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錦之戰:清朝擊破13萬明朝大軍,加快明朝滅亡進程!
松錦之戰,是明崇禎十三年(清崇德五年,1640年)到崇禎十五年(崇德七年,1642年)間清帝皇太極發動的旨在消滅明朝關外最後一支勁旅,打通關寧錦防線的戰役。關寧錦防線是明朝末年為抵禦後金(清)所構築的自山海關經寧遠至錦州的一條防線,其中以山海關為後盾、寧遠為中堅、錦州為先鋒,其間築有多個堡台作為聯合防守據點。
松錦之戰開始於清軍圍困錦州,結束於松山城被清兵攻陷,明軍主帥洪承疇被俘止。戰爭共經歷了兩年,以明軍慘敗告終,明朝傾盡國力打造的九邊精鋭損失殆盡。在松錦之戰中,明朝的13萬大軍被清朝大軍擊破,只剩三萬殘兵跟隨吳三桂退守寧遠,之後明朝在關外的城池悉數陷落,關外鐵騎被殲滅殆盡,僅剩孤城寧遠。
松錦之戰是明、清在遼西戰場的最後一仗,可以説是皇太極生涯中最精彩之作,也是古代戰爭歷史上圍城打援的範例。松錦之戰後,明朝再也沒有能力組織起對清軍的有效反擊。
一、戰爭起因
明朝崇禎四年(後金天聰五年,1631年),祖大壽的詐降,令皇太極震怒不已。自從明清(後金)交戰以來,錦州的戰略地位日益顯得重要。明朝派遣重兵駐守,加固城池,力圖使錦州成為阻止清兵西進的一座堅固堡壘。在薩爾滸之戰後,明朝失去了遼東戰場的主動權,而就後金(清朝)來説,則掌握了戰場的主動權,從而屢屢襲擾明朝在遼東戰場的據點。
皇太極知道“率領大軍屢次入塞,最終得不到明朝的尺寸之地,都是因為有山海關的阻隔;想要取山海關,一定要先取關外四城(松山、杏山、錦州、寧遠)不可,而錦州則首當其衝。”皇太極想趁機包圍錦州,打通關寧錦防線,為清兵入關掃清障礙。對此,在筆者看來,此時的清朝,顯然不滿足於割據一方了,而是想要攻入山海關之內,從而入主中原。正是基於這一目標,皇太極所在的清朝,在松錦之戰中可謂拼盡全力,毫無保留。
明崇禎十一年(清崇德三年,1638年)農曆十月,皇太極親自率領部隊進攻明朝,率領鄭親王濟爾哈朗、豫親王多鐸出寧遠、錦州大道;睿親王多爾袞為左翼,自青山關入;貝勒嶽託為右翼,自牆子嶺入。祖大壽在中後所(今遼寧綏中縣城)屯兵,領兵偷襲多鐸,多鐸戰敗。第二天,多鐸與濟爾哈朗合兵出戰,祖大壽收兵回中後所。不久,皇太極親自來到中後所,派使者給祖大壽帶話,勸降祖大壽。祖大壽卻始終沒有露面。對於祖大壽,雖然在松錦之戰前全力抵抗清朝大軍。但是,松錦之戰的爆發,無疑改變了祖大壽的人生軌跡,並影響到他的外甥吳三桂。
二、戰爭經過
明崇禎十三年(清崇德五年,1640年)三月,清太宗皇太極吸取過去強攻寧遠、錦州受挫的教訓,制定了長圍久困、迫其出降的作戰計劃,命鄭親王濟爾哈朗、多羅貝勒多鐸等人領兵修築義州城(錦州義縣義州鎮)。對此,在筆者看來,這不僅是作戰經驗所帶來的改變,也是因為清朝整體實力的增長,促使其能夠長期圍困明朝在遼東戰場的據點,比如想要實施圍點打援的戰術,不僅需要較多的兵力,更離不開糧草補給上的支持。
