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面對德國,法國人最英明的決定就是投降

今日世界,被誰掌控?答案是60後,70後,還有少許80後90後!
在一個國家做所有決擇的關鍵時刻,都是作為社會掌控者的人,按下確定鍵,財富、地位決定了話語權,而他們的成長經歷,決定了選擇。
有了如上認知,將時光回溯,回到二戰時候的法國,那個時候主導這一切的無疑是出生於1880年代的人們!
那個時候的他們,大多50到60歲,國家高官是他們,軍隊骨幹是領導是他們,至於大頭兵們,那都是兒孫輩了。
於是,他們按下了確定鍵,用一種近乎不愛國的方式,去愛法國..........

二戰面對德國,法國人最英明的決定就是投降
1880年代出生的那一輩人,算得上法國最悲催和最輝煌的見證者,也是最為矛盾的一代人。
七八上十歲少年時候,他們聽聞最多的,無疑是普法戰爭的屈辱,進而引申出的對德國徹骨仇恨。
十多年前的戰爭,讓法國失去了阿爾薩斯和洛林,失去了歐洲第一大國的地位,凡爾賽宮中加冕的德皇,也足以比肩法國人曾經的驕傲,拿破崙。
全法國氾濫的民族主義情緒,在同齡人中廣泛傳遞。
他們被譽為守護法國,恢復法國榮光的希望,年輕人啊,註定是祖國的花朵,民族的希望。
恰好,他們又出生在好時代裏面!
普法戰爭的慘敗,沒有停滯法國的發展,第二次工業革命,也給了法國無數發展的紅利。

二戰面對德國,法國人最英明的決定就是投降
借工業革命的光,法蘭西不斷在全世界插上自己的三色旗,一個龐大的殖民帝國,出現在全世界!
唯一的遺憾,只有心頭那根刺,那就是丟失的阿爾薩斯和洛林。
稍許成長,來到了青年時候,對於國際局勢的關切,讓這羣熱血沸騰的人兒,關心起了政治。
德國的俾斯麥在歐陸所向無敵,伐交玩的666。
連續三次的三皇同盟,讓法國在歐陸深陷孤立,無數人都在思考,如何破局!
最後時機來了,沙俄不滿於德國對奧匈的過度支持。
致力於對德復仇的法國,主動向沙俄伸出了橄欖枝,外交破局那一刻,無數年輕人歡欣鼓舞。
成千上萬貸款流去沙俄那一刻,無數人認為花的值得,俄法同盟,讓青年法國人看到了復仇希望。
1898年,英法爭奪尼羅河的法紹達事件,法國通過妥協,換來了英國的善意。
原本爭鋒相對的英法,在德國共同壓力下,漸漸走到了一起。無數年輕人開始高呼,英法俄三國同盟,窺見雛形。
年輕的人們,在無數個夜裏討論,歐陸東西兩邊的強大盟國,必將會讓法國復仇雪恥。
原本孤立無援的法國,年輕人開始信心滿滿。
至於當時主政的法國人60後們,其實他們更多的是擔憂。
隨後歲月,德國延續強勢,歐陸列強組團廝殺,在巴爾幹進行了兩次大規模羣毆的代理人戰爭。
這兩次演練,無異於將巴爾幹變成乾柴烈火,只等引線。
於是!時間來到瘋狂的1914年,從薩拉熱窩傳來的槍聲讓無數人明白大戰將至。
等待了30多年的復仇火焰,終於有了宣泄口,無數人高呼着復仇口號,走上街頭。
無論左中右派,只要是法國人,他們都在叫囂復仇。
復仇的吶喊,成了時代最強音,也鑄就了法蘭西第三共和國最為團結的時光。
法國人何須動員,80後們踴躍參軍,用自己的熱情,感染無數人。
這羣二三十歲的年輕人,聚集在一起,聽着總統普恩加萊廣播中的鼓動,看着遠方的阿爾薩斯和洛林,想着被德國統治的同胞,心中難掩興奮。

