但時至今日,無論是中國人還是俄國人都無法再為當年的那段歷史負責,歷史舊賬永遠是説不清道不明的。一朝天子一朝臣,誰也無法背起歷史的黑鍋,誰也無法為歷史情結打破現實的寧靜。
而基於大家都知道的原因,現在中俄雙方交往密切,互幫互助,友好相處。有些勢力總是不遺餘力的煽動仇俄的情緒,但無論中俄之間存在歷史遺留問題還是經濟利益摩擦,此時中俄相背並不符合當前的戰略定位。事實上,中俄兩國官方和主流社會對這些看的都非常透徹。
在這種友好相處的大背景下,中國尊重已經歷史形成的中俄領土現狀,俄方也應當尊重中國人對故土的情結。在中國出版的地圖上,海參崴三個字永遠出現在地圖上,這也是國人遺留的故土記憶。但俄羅斯使館在中國社交媒體上發佈這樣的微博確實不妥,其帶着濃厚的侵略色彩,是對中國公眾的不尊重表現。無論其是無意之過還是有意為之,都應得到國人的強烈反對。
基於歷史現狀和中俄兩國民間友好的使命,我們願意維持現狀,但這並不代表我們可以忘記歷史,《璦琿條約》、《北京條約》、沙俄侵佔江東六十四屯的慘烈場景、珍寶島自衞反擊戰等種種歷史都留在中國人的記憶裏,作為擁有五千年輝煌歷史的文明大國,我們不會斤斤計較歷史舊賬,開時代倒車,但也絕不會容忍別人依仗歷史既得利益踐踏國人尊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