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馬光砸缸”幾乎是每個人從小聽到大的歷史典故了,公元1026年,司馬光和一羣朋友們在庭院中玩耍,庭院的假山底下有一個巨大的水缸。司馬光的一個朋友爬到假山上玩的時候,不小心掉到了水缸裏,所有的小朋友都慌了神,拼命呼喊大人。
但大人無法及時趕到的情況下,年僅7歲的司馬光便搬起旁邊的石頭將缸砸碎了。等缸裏的水流了出來,掉到水中的小孩也就得救了。隨後的趕到的大人無不讚嘆司馬光的沉着冷靜和機智勇敢。
最初,這是個記載在《宋史》中小故事,史書中寥寥幾筆,通篇只出現了司馬光這一個人的名字,卻並未提及其他所有人的姓名。不僅那名被救的小孩是誰都不知道,就連司馬光砸缸後,後續如何也再沒有了記載,老師在上課的時候也從未提及這個被救的小孩是誰。
莫非這個小孩後來並未成才,所以並不重要?還是他成了十惡不赦之徒,最後下場悽慘?歷史上像司馬缸這樣的小時候便展現出過人的智慧的名人也有不少,但是最後有好結局的人不多。
比如我們從小便耳熟能詳的“鑿壁偷光”故事中的主角匡衡,小時候為了讀書,將牆壁鑿了個洞,以此來借光讀書。這個故事是為了教育大家要努力讀書的,但是匡衡長大後雖然當上了丞相,卻變成了驕奢淫樂,為達目的不擇手段之人。
寫下《憫農》的李紳也被證實,這首詩只是為了仕途而故意這麼寫的,李紳因此詩果然飛黃騰達後,卻視人命如草芥,變成了濫刑枉殺的酷吏。“融四歲,能讓梨”中的孔融後來也沒能成大器,他雖在品德上沒有太大的污點,但卻因自視甚高,惹怒了曹操而被殺害。
這些名人的故事彷彿都在告訴大家成人世界的殘酷,這也是大多老師不願談及名人未來的原因。不過司馬光砸缸的事情卻和其他人彷彿又不一樣,沒能青史留名,一定是沒有什麼名聲,但卻並不問道德上的問題。
所以,司馬光救下的來的小孩最後成名的幾率並不大,人們也找了近千年,還也只是近些年才傳出此人是司馬光的幼年好友上官尚光,也是光山縣人。司馬光的父親司馬池曾當過光山縣的縣令,家中非富即貴,能和司馬光在一個大院裏玩的上官尚光,家境自然也不錯。
後來上官尚光也參加了科考,並當上幾年小官,但最終還是因為不擅長人際交往,最後還是離職回鄉了。上官尚光雖沒有在官場闖蕩,但卻在家鄉當上了私塾教師,為司馬光修了一座“感恩亭”,以感謝司馬光的救命之恩,感恩亭所在的地方也被稱為上官崗。
不過,近些年,上官氏族的人拿出了他們的族譜,上面有記載,上官尚光還曾當過宰相。只是歷史學家們找遍了正史書籍,都沒有在權勢顯赫的宰相名單中見過上官尚光的名字,也沒有他當上權臣的記載。
所以,對於這一點,大家都是抱有困惑或是不信任的。而司馬光在救人不久後,也離開了家鄉,他的父親司馬池也在兒子砸缸後不久被升遷,當上了鳳翔知府,飛黃騰達,深受皇帝寵幸。司馬光也隨着父親在四處闖蕩,增長了不少見識。
但是,司馬光在入仕後卻成為了一個頑固迂腐的保守派,與支持王安石變法的大臣們黨派相爭,得勢後力排異己,處處報復,搞得朝廷烏煙瘴氣。雖説,沒有一個人生來就是完美的,也不是任何一個人都是非黑即白,但是司馬光卻主動將宋朝的領土送給西夏,開創了“以地換和”的先河,這是民族大義上的過錯,也是司馬光一生中永遠也無法“洗白”的污點。
司馬光從小時候機靈變通到長大後死板固守,這一點老師們也不會説,至於上官尚光的人生也沒有史料為證,都是捕風逐影,往後講,也沒有意義。“司馬光砸缸”這個故事之所以會出現在課本上也是鼓勵孩子們要機智勇敢,善於思考,而不是教孩子們追求榮華富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