二戰面對德國,法國人最英明的決定就是投降
可惜的是!沒有經歷過戰爭殘酷的他們,那一刻並不知道,這不是一場三個月就能結束的旅途,而是持續四年的煉獄。
德國人的強大,超出了熱血軍團的想象,前線接連傳來的失利消息,還有遠征阿爾薩斯被趕跑的法國軍隊,都在告訴他們,戰爭不易。
戰爭開始不過一個月,戰火居然燒到了離巴黎不遠的馬恩河畔。
被佔領的國土,深深刺激了年輕人的愛國心。
從憧憬勝利,到保家衞國,他們開始了轉變,更堅韌,更頑強,更有犧牲精神。
馬恩河畔的衝鋒,凡爾登絞肉機的慘烈,望着同僚們一個個在機關槍打壓下,如同倒下的麥穗。
除了熱血噴湧,還有麻木在升騰。
唯一能拿來慰籍心靈的僅有那無數同樣愛國的民眾們。
巴黎的的士都在運輸補給,法國的民眾都在節衣縮食,他們成了最後的精神支柱。
要頂住,小夥子們!
你們的身後就是巴黎,這個從不設防的城市,容不得入侵。
不屈的高盧人,奏起了馬賽曲,瘋狂的繼續充分。
用麻木的神經和崩潰的精神,伴隨歇斯底里的動作,機械的重複,戰壕,掩護,衝鋒,開槍,一遍又一遍,直到一個個倒下。散落的屍體,遍佈戰場,無盡的哀嚎,響徹耳畔!
無數人都在問,為何曾經的意氣風發,在踐行那一刻,如此難啊!
我們不是有強大的盟友?他們在哪裏!
我想家了,我想家了,想念媽媽的法棍和爸爸的囑託...........
戰爭還在繼續,傷亡還在繼續,倒下的人成了英雄,活着的人開始出現怨言。
終於,有人高喊出了自己的心聲:這場無意義的戰爭必須終止!
停止的了嗎?無數人捫心自問!
於是,轉機來了,貌似強大的俄國爆發了革命,這不是好消息,俄國雖弱但是人多啊。
可好消息接着就來了,遠在大西洋彼岸的美國人,來了。
他們不再滿足於賣軍火賣補給,而是決定在關鍵時刻下場助戰。年輕人們開始呼喊,法美友誼萬歲,該死的戰爭該結束了。
在他們記憶中,是法國的慷慨援助,成就了今日的美國!
這友誼的長存,就如自由女神像一樣永遠屹立。(自由女神像法國送的)
精神振奮的法國年輕人,抵擋了德國最後的反撲,連續五次瘋狂的進攻,他們守住了陣地,迎來了登陸的美軍,實力此消彼長,戰場形勢陡然生變,強悍的德國,慌了。
德皇退位,戰爭結束了,一切結束了,可以回家了,回家了。
回到了久別重逢的故鄉,經歷戰火,已然成熟,或者已然麻木的他們。
望着凋敝的家鄉,靜寂的四野,還有曾經玩耍過的地方,毀於戰火,他們抱頭痛哭。
我們打的什麼仗.........心靈的創傷,成了那一代法國人,心中的結。
生活還要繼續,生兒育女,繁衍下一代!
他們渴望和平,渴望再也沒有戰爭,這成了那一代人的心聲。
只不過,在那之前,還有件事要做,那就是清算,清算死仇德國。
1919年的法國凡爾賽宮,迎來了無數世界政要。
三巨頭齊聚,配合着無數唱戲的配角,一場貌似正義的和會召開了!
在新聞中,年輕人看到了自己戰爭的成果!
國際聯盟成立了,法國英國是主角,奧匈帝國解體了,這個討厭的腐朽帝國,四分五裂。
德意志成了過去,失去了領土,失去了軍隊,成了可憐的魏瑪共和國,還要承擔如天文數字一樣的賠款。
至於阿爾薩斯和洛林,它們終於回到了法蘭西母親的懷抱。
歐洲將基於自由,重建新的正義,無數年輕人呼出了一口氣。
用我們這一輩人的鮮血,換回持久的和平和美好的未來,至少我的犧牲是值得的。願逝者安息,願生者珍惜,阿門!
可惜的是!
禱告過後沒多久,事情出現了變故,可恨的德國人居然賴賬了。
從1923年就開始拖欠的賠款,挑動了受傷最深的法國人神經,於是法國出兵教訓了德國。
卻不曾想到,被曾經的盟友,橫插一杆子。
英美,這兩個曾經稱兄道弟的國度,居然為了戰爭狂德國,譴責法國。
漸入中年的戰友們,聚會中悟出了道理。
原來一切都是算計,國與國哪來的朋友,不過是制衡而已。
法國一家獨大,歐陸不太平,德國衰弱到底,誰能壓制法國。
看明白這一切的一戰老兵們,都沉默了。
隨後,幾乎以肉眼可見的速度,無數法國人看着德國步步崛起。
擺脱賠款束縛,獲得美國資金,甚至連美國人,都在逼着法國説:你們該還錢了。(一戰貸款)
難道這一切都是生意?
中年迷惘,成了同僚們見面最常説的話,迷惘過後的醒悟,卻有着深深的害怕。重建的德國,好消息不斷,總有去過德國的哥們説着德國見聞。
1936年奧運會的盛況,也讓一戰老兵們,越發的擔憂,法國死了一代人,德國卻在蓬勃發展。
如果真要打起來,咋辦?
那個時候,不僅一戰老兵們害怕,整個法蘭西都在害怕。
看着這個曾經的死敵,居然在盟友幫助下死灰復燃,各個心有餘悸。
人口基數少,一戰傷亡大,法國人口4100萬年輕人少,德國人口7000萬,年輕人多,經濟發展也更迅速。
擔憂的政客們,還有一戰老兵們開始行動,他們主導政府不斷和英法協商,和波蘭協商,和捷克協商,和曾經瞧不上眼的所有國家協商。
目的只有一個,獲取戰爭中互幫互助的承諾。
漸漸長大,漸漸成為國家主導者的他們明白。
雖然打贏了戰爭,可法國卻在衰弱,卻在被孤立,這一切,讓他們更加害怕下一次戰爭。可惜的是,怕什麼來什麼!
那個引領德國復興的小鬍子,希特勒,漸成報紙上的明星人物。
在他帶領下,德國人一次又一次肆無忌憚的撕毀協約,踐踏底線。
他們步步緊逼,左手火槍右手聖經,用曾經帝國時代的方式,將束縛德國的枷鎖一個個掙脱。
面對這一切,無數同僚們都在聊天中説,忍忍吧,忍忍就好了。
於是,綏靖成了法國的國策,在英國配合下步步成真。
英法合謀賣了蘇台德,丟了捷克,容忍了對奧地利的吞併,無數人都在心中祈禱,這個瘋子説話算話。
因為他每次都説,這是德國最後的要求。
可惜的是,次次落空。

