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學智有條毛毯一直不敢用,22年後送給兒子,兒子也從來不用
有一種使命要用血與火來熔鑄,要用生與死來磨礪,它比泰山還重,比生命可貴,這就是軍人使命。
在硝煙四起的戰亂時期,作為國家最高領導人的偉人曾經倡導過"不拿羣眾一針一線"的革命方針,這種將羣眾的利益看在眼裏、記在心間的革命精神是每個合格軍人所必須具備的,而今天要來講述的這位軍人將領,就是一直嚴於律己,將自身利益置之度外的優秀軍人代表。
烽火瀰漫的動盪年代,讓所有懷揣愛國情懷的有識之士都積極地參與到了為國家鬥爭的隊伍中。1913年2月,被稱為"六星上將"的洪學智出生了,自幼生活在貧困的農民家庭中,動盪不安的戰亂影響更是加劇了洪學智家庭的困境,同時也在洪學智的內心深處滋生了濃厚的愛國情懷。
1929年3月,年滿16歲的洪學智加入了赤城游擊隊,在經歷商南起義之後洪學智順利地成為了一名中國共產黨員,並於同年12月跟隨赤城游擊隊編入了紅一軍。
成為軍人的洪學智一直不忘自己的參軍初衷,他希望能夠為平定國家戰亂獻出自己微薄的力量,而這種想法也一直支撐洪學智在戰場中的奮力拼搏。
1935年3月,洪學智跟隨紅四方面軍進行長征,並在長征途中參與了多次戰役的戰鬥,洪學智自那時起就開始負責軍隊的後方收容和籌集糧草等工作,在1935年7月,洪學智奉命接應紅軍,先後為組織籌集了大量的軍需物資,並由此受到了領導的極力讚賞。
從軍之路的艱險讓洪學智從一個初出茅廬的少年成長為了一名合格的軍人將士,在戰爭中他一直正確執行黨的方針政策,嚴格服從上級的命令,並對羣眾疾苦關懷有加,洪學智真正得做到了將羣眾的利益放在首位,將自身的生死置之度外。
從穿上軍裝的那一刻,無數戰士就已經將國之興亡當作了自己的畢生信仰。1939年7月,洪學智率領第三大隊學員隨抗大總校奔赴太行山抗戰前線,並參與了掃蕩活動。
奔波於各路戰場的洪學智憑藉着自己豐富的戰鬥經驗和聰明才智,在屢次戰役中建立豐功,為中國的抗戰作出了巨大貢獻。
1945年9月,正值解放戰爭時期,洪學智被任命為新四軍第三師副師長,率軍進入東北,在"建立鞏固的東北根據地"的戰略方針引導下,洪學智克服一切阻力成功疏通了承德到遼西的鐵路沿線,及時的輸送了大批軍事幹部和部隊人員抵達東北。
"我是革命一塊磚,哪裏需要哪裏搬",哪裏的戰場需要洪學智,洪學智就衝向哪裏,他完全不顧慮戰爭的危險性,誓要用自己的身軀為祖國鑄就起一道"圍牆",洪學智在多次戰役中的出色表現,更是得到了偉人親自致電的讚許。
洪學智得來的一切榮譽與肯定都是他在黨的領導下一步一步拼搏而來的,像洪學智這樣拋頭顱灑熱血的軍人還有很多,他們為現在的和平年代作出了巨大的犧牲與貢獻,這些軍人將"中國人"這幾個字深深地刻入了骨髓,融在了血液中。
倉促中訂立婚約,卻成就了相濡以沫的白首到老。整日忙於戰場之中,洪學智的個人問題成為了組織上的"老大難"問題,而正是黨組織對洪學智的悉心關懷才成就了這一段佳偶良緣。
1936年5月30日,紅四軍在雅礱江畔舉行運動會,張文作為女兵班班長上台為紅軍獻歌,當時坐在台下的洪學智一下就相中了這個在台上演唱的女兵,隨即便找了組織説出了自己的訴求,組織上立刻派了專人找來張文談話,在對張文進行輪番"轟炸"後,這個女孩終於低下了羞澀的頭。
本就對洪學智印象不錯的張文很快便答應了組織上的意見,洪學智高興之餘和張文倉促的舉辦了簡單的結婚儀式。
6月1日那晚,在軍政治部的辦公室內,洪學智和張文在軍長和政委的見證下,交換了彼此的婚姻誓言,這場婚姻雖然來的倉促,卻讓洪學智和張文兩人廝守了一生,並育有三兒三女,真可謂是一段幸福美滿的革命情緣。
作為曾經擔任過後勤部長的洪學智來説,雖然手中緊握軍隊的財政大權,可是在工作和生活中他可一點也不"馬虎",洪學智在工作中盡職盡責,而自己在生活中也是秉承勤儉的處事作風,因他的過於勤儉還引出過這樣一段"趣聞"。
洪學智曾在長子洪虎結婚時送了他一條舊毛毯,這條毛毯可是大有來歷的。1946年,洪學智率軍抵達齊齊哈爾,並與陶鑄等進行會面。
寒冷的天氣讓陶鑄擔心洪學智無法適應,便送了洪學智一條毛毯禦寒,可是洪學智一直不敢使用,只將它收藏起來,他一是覺得這是很珍貴的禮物,二是考慮到其他士兵都沒有毛毯蓋,作為領導也不能搞特殊。在得到這條毛毯22年後,他轉贈給了兒子。
如今這條放舊了的毛毯交到了洪虎手中,洪虎在得知這條毛毯的來歷後也像父親一樣將它珍藏了起來,從來不用。這看似普通的毛毯是戰爭時期的歷史見證,它陪着洪學智度過了大半生的革命生涯。
洪學智除了對自身要求嚴格以外,對他的家人也不例外,洪學智曾對妻子張文説:"我不能搞特殊,你也不能搞特殊,洪家人都別想搞特殊"。
就是這樣一位耿直的革命軍人,將國家的利益放在首位,在為國家利益奮鬥的戰場上揮灑熱血,這份革命情懷會被歷史永遠的銘記,並隨着歲月的變遷一代代的傳揚下去。
文/盛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