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人的成功,不是聰明機巧,比其他人更快、更高、更強的結果,而是身上有一些特質。
能成事者,大都有這三個特質。
1
抱朴守拙,腳踏實地。
曾國藩曾説過:“唯天下之至誠能勝天下之至偽;唯天下之至拙能勝天下之至巧。”
取巧,也許惠利一時;守拙,方能奠基長遠。
曾國藩帶領的湘軍,出身草莽,行軍打仗時,並沒有所謂出奇制勝的兵法,而是“扎硬寨,打死仗”這些看似笨拙的招數。
曾國藩不高估自己的實力,也不低估敵人的智商,步步為營,穩紮穩打,最終大獲全勝。
古語有云:“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
抱朴守拙,去偽存樸,是一種智慧。
曾聽過這樣一則小故事:
一座寺廟裏,住着一老一小兩個和尚。
一天,老和尚讓小和尚去買米,小和尚答應了,可很快就揹着空袋子回來了。
原來,出山過河的木橋壞了。老和尚問:“不是可以繞過去嗎?”
小和尚回答:“那樣要走很多的冤路,不如等村民把橋修好了再出山。”
幾天後,老和尚又派小和尚去買米,可不一會兒,小和尚又揹着空袋子回來了。
小和尚解釋:“師父,橋就快修完了,再等等吧。”
米缸徹底見底時,老和尚催促小和尚,可這次,小和尚回來得更快。
原來,暴發的山洪將橋徹底沖壞,就連那條能繞過去的路,也被淹沒了。
很多時候,我們就像故事裏的小和尚,一門心思走捷徑,結果卻陷入絕境;心心念念想省力,最終卻更費力。
守拙還是一種進可攻、退可守的應變策略。懂得守拙的人,能夠正確分析自己身邊的局勢,認清自己所處的位置,規避風險,謀求最好的生存和發展。
胡適曾以藏暉為室名,藏暉與守拙有些異曲同工的味道。他在給胡光信中説道:“老兄是絕頂聰明人,總未免鋒芒太露,未免得罪人。這是聰明人很難避免的災禍。”
“聰明人”往往是被人們羨慕最多也是攻訐最多的。聰明很難,由聰明到糊塗更難。隱藏鋒芒,藏拙其外,有時候是一種避免災禍,求生存的智慧。
西漢時期“功高無二,略不世出”開國功臣韓信,由於功高震主且個人鋒芒太盛,最後被呂后、丞相蕭何以謀反的罪名騙入長樂宮,斬於鍾室,夷其三族。
在誅殺淮陰侯韓信平定叛亂之後,劉邦格外獎勵了丞相蕭何,可是蕭何的門客召平卻披麻戴孝面見他,給他弔喪。對他説:“您對別人明白,怎麼對自己就糊塗了?”
在召平的進諫之下,蕭何做出“自毀名節”的舉動。
他民望很高,怕被懷疑別有居心,於是他讓人低價強徵百姓的房屋,惹起民憤。
這一舉動,反倒是讓劉邦對他放鬆了警惕,以至於能壽終正寢,避免了同韓信那般身首異處滿門抄斬。
木秀於林,風必摧之,在某些不利處境中,守拙不失為一種自我保護的措施。
守拙還是一種難得糊塗的境界。聰明反被聰明誤的事,從古至今,從現實裏到故事裏都沒少過。
《紅樓夢》中,最聰明、最機巧的王熙鳳“機關算盡太聰明,反誤了卿卿性命”。
懂得守拙藏鋒,才是生存的智慧。
東漢末年,劉備曾與曹操煮酒論英雄。
當曹操説:“當今天下的英雄,只有你和我兩人啊!”時,劉備大驚,嚇得把手中的筷子掉到了地上。
正好天邊閃電雷聲大作,劉備藉機忙説是雷聲嚇到了自己。曹操見他如此膽小,認定他成不了大事,於是放鬆戒備,劉備因此逃過一劫。
三國時期,曹操聽説司馬懿有大才,於是請他來做官。
但司馬懿深知曹操多疑,弄不好就會掉腦袋,他只好拖病不出,一病就是七年,他也因此免去了朝廷的紛爭。
在生活中,面對某些不值得計較的事情、人,難得糊塗是最好的應對方式。
曾國藩有句名言:“天下之至拙,能勝天下之至巧”。
這句話,其實還告訴我們另外一個道理:腳踏實地。
2
保持專注,持之以恆。
想做很多,但每件事情都是蜻蜓點水,缺乏專注完成小事的能力,是我們很多人的通病。
一旦你習慣了把時間切成碎片,就很難對一件事情專注了。
曾國藩説:“凡人作一件事,便須全副精神注在此一事,首尾不懈,不可見異思遷,做這樣,想那樣,坐這山,望那山。人而無恆,終身一無所成。”
就像小貓垂釣,總是心猿意馬,見異思遷,最終,只會蹉跎光陰,一無所獲。
在書中看見一個這樣的故事:
三月的佛堂裏,坐滿了前來聽禪的信徒。大師説禪一板一眼,加上外面春意融融,幾乎所有人都打起瞌睡,唯獨一人正襟危坐,專心聽講。
旁人不解,問他為何不困,他回答:“我也想睡覺,只是我在眼睛快要閉上的那一瞬,突然想,為什麼不試試自己的耐力呢?”