二戰面對德國,法國人最英明的決定就是投降
望着長大的孩子,還有他們或擔憂,或興奮的討論!
無數老兵心中升騰起一個問號:我們該讓他們經歷我經歷的嗎?
不!隨後德國人來了,這一次他們比二十年前更加強大。
而虛弱的法國,卻比二十年前更加不堪,躲在防線背後的年輕人,早已沒有了長輩的勇氣和韌性。
他們成長的時候,少有國家恥辱的記憶,多有勝利的樂章和英法主導世界的樂觀。
丟失了勇氣,如何戰鬥!
東邊的波蘭,被蘇聯和德國瓜分,西邊的英國,口惠而實不至,看上去忑不靠譜。
摧枯拉朽的閃電戰,給了驕傲的高盧人重拳打擊,席捲法蘭西的鐵蹄,讓老兵們默默流下了眼淚。
孩子,我們的命運,不該是你們的命運、
孩子,我們的勝利,沒有換來你們平安。
戰場中血肉橫飛的記憶,在心中不斷被喚醒,這羣人不約而同的叫住了試圖參軍,保家衞國的孩子們。
你們真要去嗎?我們流乾了鮮血,換來二十年的停戰,你們也要如此嗎?

二戰面對德國,法國人最英明的決定就是投降
於是,法國投降了,在一戰英雄貝當的帶領下投降了。
可以失去驕傲,不能失去生命,因為只有經歷戰爭,才明白戰爭的無情,勝利失敗不過如此。
他們依然是愛國者,只是他們累了,他們怕了,他們悟了。
於是他們做出了最英明的決定,將所有的包袱丟給了法國新的英雄,戴高樂.........
英雄引領時代,而平凡人,真的只想過日子。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3948 字。

轉載請註明: 二戰面對德國,法國人最英明的決定就是投降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