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時期最重要的是哪一年?答案不是初一,也不是大四,而是小學三年級。
作為家長,往往有這樣的困惑:二年級,我們孩子能考90多分甚至滿分,怎麼到了三年級就總考7、80分了呢?
孩子從三年級開始還變得更讓人費心:壞習慣增多了、膽敢和大人頂嘴了……
“三年級是道坎兒”,這句話在家長、老師中廣為流傳。為什麼孩子會在三年級這個階段發生很大變化呢?
因為從三年級開始,孩子便處於一個成長的關鍵期,這個階段的孩子各方面都出現很大的轉變:
生理和心理特點變化明顯,是培養學習能力、情緒能力、意志能力和學習習慣的最佳時期。
孩子從一名兒童成長為一名少年,逐漸有主見。
孩子的情感發展由易變性向穩定性過渡。從情感外露、淺顯、不自覺向內控、深刻、自覺發展。
從被動的學習主體向主動的學習主體轉變。
這些轉變有的我們已經重視,有的剛剛感覺到,有的還沒有關注到。面對孩子這些轉變所帶來的問題,我們應該如何應對呢?
學習的自控力和主動性不夠進入三年級後,我們會明顯發現孩子的運動量變大了,加上學習壓力的增大,難度的增加,孩子娛樂的時間變少了,在長時間的學習中,學生會產生疲倦感。
這時孩子就會想方設法宣泄自己的情感,學生容易變得浮躁,學習不踏實,成績時好時壞,起伏大,不容易靜下心學習,作業不應該犯的錯誤多,這些都表明孩子的自控力欠缺。
與此同時,學生的主動性不夠也引起了我們的注意。比如説:老師佈置的作業完成後,不願意做額外的提高作業或家長佈置的作業;好詞好句的摘抄,老師不硬性規定,自己就懶得去做,存在着“惰性”。
對策:給孩子確立明確具體的目標
這裏的目標有兩個:
一是遠期目標,即理想。
讓學生明確學習的意義,把學習和自己的理想、社會事業聯繫起來,這個理想不一定就是孩子以後從事的事業,但是孩子有了一個奮鬥的目標,會產生持久而主動的學習動力。
二是近期目標,最好是一兩週內通過孩子努力就可達到的。
在這過程中,我們要注意經常關心和詢問他們的學習情況,對他們所取得的每一個進步表示祝賀,當他們表現不佳時,也要給予適當的批評。
一個目標達成後,再製定一個新的目標。給孩子適度的壓力。孩子年齡小,許多事情的利害尚不知曉,不太懂得學習的意義,不願意在課本知識上多下功夫。
所以,需要我們對學生施加適當的壓力,而不能聽憑學生完全自由行事。我們要通過各種方式,講清楚學習的意義,儘量從正面激發他們學習的主動性。
探索難題的精神欠缺三年級後,我們發現考試不是僅僅考課內的知識了,這就要求我們的孩子在課外要大量地汲取知識,補充課內所學。
目前學生在語文學習中,最頭疼的算是閲讀理解。和低年段的閲讀理解不同,除了對字、詞、句的把握,中年段的閲讀理解更多的是對段落的理解,要學生歸納段落的主要意思以及中心思想。
這對學生來講是很困難的。在平時的練習中,如果遇到讓學生談談自己感受的題目,懶一點的學生就不想做了,等着老師和好同學講答案,長時間下來,自己的閲讀理解能力越來越差,心理壓力也會越來越嚴重。
同樣的情況也出現在數學中,稍難的題目學生就自動放棄了,導致自己越來越懶。
對策: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
面對難題不自信,害怕,根本原因是沒有掌握解決此類問題的根本方法,所以對課堂上老師傳授的方法要認真聽,同時要學會舉一反三,靈活地運用知識,題目“百變不離其中”,掌握了方法,就能將難題轉變為做過的、熟悉的題目。
讓孩子體驗成功,逐步養成探索精神。在家輔導孩子的時候,不要將答案完全告訴孩子,要有意識地將題目分成幾個步驟進行,這樣可以降低難度,讓孩子一步步完成,及時肯定他的成功,讓他產生滿足感。
這樣伴隨着孩子愉快的情緒體驗,他會進而產生進一步學習的願望,慢慢會對難題消除恐懼感。
讀書的質量不高很多學生讀書是裝樣子的。
一方面是裝給老師和家長看,希望受到表揚,另一方面是裝給自己看的,純粹完成任務。
所以讀書的質量不高,讀完就忘,一點印象都沒有,一點積累都沒有。導致在寫作文時,感到沒話説,內容空洞,語言蒼白。
經常有家長打電話過來説:“我們家孩子也看了很多書啊,為什麼寫作文還是沒有提高呢?”
讀書質量不高就是原因了,你要分析,究竟是孩子在裝樣子,還是確實不會做積累,一個是態度問題,一個是能力問題,要區別對待。
對策:家長與孩子一起閲讀
大家可以為孩子購買、訂閲合適的圖書報刊,創設一個閲讀環境,全家一起養成看書讀報的習慣。
要注意的是,書最好不要訂得過多,書要少而精。為防止“走馬觀花”,家長可以與孩子共讀一本書,共同討論書中的問題,並指導孩子做讀書筆記和好詞好句摘抄。
三年級是小學階段很重要的轉折期,對孩子的一生有很大的影響。父母請多多留意,用合適的方法幫孩子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順利度過這道“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