説完,他又專心致志地聽起來。
幾年後,這個人成了明朝的開國皇帝,他就是朱元璋。
一個人能走多遠,往往取決於,他能專注多久。心無二用,才有資格登峯造極;持之以恆,才有機會脱穎而出。
曾看過本傑明·富蘭克林的故事。
他是科學家,發明了避雷針,是作家與思想家,參與起草了美國《獨立宣言》,也是畫家與哲學家。
他終此一生,一直在重複一件事:自我教育。
怎麼做呢?
富蘭克林認為,成功取決於好習慣。
他做了一個本子,每天記錄自己的言行是否符合習慣。
如果做到了,就給自己打勾;如果沒有做到,就打叉。
他不斷地告訴自己:“我能做到。”
異乎常人的專注,異乎常人的堅持,富蘭克林剋制了。
一點一滴,持之以恆,變成習慣後,習慣塑造你,富蘭克林就是這樣成功的。
專注地做好少數那幾件對你來説最重要的事情,其實就是在積累你的“馬太效應”。窮者愈窮,富者愈富,而好的會變得越好。
因為在做好了那幾件事情之後,你獲得的會是最大的回報。而那幾件重要事情的成功,也會給你人生帶來全面的提升。
看過一部紀錄片。
紀錄片講的是一位古鐘錶修復師的故事。
王師傅的專長是修復文物鐘錶,他曾遇到過一件非常棘手的任務:修復“變魔術人鍾”。
這不是一件普通的文物,它的內部結構有如迷宮一般複雜;而且僅此一件,許多零件只能修不能換;甚至有的微小的部件只有一毫米長。
這項不可思議的工作在王師傅的專注下,順利完成了,整整耗時一年。
王師傅十六歲入行,從事鐘錶文物修復事業四十多年。
記者問如何才能四十年如一日地專注一件事,王師傅是這樣回答的:乾的時間長了,慢慢就磨出來了;要是真坐不住那你就得改行了,其中最重要的還是得喜歡它,喜歡才能長久專注。實在覺得煩躁,出去走幾圈再回來幹。
簡單的事重複做,你就是行家;重複的事用心做,你就是專家。
他用自己的專注,成為了時間的修復師。
你有多專注,就有多專業。
有時候並不是你水平太業餘,而是你太貪心,精力太過分散,耗掉了你通往專業的潛力。
李小龍曾説:我不怕練一萬種招式的人,只怕一種招式練一萬遍的人。專業不在於多,而在於精,往往這就需要枯燥地重複,和漫長地等待。唯有守住寂寞,才能等來芳華。
工匠精神就是專注一件事,並做到極致。
我們一生中大部分的精力都應該只放在那幾件最重要的事情上。
而在專注的狀態中把一件事情做到極致,勝過你把一萬件事做得平庸。
3
主動吃苦,修得本領。
古希臘哲學家芝諾曾回答學生説:
“人的知識就像一個圓,圓圈外是未知的,圓圈內是已知的。”
從圈內要延展到圈外,要獲得新的知識,要習得新能力,必然伴隨着陣痛。
古代有一種修行的方式叫做”苦行僧“。
他們讓自己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這樣就可以更快地獲得精神自由和靈魂解脱。
苦行僧被認為是修行的一條捷徑。就是因為和其他修行的人相比,他們在同樣的時間內吃的苦更多、更深。
萬科創始人王石曾受邀在大學裏講座授課。
講台上的力不從心,讓王石認真地審視自己的知識儲量。
在一次機緣巧合之下,王石毅然決然選擇留學哈佛。
他每天奔波於公寓、校園、課堂和圖書館之間;每天兩三點睡覺,八點上課,有時壓力大得睡不着;每天通過大量的閲讀彌補聽力、口語的缺陷,以致於在學習中可以和教授交流;
在這一年裏,他眼睛幾乎看壞,散光嚴重,眼睛充血、視網膜硬化。
王石説:“我當時第一個要過的就是語言關,聽不懂啊,每天都是煎熬……這對60歲的我來説是個挑戰。”
語言上的障礙,讓久經商場的王石數次想半途而廢,但是最終也堅持了下來。
經歷過高強度、連軸轉的學習後,一直處於崩潰邊緣的王石煥發新生,他形容他的思維“就像生鏽的機器重新加了潤滑油”,視野更加開闊,思索更為深遠。
艱難方顯勇毅,磨礪始得玉成。
每一個人一輩子吃苦的總量是恆定的,它既不會憑空消失,也不會無故產生,它只會從一個階段轉移到另一個階段,或者從一種形式轉化成另外一種形式。
人生,先苦就後甜,先甜就後苦。
在未來,成功的人比普通人更需要吃苦。
生活的確有苦的時候,可真正的苦,在於不願意吃苦。只有不怕吃該吃的苦,才可能收穫該收的果。
吃得了生活的苦,才能嘗得到生活的甜。那些吃過的苦,後來都變成了生活對他們的饋贈。
普通人要想改變命運,唯一的路徑就是“主動去吃苦”。
唯有在磨難中練就堅韌,修得本領,面對未來的不確定性時,才能不憂,也不懼。
很多時候也並不是説非要吃多大的苦才能過上自己想要的生活,而是當我們還能為自己的人生搏上一搏的時候,就不要讓自己過得太安逸。
一個人越是想着如何少吃苦,越是會吃更多生活的苦。
生活向來是公平的,過早為自己選擇一條安逸的道路,只會讓自己越來越習慣於平庸。如果能在該吃苦的時候選擇不畏懼吃苦,生活才會越過越精彩。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