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研究生教育系列報道
從2012年9月入職中國電建集團華東勘測設計研究院至今,河海大學水利工程專業碩士畢業生陸健健已經擔任了金沙江白鶴灘水電站淹沒影響以禮河水電站復建工程設計代表處副處長、一級建造工程師。“現在看來,這條路是對的。”陸健健説。
傳統人才培養多以校內培養為主,但河海大學80%的研究生畢業後將走向生產應用一線,學校培養與國家、社會需求“兩張皮”現象怎麼破解?2010年,該校探索構建了“知識構建+專業實踐”“校內培養+基地培養”“校內導師+基地導師”三維一體的校企協同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新模式,開啓了高素質應用型人才培養之路。
“三維一體”培養模式變在哪?
358個聯合培養基地,1671名基地導師,每年1400餘名專業學位研究生進入基地頂崗實踐;近30%的基地單位留任率、60%的基地單位相互就業率;9年來成立了長江保護與綠色發展研究院等百餘個校企共建實驗室、工程研究中心等。
“‘三維一體’模式真正實現了三方共贏。”河海大學副校長董增川説,研究生教育作為教育鏈條的頂端,最主要的目標是培養高層次複合型、創新性、應用型人才,而傳統人才培養模式多以校內培養為主,存在實踐鍛鍊不足問題。
“怎樣把學生培養跟國家和社會需求結合在一起,讓研究生走上崗位就能作貢獻,是需要我們探索的。”董增川説,河海大學作為水利高層次創新創業人才培養的搖籃和水利科技創新的重要基地,要讓學生真正“把論文寫在大江大河大橋上”。
綜合考慮了地域、未來就業方向後,2011年,陸健健與同批11名同學一起進入了位於杭州的中國電建集團華東勘測設計院,開始了為期一年的基地培養。
在這裏,陸健健要和普通員工一樣每天上班“打卡”,跟着做項目、跑現場、畫工程圖。經過近一年的學習、實踐,他收到了設計院錄用意向,最終同批去的12人中有5人選擇留了下來。
“在企業的這一年,我真正瞭解了企業的工作機制,體驗了完整的職場流程;而通過實踐,我也對專業知識有了更深刻的理解。”陸健健説,聯合培養模式在學校和企業之間架起了連接之橋。
人才培養質量如何保障?
2010年,南瑞集團成為河海大學第一批聯合培養基地,邵宜祥成為了第一批被聘任的基地導師。10年過去了,460名學生先後在這裏接受聯合培養,涉及電氣工程、水利工程、電子與通信工程等近10個專業,近一半學生畢業後留在了集團。
10年來,邵宜祥指導了23名碩博研究生,學生參與的“新能源網源儲運行控制關鍵技術研究及應用”等8個項目獲得了各級獎項。“企業有學校無法比擬的優勢,尤其在工程實踐方面,裝備成熟、設施完善,完全能夠滿足學生測試、實驗的需求。”邵宜祥説,經過多年發展完善,集團已經形成了包含5個環節的完整人才培養鏈條,包括集中培訓、項目認知、確定論文選題、實習實踐和考核,並將結果反饋給學校。
“為了保證培養質量,南瑞集團也建立了成熟的考核體系。”邵宜祥説,每週提交一次實踐記錄,實踐考核環節團隊評價佔比40%,論文開題環節由基地和學校導師聯合把關。
保障培養質量不能只抓企業一頭,學校方面也建立了完善的配套體系。
“學校層面重點抓基地的內涵建設和導師的資格要求。”河海大學研究生基地管理辦公室主任劉平雷説,“規模大、能力強、熱情高、保障足”是實現多方共贏的必要條件。以此為標準,該校選擇與中國電建八大設計院等上市企業,江蘇、上海、浙江、廣東等省市水利水電勘測設計研究院共建了300多家基地。
河海大學港口海岸與近海工程學院教授陳達説,現在學生論文偏工程應用,且有一年時間在基地培養,要求導師不僅在開題、答辯等關鍵節點上加強把關,而且要經常主動掌握學生的實踐和論文進展情況,及時指導學生。
企業的積極性從何而來?
“過去我們報哪個基地就能去哪個,現在是競爭機制了。”陸健健説,今年設計院經過筆試面試選拔了61名專業碩士生聯合培養。
從2010年的11家基地到2020年的358家;從最初不足百名導師到現在過千人的隊伍;從最初專業學位研究生要調劑生源到現在5∶1的報錄比;從最初動員企業參與聯合培養到現在1∶3的供需比,9年來,聯合培養模式得到了越來越多學生和企業的認可。
“‘全程參與’既是聯合培養模式的特點,也是調動企業積極性的法寶。”劉平雷介紹,在招生環節,企業專家參與宣傳,吸引優質生源;在複試環節,企業專家參與面試,重點考察學生專業素養和實踐創新潛力,確定部分訂單式培養名單。在培養環節,一方面學校與企業共同組成的研究生培養指導委員會,制定與完善研究生培養方案和質量標準體系;另一方面對接行業企業需求,基地導師通過參與課題講座、實踐教學、學位論文等方式融入培養全過程。在就業環節,一年的頂崗實踐,企業儘早發現人才、留住人才。基地單位間的互認,也為企業高效精準招聘人才拓寬了渠道。
在邵宜祥看來,聯合培養不僅充實了學校人才隊伍,而且對企業開展技術創新和成果轉化意義重大。“過去從高校成果轉化到企業比較慢,現在我們有好項目直接轉化,深化了產教融合。”
“聯合培養,學生在前方,學校在後方,學校就是基地企業強有力的科技支撐力量。”劉平雷説,依託基地平台,校企實現了人才互聘,實驗室、研究院共建,聯合開展項目研究和科技攻關,推進協同創新和成果轉化。近年來,河海大學與基地共同攻關轉化項目超萬個,為企業帶來實際效益近10億元。
《中國教育報》2020年08月08日第2版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來源:中國教育報