公元1641年三月,皇太極進一步採取措施,在錦州城外築起座營壘,環城相列,在營壘外深挖壕溝,樹起柵木,而各營間又有深壕相連,將錦州圍得“水泄不通”。面對清朝大軍,祖大壽難以支持,只能退入內城堅守。崇禎十四年(清崇德六年,1641年)三月,錦州東關守將吳巴什降清,清兵攻佔錦州外城。至此清兵完成了對錦州城的包圍,填補護城河,毀壞城牆,明朝的外援給養都斷絕了。對此,在筆者看來,戰爭進行到這個時刻,錦州已經有隨時被清軍佔據的風險了。因此,崇禎皇帝自然不會坐以待斃,選擇立即派兵支援祖大壽。
崇禎十四年(清崇德六年,1641年)三月,洪承疇從北京出發前往錦州,洪承疇不敢冒進,駐紮寧遠,以窺探錦州勢態。崇禎十四年(清崇德六年,1641年)七月二十六日洪承疇在寧遠誓師,率八總兵、十三萬人,七月二十八日抵錦州城南乳峯山一帶。對此,在筆者看來,就洪承疇率領的13萬大軍,可以説是明朝在關外最後的精鋭力量。因為在兵力上具有一定的優勢,洪承疇和清朝大軍交戰之初,後者損失慘重。此時明軍士氣正鋭,皇太極對清兵失利心急如焚。不過,對於志在必得的皇太極,並沒有一蹶不振,而是在短時間內就重振旗鼓,發動新的攻勢。
公元1641年八月,皇太極帶病急援錦州,晝夜兼行500餘里,到達錦州城北的戚家堡(遼寧錦縣齊家堡)。不久之後,洪承疇與清兵決戰於松山、錦州地區,皇太極秘令阿濟格突襲塔山,趁潮落時奪取明軍屯積在筆架山的糧草十二堆。對此,在不少歷史學者看來,明朝大軍在裝備上擁有優勢,只要全力防守,完全可以避免糧草落入清軍手中。但是,面對突然來襲的清軍,明朝將士早已喪失鬥志,唯知保命逃竄。
在糧草出現問題後,洪承疇被迫放棄了“且戰且守”的“持久之策”,率兵匆匆趕來,此時僅有三天軍糧,眼看糧道斷絕,將士大為恐慌,多有逃跑之心。對此,在筆者看來,在東漢末年的官渡之戰中,曹操奇襲袁紹大軍的糧草囤積之處——烏巢,這成為曹操能夠取得官渡之戰勝利的關鍵。現在,皇太極也是因為奪取了明軍的糧草,從而掌握了戰場的主動權。
三、戰爭結果
明朝的糧餉斷絕,錦州城中糧食短缺。松山副將夏承德遣人密約降清,以為內應。崇禎十五年(清崇德七年,1642年)二月十八日城陷,總兵邱民仰、王廷臣、曹變蛟被殺,洪承疇、祖大樂兵敗被俘至瀋陽,三月八日,祖大壽率部獻城歸降,清兵佔領錦州。對於曾經詐降的祖大壽,這一次被迫歸降了清朝。
到了崇禎十五年(清崇德七年,1642年)四月二十二日,清軍大炮轟毀杏山城垣,副將呂品奇率部不戰而降,松山、錦州、杏山三城盡沒,至此松錦大戰結束。對於皇太極一方來説,順利實現了戰前所制定的目標。
總的來説,松錦之戰以清兵的全勝而告終,明朝經此一役,元氣大傷,洪承疇與祖大壽相繼降清,這讓本就人手匱乏的崇禎皇帝,更加無人可用。在歷史上,蜀漢後期因為名將凋零,從而逐漸走向滅亡。而就明朝來説,情況則更加棘手,因為這些瞭解明朝情況的將領,最終被清朝所用了,這是非常致命的,也加快了明朝的滅亡進程。
。據《清太宗實錄》記載:“是役也,計斬殺敵眾五萬三千七百八十三,獲馬七千四百四十匹,甲冑九千三百四十六件。明兵自杏山,南至塔山,赴海死者甚眾,所棄馬匹、甲冑以數萬計。海中浮屍漂盪,多如雁鶩。”松錦大戰標誌着明朝在遼東防禦體系的完全崩潰,在13萬精鋭力量損失殆盡後,明朝在遼東的最後防線僅剩下山海關的吳三桂部。而這,意味着明朝的滅亡只是時間上的早晚問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