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宋遼兩國帶來百年和平的“澶淵之盟”,究竟是好是壞?

為宋遼兩國帶來百年和平的“澶淵之盟”,究竟是好是壞?

公元1005年發生了北宋歷史上乃至中國歷史上一件影響深遠的大事,互為敵對的宋、遼兩國在澶州城下籤署了改變兩國命運的“澶淵之盟”。

兩宋在我國曆史上絕對是奇葩的存在,兩宋在經濟上可以説富甲全球,但在對外戰爭一直被動挨打。自宋建國到宋真宗時期,宋遼之間經歷了多場戰爭,宋朝輸多贏少。由於遼國掌握了至關重要的燕雲十六州,對宋朝作戰一覽無餘,具有壓倒性的優勢。北宋建國之初,太祖、太宗為了收復燕雲十六州數次發動對遼作戰,均無功而返。

宋真宗繼位以後,宋遼邊境仍然衝突不斷,互有勝負。1004年秋,遼國蕭太后親率20萬大軍進攻北宋。這蕭太后就是“楊家將”中同楊業父子,七郎八虎作戰的那個蕭太后。此時的蕭太后也已經到了遲暮之年,她想在自己有生之年徹底解決宋遼邊境問題。

為宋遼兩國帶來百年和平的“澶淵之盟”,究竟是好是壞?

遼軍出兵之後迅速推進,很快打到了澶州城下,(今河南濮陽)澶州城坐落於黃河之上,黃河從城中穿過,將澶州分為南北兩城。宋朝派重兵集結於黃河北岸的澶州北城佈防,宋遼雙方僵持與此。

告急文書雪片般飛向汴梁城,朝廷內部很快便形成了以宰相寇準為代表的主戰派,和以南方官員王欽若為代表的南遷派,誰白了就是逃跑唄。王欽若向真宗進言,可駕臨金陵,寇準知道後大怒説到:“誰為陛下劃此策者,其罪當斬!陛下神武,將士和協,若大駕親征,人心振奮,敵人必然卻走。不然,也當堅守抵抗,另出奇兵抄襲其後路。我逸敵勞,定操勝算,否則,一旦拋棄宗廟,南幸楚蜀,人心必然崩潰,敵人便乘虛深入,天下將不可收拾。”這番大義凜然的話,真宗聽後思索再三,覺得還是很有道理的,再加上寇準等人一再堅持下,宋真宗決定御駕親征,以壯士氣。

宋真宗駕臨澶州城後,由於對遼軍的恐懼,一直呆在南城而不願過河進入北城。但宋軍佈防重點恰恰在北城,如果皇帝能駕臨北城將對部隊的士氣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於是,寇準一再勸説真宗能到達北城,寇準道:“陛下惟可進尺,不可退守,河北軍日夜望鑾輿至,若迴鑾數步,則萬眾瓦解矣。”殿前都指揮使高瓊,也極力附和寇準的主張。因寇準和高瓊的固請,真宗迫於無奈再由南城渡河進幸北城。北城將士望見御蓋親臨,踴躍歡呼,聲聞數十里,士氣大振。

為宋遼兩國帶來百年和平的“澶淵之盟”,究竟是好是壞?

恰在此時,戰場上發生了一件意外事件,徹底改變了雙方暫時的均衡態勢。這一天遼國主帥蕭撻覽在勘察刺探軍情時,被宋軍伏兵用一種特殊武器“牀子弩”射殺,據説這牀子弩有效射程能達到1500米。這在冷兵器時代那簡直就是現在的大口徑狙擊槍,一擊致命,可見北宋的科技還是很發達的。

為宋遼兩國帶來百年和平的“澶淵之盟”,究竟是好是壞?

現在有一句話叫“出來混總是要還的”用在蕭撻覽身上在合適不過了,這蕭撻覽就是太宗時期,宋遼交戰擒獲楊家將主帥、老令公楊繼業,致使老令公全軍覆沒,在這被宋軍一擊致命。有時候一場戰爭的勝敗就在不經意間決出,主將蕭撻覽的意外死亡,使戰場態勢發生了根本性的逆轉。宋軍開始逐漸佔據上風,此時的蕭太后坐卧不安,戰爭已經打了70多天,由於孤軍深入宋境600餘里,主將又意外陣亡。

因此各種條件開始對遼軍不利,蕭太后深知擊敗宋軍已經不可能。可就此撤軍,不但功虧一簣還會至遼軍於非常危險的境地。於是蕭條後想到和談,他利用宋朝降將王繼忠給宋真宗寫了一封信,巧妙的透漏出了和談的意思。本來就怯戰的宋真宗馬上做出了回應,派遣曹利用為使者同遼國談判。儘管寇準以及邊關守將楊六郎都認為,此乃天賜良機,應一鼓作氣、關門打狗擊敗遼軍收復燕雲十六州。寇準一再反對和談,但在真宗的堅持下最終還是和談成功,簽署了“澶淵之盟”。

為宋遼兩國帶來百年和平的“澶淵之盟”,究竟是好是壞?

合約規定:宋遼約為兄弟之國,宋每年送給遼歲幣銀10萬兩、絹20萬匹,宋遼以白溝河為邊界。因澶州(河南濮陽)在宋朝亦稱澶淵郡,故史稱“澶淵之盟”。

“澶淵之盟”的簽訂一直以來都爭議很大,有人認為宋朝在當時佔據天時、地利、人和的有利局面下,簽署這樣的條約簡直就是卑躬屈膝、賣國求榮,沒有一點骨氣。可又有人認為,條約的簽署為宋遼雙方結束戰爭,帶來了100多年的和平局面,還是值得肯定的。

為宋遼兩國帶來百年和平的“澶淵之盟”,究竟是好是壞?

任何事物都有其兩面性,“澶淵之盟”的簽訂確實使宋遼之間維持了一個長期和平的局面,文化上增強了中原與北方遊牧民族的交流,經濟上上也有利於漢、契丹諸族的發展,特別是長時期的和平和安定,使宋朝的經濟文化發展達到了古代封建社會從未有的新高峯,對當時宋遼兩國的老百姓來説也是絕對的利好。

但是“澶淵之盟”簽訂後,宋朝沒有認識到,狼終歸是狼,該來的終歸還是會來,沒有利用這100 年的時間強壯自己,反而進一步發展了其輕視武備、重文抑武的朝代特性。反觀遼國也放棄了南下的策略,武備鬆弛,僅僅百年之後宋遼就被彪悍的金兵攻破國都而滅亡。

“澶淵之盟”是宋遼雙方勢均力敵的結果,能戰才能和,就像宋朝不講條件的一味求和只能換來一時的和平,換不來永遠的和平。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901 字。

轉載請註明: 為宋遼兩國帶來百年和平的“澶淵之盟”,究竟是好是壞?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