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景元四年(公元263年),在曹魏集團發起的滅蜀之戰中,徵西將軍鄧艾出盡了風頭。當時,鎮西將軍鍾會率領的大軍在劍閣一帶遭到了姜維的頑強阻擊,進展不順。為了打破這一僵局,鄧艾率部自陰平沿小道迂迴穿插,越過了數百里地勢險峻、環境惡劣的無人區,繞過了蜀軍的正面防禦,奇襲涪縣、綿竹等地直逼成都,最終徹底瓦解了蜀軍的防線,消滅了蜀漢集團。
此戰中,鄧艾不僅憑着卓越的勇氣、謀略及出色的表現奪得了首功,成了享譽後世的三國名將,此戰也成了永載史冊的中國古代軍隊實施迂迴奇襲的經典戰例。而鄧艾率部由隴入蜀穿插迂迴的古道即後世所稱的“陰平道”,也隨着這場戰役變得聲名雀躍、眾人皆知。那麼,陰平道真的是一條由隴入蜀的古道嗎?它又經歷了哪些歷史演變呢?筆者結合相關史料記載,針對陰平道的由來及變革做一個簡單的介紹。
“陰平道”在兩漢三國時期是一處縣級行政區。據《漢書地理志》中的記載,陰平道是廣漢郡轄境內的十三個縣之一。隋唐時期的地理、歷史學家顏師古,在《漢書》註釋中明確指出,漢代朝廷以縣內居住的百姓成分作為劃分,少數民族佔主體的縣稱之為“道”。另據《漢官舊儀》載,地處郡內稱為縣,位於邊地稱為道。由以上記載可以得知,陰平道在兩漢三國時期是朝廷在地方上設置的一個少數民族聚集的縣級行政區,也可以稱之為“陰平縣”,具體位於今甘肅省隴南市文縣西北一帶。
然而到了宋代時期,陰平道在歷史上出現了一個轉折。因為在宋之前,“道”一直都是特指行政區域,自宋代開始,“道”成了“路”的代名詞。所以在宋人的眼裏,陰平道成了一條道路的名稱。宋代文學家祝穆在編撰《方輿勝覽》時,便將陰平道標註為一條出入蜀地的古道。受到宋人的影響,明代學者王煒又做了進一步的昇華,在其編著的《大事記續編》中明確指出,鄧艾開鑿了陰平道,在綿竹大敗蜀漢衞將軍諸葛瞻。
宋、明兩朝學者們的結論在清代得到延續與肯定,清初地理學家顧祖禹在其著作《讀史方輿紀要》中,稱陰平道為出入蜀地的古道。清雍正年間的《甘肅通志》及清乾隆年間的《三國疆域志》都認同了前人的説法,使“陰平道”徹底遠離了它的本意,成了現在意義上的,鄧艾在滅蜀之戰中穿插迂迴的古道——陰平道。這即是“陰平道”的由來及演變。
鄧艾當時迂迴穿插的古道,實際名稱為“左擔道”。據東漢學者李充編撰的《蜀記》載,蜀山自綿谷至葭萌之間的路徑極其險峻、狹窄,從北向南的行人只能用左肩挑擔艱難前行,期間還沒有辦法換肩,所以該道路稱之為左擔道。明代地理學家曹學佺編撰的《蜀中廣記》中,引了晉代《益州記》中的一段記載,自陰平縣至成都有一條左擔道,道路狹險無比,擔子只能挑在左肩,“不得度右肩也”。其中還明確指出,“鄧艾由此伐蜀”。
此外,雖然在宋代時“道”的意義發生了改變,將地域混淆為道路,對後期的學者產生了巨大的影響。但是明代學者王煒在《大事記續編》中,既承認宋人認為的鄧艾伐蜀之道為陰平道,同時也明確指出了陰平道就是左擔道。該書中有一段記載稱,鄧艾在陽平挑選精鋭之士,欲從德陽進入江油的左擔道,奇襲綿竹,直指成都。由此可以得知,無論是現在意義上的陰平道,還是兩漢三國時期的左擔道,其實就是對同一條道路的不同稱謂。
瞭解了陰平道的由來與演變,那麼陰平道的具體路線又是一個什麼樣的情況呢?近代學者根據史料及實地考察,得出了一個較為統一的結論。陰平道由多個部分組成,其中,最主要的就是正道與偏道之分。
陰平正道,也稱之為“白水道”,這是由於該道途徑兩漢三國時期的白水縣而得名。而在隋唐時期,白水縣又更名為景谷縣,所以該道也稱之為“景谷道”。陰平正道是一條水陸兼行的入蜀通道,有很重要的軍事價值。它的路線是從武都郡(今甘肅省隴南市成縣西)起,沿白龍江經葭蘆城(今隴南市武都縣東南七十里處)至陰平郡(今隴南市文縣西北)後,沿白水江至陰平橋頭(今隴南市文縣玉壘鄉東),經白水關(今四川省廣元市青川縣營盤鄉)至白水縣(今廣元市青川縣沙州鎮),經石門關(今廣元市利州區石龍村)、葭萌關(廣元市昭化區昭化鎮),進入漢壽縣(今廣元市昭化區)。
陰平偏道,即鄧艾伐蜀之道。這條古道原本是一條籍籍無名的山間僻道,既險峻又狹窄,中間還有數百公里的無人區。鄧艾當年就是率領部眾在這條偏道上開山鑿路、遇河架橋,迂迴至蜀軍腹地,給了蜀漢集團以致命的一擊。該條偏道也因為鄧艾而揚名後世,成了歷代兵家極為重視的一條入蜀通道。
該道的路線從甘肅省隴南市文縣起,沿白水江過陰平橋頭後轉向西南,翻越文縣與四川省廣元市青川縣交界處的摩天嶺,沿青川縣的青溪河谷經青川縣的陰平山、清溪鎮陰平村、青溪鎮後,再轉向西南,經青川縣與平武縣交界處的馬轉關、平武縣白草鄉,然後順涪江而下經平武縣南壩鎮、馬閣山,進入綿陽市江油市的武都鎮,經江油市、綿陽市至成都。這條偏道在漢末三國時期非常險峻且曲折,這從《三國志》的記載中就能窺見。
隨着時間的流逝、時代的發展,陰平道從一個行政區域發展演變為一條出入蜀地的道路名稱,並最終取代了左擔道得到了廣泛的認可。至近代以來,學者們通過資料考證及實地考察,不斷豐富了陰平道的內涵,使其成了一個由正道、偏道、支線、延長線等幾部分組成的,一個完整的蜀道系統概念。
圖片來自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